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8年
12月12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211】篇
面對過去,揮手告別,向前看
——張大寬
說一個小伙,拉了一車白菜免費送,只用了三個小時,車上兩噸白菜就送完了。
不但送完了,還轉了五千多塊錢。咋還有這樣的操作?
這回是新聞圖片都有,也不是誰杜撰的,也不是誰YY出來的。
看了新聞的,估計你知道咋回事,沒看的,簡單說一下流程。
做餐飲的,只要你家開通了支付寶的商家支付,應該對這個模式非常熟悉。
收到支付寶的商戶碼物料,你會發現,除了一張藍色的商戶碼貼紙外,還會有一張紅色的紅包碼。
顧客掃紅包碼就可以隨機獲得金額不等的支付紅包,在支付的時候可以直接抵用。
這個紅包碼,也是和商戶的支付寶關聯的,在顧客領完紅包并使用之后,商戶還會獲得金額不等的紅包返利(獎勵)。
這就是常用裂變中的,給雙方都獎勵。這樣,顧客掃碼得到了優惠,商戶推廣也能獲得傭金。
整個流程大概就是這樣了。具體的規則,你可以打開支付寶自行查閱。
為啥不是你上新聞,為啥不是你薅了支付寶的羊毛?
我先說下去年年初的一件事。
去年年初,當時支付寶在做商戶碼開通的地推服務。我一個朋友承包了一片區域,雇了幾十個大學生掃街。
按說,商戶碼這個事情,是顧客商家都能獲益的事情。
首先,開通之后,顧客可以使用花唄或者信用卡支付,無形中方便了顧客。
其次,紅包返利,無論是對商戶還是顧客都是好事情。
最后,掃碼支付幾乎都普及了,還有些商家,或是不熟悉,或是沒意識,進店支付以及不支持掃碼。顧客體驗自然不夠好。
所以,地推這件事情按理說應該不是很困難的。但我朋友在推廣的時候,并不順利。
他第一批推的,就是餐飲商家,畢竟吃飯是高頻剛需,推起來也是比較方便的。但拒絕的商家占到了大概一半。
他總結了一下不順利的原因,大概是下面幾條。
1、商家心里很抵觸,不愿意聽介紹,不給推廣機會。
2、商家怕被騙,畢竟牽扯到資金問題。
3、商家不愿意開商戶碼,堅持使用私人收款碼
4、商家認為沒必要,有微信就可以了,兩個碼太麻煩
5、商家認為商戶碼收取手續費不合理,不愿意損失手續費
這四個原因,是拒絕開通比較多的。
不知道你面對地推的時候,是怎樣的選擇和態度。
但從結果來看,接受和了解“新鮮”事物,商家們好像并不積極。
不了解,自然也就沒有了這種薅羊毛的機會,也更不會有機會上頭條熱搜了。
其實這次的賣白菜,并非個例,至于到底是背后團隊策劃,還是什么情況,不清楚,所以也不能亂說。
那就說說幾個薅羊毛的例子,看你能用上不。
一家小便利店,柜臺上就貼著支付寶紅包的二維碼,每次顧客來,掃碼支付,老板娘就說,來掃一下紅包,看你手氣。如果你經常用支付寶,你也會發現,支付寶紅包的金額比微信搖一搖紅包要大得多。很多顧客經常掃出來幾塊甚至十幾塊的,都挺高興的。
一家雜貨店,老板門口擺了個牌子,掃紅包送禮品。店們歐擺了1-10元不等的商品,掃紅包,掃完之后無論多錢,直接把紅包支付給老板,然后帶走和紅包等值的東西。
一家手機貼膜的,擺了個紅包碼,每天免費零錢,你去掃紅包,掃到多少錢,直接支付給老板,老板直接付給你紅包的錢。免費領錢。
你看,這不都是方法,而且也都是正在用的方法,你不用一下嗎?
你不知道?可以問一下我啊,雜貨店那個老板,說他把庫存都清的差不多了,貼手機膜的姑娘,說最近充電寶賣的挺好的。
為啥不提前說?人家都是掏錢問的,我咋好意思收了人家錢,再公開呢。
這不,他們把咨詢費都賺回來了,我也就透露一點給你。
當然,如果你生意真的特別好,這點小錢看不上,也OK。
憑啥免費給錢?
錢不是憑空來的,互聯網企業砸錢高推廣你天天都能見到,想當年除夕夜微信發紅包,砸了多少億,隨后支付寶的集五福,同樣也是以億為單位的。
支付寶為了搶占手機支付市場份額,就有了現在的紅包模式。同時也方便推他們的花唄和小貸業務,好賺更多的錢么。
而這個補貼,其實就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夠買單的事情。前幾天說的那個共享紙巾機的案例,本質相同。
顧客紅包支付得優惠,商家推廣的返利,支付寶的市場份額,付出傭金,就這么個意思。
羊毛不薅白不薅,你看那些微博上的大V,不也是借支付寶來薅羊毛呢嗎?
再回想一下當初外賣剛上來的時候,平臺分光補貼,你們不也賺了不少嗎?那這個紅包不愿意用,是看不上這個錢,還是看不見這個錢呢?
無所謂了,反正錢就在那,用不用由你。
既然講馬爸爸家的事,也就借人家的話了。
傳統的餐飲人,受限于思維和閱歷,對商業模式學習了解的不夠多。如果再不積極點去了解,又如何能跟上變化?
哪怕說你不愿意變化,那至少,多了解一點,也不至于被坑被騙吧。
有些事情,你看不上,沒幾天,人家成了,你又去追。
有些事情,你看不起,沒幾天,人家也成了,你又惱火
當你都看明白了,也沖上去了,“噗通”掉坑里了,被人家收割了。
然后又開始了如此的循環,直到學費交夠的那天,才知道原來是這樣。
不知道你怎么想。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下方依舊廣告,隨緣帶走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