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品牌在美成功著陸,85度C是臺灣第一家,新模式奏效,讓集團總座謝健南敢大膽說,美國市場將比大陸更重要!
目前85度C在加州累計共六間店,平均單店營收55萬美元到60萬美元,是在中國單店的七倍至八倍、臺灣的十五倍,營業利益率則是大陸兩倍。
2008年85度C在洛杉磯爾灣開的第一家分店至今還是天天涌現排隊人潮,目前單月營業額超過新臺幣2千萬元,是美國星巴克平均月營收的7倍。
走進美國北加州85度C,空間約一百二十坪,比起臺灣店面頂多三十五坪,足足要大上兩倍。85度C美國區執行長林明哲說,臺灣和中國的門市都是一家“店”的概念,而美國門市更象是“賣場”的感覺,消費者不是來“買”東西,而是來“采購”,通常每位消費者會買八到十個以上的面包,客單價約新臺幣四、五百元。
抓住美式消費文化、學習大賣場模式的優點,這是85度C在美國開店成功的關鍵。
選店大不同,打造賣場感,重視車流
85度C到美國,開店位置的選擇邏輯就和臺灣不同。以臺灣和中國來說,最好的店鋪位置就是“黃金三角窗”的路口或轉角,但在地廣人稀的美國,車流比人流更為重要,重視的交通方便,并要有足夠的停車空間。目前開的店都位于有三百個停車位以上的購物廣場,增加消費者光顧的意愿與動機。
賣場模式除了商品選擇多元化以外,連店鋪的動線安排都有學問。因為臺灣門市面積多在三十坪一下,根本談不上動線規劃,但在美國,店面的面積大了,復雜度也提升了。為了因應絡繹不絕、一天約兩千人次的來客數,每家店都設有兩個門,正門當入口,側門當出口,讓顧客走得更順暢,加快選購與結賬速度。
出爐頻率更密集,主打現做,對手不易追隨
創造高營收的秘密武器,則是密集的出爐次數。85度C美國店營業時間從早上七點至晚上十點,假日開到半夜十二點。后場面包師傅則是從早上六點開始烤面包,一小時出爐一次,直到晚上九點。當地的面包店不太強調“新鮮現做”,大多數一天出爐一次,但85度C反而主打這點,不但采取前店后廠的模式,還打造透明廚房讓顧客能“眼見為實”。
現在展店仍以華人與亞裔較多的地區為主,85度C的策略是先攻入華人與亞裔客層,站穩市場,再逐步拉高非華人比例。雖然已踏出成功的第一步,然而,等在85度C美國大夢前面的,確實更多的挑戰。
如何復制到美國不同的區域和客群,將會是未來展店的重要課題,此外人力訓練是否可以跟得上展店速度,也是關鍵的挑戰。
快報讀者粉絲交流QQ群:132078429
投稿郵箱:drinknews@vip.qq.com
快報社區互動: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