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蛋糕品牌、國內烘焙業龍頭企業“好利來”,全國多地的城市門店分別更名為“好芙利”、“甜星”、“心岸”、“蒲公英”等。
創始人、“好利來”董事長兼總裁羅紅通過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回應了創始團隊“分家”的事實和原因。
曾經的老大
官方資料顯示,好利來1992年由羅紅創建,并于同年開始嘗試連鎖經營,截至目前在全國80多個大中型城市擁有近千家門店,在北京、天津、沈陽建有三座現代化食品工業園,員工人數過萬。曾經甚至被冠為“中國烘焙老大”之稱。
啟信寶數據顯示,羅紅,1967年出生在中國四川雅安,是好利來的掌門人,持有北京好利來企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80%的股權,公司旗下擁有“好利來”和“黑天鵝蛋糕”兩個品牌,合作伙伴包括羅強、羅力、黃立平、吳冰等人。
1992年,羅紅在蘭州創辦好利來蛋糕世界,以前店后廠、現場制作為經營模式,推出了琳瑯滿目、樣式新穎的蛋糕樣品,并一炮打響;
1994年,好利來進軍東北,相繼占領吉林、遼寧、黑龍江等東北市場;
1999年,羅紅成立沈陽好利來實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對所屬連鎖店的經營管理與服務。
2001年,沈陽無菌食品工廠投產;2002年,投資1.1億在北京成立好利來食品工業園。2003年,羅紅將管理總部遷至北京,成立了北京好利來企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09年12月,創立黑天鵝蛋糕,傾力打造高端蛋糕。
為何散伙?
1999年,“由于幾位聯合創始人在經營理念上的差異,我們決定實行‘聯合創始人內部加盟制’”,將全國好利來劃分為幾個片區,每位聯合創始人獨立經營一個片區,好利來品牌歸羅紅所有。
每個片區每年向公司總部繳納一定的品牌管理費。這被業內人士認為,“埋下了禍根。”
據羅紅介紹,“導火索起始于2014年。”那一年好利來開始品牌升級,2017年起要求全國好利來烘焙連鎖店執行包括店面裝修標準、產品品質標準、服務品質和店員形象標準在內的新標準。
新的標準意味著綜合成本的提升以及產品價格的提升,羅紅表示由于經濟發展程度存在地域差異,消費能力存在城市間的差異,因此有的市場執行新標準時面臨虧損。
因此,2018年經其和幾位品牌創始人協商,決定解除已經執行19年的聯合創始人內部加盟制度,各創始人可以自主建立完全獨立于好利來的新品牌。
在中國,烘焙食品是一個朝陽行業。數據顯示,其銷售規模達2000億元,2013-2017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3%。同時,這個行業品牌集中度只有10%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行業競爭的加劇,也是好利來散伙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07年以來,好利來減緩了擴張的步伐。2018年,難以升級的門店更是被關停。
線下的競爭也日趨激烈,不僅有老對手原麥山丘、味多美,一批茶飲新興品牌也借著“下午茶”消費的興起切入烘焙市場,例如奈雪、喜茶、樂樂茶等等。
未來可期?
內部加盟制已解除,各片區負責人可自行創立新品牌,獨立經營。這意味著,割據一方的諸侯開始自立門戶了。
據官微顯示,好利來除保留一線市場門店外,其余片區市場分別更名為“好芙利”、“甜星”、“蒲公英”、“心岸”、“麥茲方”,其中所屬中原公司旗下吉林、鐵嶺、錦州等60余家店統一更名為“好芙利”。
南昌、平頂山等城市的好利來門店將更名為“蒲公英”。山西、河北、甘肅等地的好利來更名為“心岸”。安徽蕪湖地區的好利來更名為“麥茲方”。
在不同區域市場使用不同品牌名,好利來是希望建立一個品牌矩陣。但從品牌戰略、市場端、產業端和資本端來看,新的做法也會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消費者對新的品牌會存在認識過程和時間上的成本。如果市場下沉,用原品牌的效率會更高,因為好利來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均高于新的品牌。
但好利來卻選擇更名,并且一次更換多個名稱,用新品牌布局市場培育市場的成本相對更高。
此外,傳統烘焙品牌的市場競爭,奈雪、喜茶、樂樂茶等新向烘焙發力,還有商超便利店和傳統電商、生鮮電商等渠道也提供烘焙產品,并采用爆款單品、低價營銷的模式來吸引用戶。這些都分食市場流量和阻礙好利來新品牌的集中度。
從產業端和資本端來看,這種多品牌模式,對企業以后中長期發展、整合資源、品牌高度的提升帶來更高額的成本。
從品牌戰略來看,多品牌戰略會形成品牌分散性,如何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IP,今后會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快報精選 | 好原料點擊下方logo去了解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9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