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十五,老趙就起身來到了瀘州。因為他知道,有些事情,錯過了時間點,機會就沒了。
老趙讓小申帶路,拿著小申登記的信息去找在外面當建筑工的老鄉。看過“團長”的筒子們應該了解川軍的作風。泡在建筑行業里的朋友應該也了解,在這個行業里,川軍一樣發揚著老傳統。
小申帶著老趙,基本把村子里所有會干建筑的老鄉又都過了一遍,大概有七十多人,其中有6個人已經去了工地,還有三個人沒在家。老趙又一一核對了信息包括姓名,年齡,工齡,工種等。
回到小申家里,老趙讓小申拿出了小申記錄的車輛及司機的信息,上面詳細羅列著司機名字,單位,地址,車輛信息,車牌號等等。
老趙說,辦得好!今年帶你好好干點事情!明天辛苦你再跑一趟,給干建筑活的鄉親們通知,就在家里等著,不要去工地,在家這段時間,每天沒人發3元工資,就在家等著,十五一過就開工!就在家門口干活!
安排好后,老趙離開了村子,去了縣里。
在縣里,老趙先把縣里所有賣建材的地方都轉了個遍,那時候,建材還沒成氣候,沒有現在這么方便的大型建材城。而且政策剛剛放開,建材的門市部還比較少。
與人打交道,是老趙很擅長的事情,跑了10天,就把市場的情況摸清了。剛才哪里有,水泥沙子哪里有,已經做到了心中有數。
做完這些功課,老趙在招待所里憋了三天,干啥?
做預算。
雖然老趙文憑不行,高中畢業,但是做預算這點東西,老趙的這些知識夠用了。當然,老趙也買了幾本建筑方面的書,過年的時候大概已經學習過了。
根據村子的情況,老趙計劃先把路修好,然后再把村子的門樓修繕一下。給村政府后面的空地蓋一棟辦公樓。同時還打了縣政府的主義。
通過跟村里建筑工人的交流,大概了解了蓋樓和修路的造價。結合自己過年學的東西,大概合計出來了各項目的預算。預算大概出來了,怎么辦?
拉著支書去找縣領導啊!
經過了一周的拉鋸磋商,最終縣領導開會同意,先給村子里投資,把路修了,把村政府的樓蓋了。所有的物資,縣里給一半,剩下的自行解決。剛好也是老趙心里的預期。同時還表示,如果村里的活干得好,可以考慮讓老趙做縣政府的辦公樓項目。
回到村里老趙叫來小申,還有支書便開始準備實施。錢不用說是老趙出,支書也沒意見,有人掏錢還有啥說的啊!
老趙盤算好了資金和流程,然后找了三個工齡長,年富力強的老鄉任命為工長。各帶一支隊伍。準備開工。
去縣里的這幾天,老趙還抽空去搞了一輛212,沒有車,來回跑著太不方便了。這輛212,也成了村子里最早的公共汽車。老趙開著這輛212,好不威風。
老趙計劃先把路修好,于是開著車,辦好了各類建材,回到村里又安排好工人。等待材料到位,大干一場!
老趙信心滿滿,可他沒想到,一個大跟頭正在前面等著他!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9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