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為何重提提振會展經濟

     近日,全國政協常委、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劉長樂在接受《亞洲周刊》專訪時表示“加速提升香港會展業的國際化和影響力就是經濟提振最好的切入點,香港政商界應該考慮充分利用會展業的雄厚基礎,聯合香港社會各方面人力和財力,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當前香港經濟面臨轉型的挑戰,劉長樂也不只一次提出要通過發展會展業來提振香港經濟。這位傳媒界大亨為何對會展業如此情有獨鐘,發展會展業是否真能提振香港經濟?

         通過研讀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于6月份發表的2015年展覽活動調查結果和8月發布的《2014年香港展覽業對香港經濟貢獻研究報告》不難發現,近幾年會展業對香港經濟所起到的作用。

      2014年展覽業直接或間接為香港經濟帶來529億港元可觀的消費開支,相等于2014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2.3%。除消費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外,展覽業亦為業界和其他服務及支持行業,包括酒店、飲食、零售、展攤設計,以及搭建、物流、貨運等行業創造了約83500個全職職位。

      會展業能夠產生良好的互動共贏效應。除了能帶來場租費、搭建費等直接收入,更重要的是能拉動或間接帶動數十個行業的發展。據資料顯示,世界知名會展大國德國、英國、法國的會展拉動效應系數為1:9以上,亞洲區的新加坡更是高達1:10。

      2015年香港經濟放緩,而調查顯示展覽業表現穩健。對參展商或訪客來說仍然是深受歡迎的目的地,而且繼續鞏固其“亞洲展覽之都”的龍頭地位。2015年香港國際參展商數目有6.02%的增長,內地參展商數目有8.40%的增幅,年內訪客人數突破200萬,增幅達12.92%。會展業已成為提振香港經濟的重要產業。

      香港本身就是世界會展業五大中心之一,但隨著內地四大會展經濟帶的發展——北部有以北京為中心的京津冀會展經濟帶,西部有以成都、西安、昆明為中心的會展經濟帶,東部有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會展經濟帶,南部有以廣州、深圳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會展經濟帶,香港的區位優勢逐漸弱化。

      劉長樂提出香港舉辦世界旅游產品博覽會、世界郵輪產業大會、世界游艇大展、世界模特大賽和世界電子游戲大賽等具體思考方案,目的就是要提升香港在區域內及全球范圍內國際會展之都的影響力。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境處的資料顯示,目前已有156個國家和地區給予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持有者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安排。免簽證待遇通常為相互的,說明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游客只需要買張船票或飛機票即可到香港,相比內陸城市更容易吸引外國游客。

      香港有15萬平方米會展場地,50多個展覽館,2015年共舉辦了100多項展覽,平均每3天一次,可謂基礎雄厚。而舉辦一次國際性會展可以產生多元的經濟效益,獲取大量的優質資源,如匯聚巨大的信息流、技術流、商品流和人才流。同時能夠很好地宣傳城市,加強教育文化,提升軟實力。

      今年5月,香港成功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這樣高層次的國際會議,對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憑借其面積、人口、資源等諸多因素,發展會展業有低消耗、高環保的優勢。更多的舉辦國際性會展能夠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強化香港這個城市的品牌影響力,無形中為香港帶來諸多利益,且每每舉辦國際性會展都能夠拉動諸多行業,提振經濟,保持經濟發展活力。(來源:中國貿易報  蘇旭輝)

    立即報名參加(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9974.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1月23日 16:45
    下一篇 2016年11月23日 20:2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