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流行一則熱帖。
大意就是奶茶是個暴利行業,如何如何賺錢,而且還有模有樣地提供了兩種算法(如下圖):
仔細看下來,主要告訴了你三點:
01
開奶茶店非常暴利
02
奶茶飲品的毛利很高,一般來說,平均毛利在70%以上,多數高達80%—90%
03
一杯奶茶的成本怎么算?圖片進行了分類:傳統粉劑沖泡的奶茶、主打健康的新茶飲,以一杯700ml的容量為例,提供了計算公式:
傳統粉劑沖泡的奶茶成本為:
0.18+0.80+0.20+0.40=1.58元。
如果一杯奶茶賣15元,那么毛利就達到了90%;
主打健康的新茶飲成本為:
1.2+2+1.5+0.72=5.42元。
如果一杯奶茶賣20元,那么毛利就達到了73%。
這樣看來,開奶茶店確實很賺錢。
為了追究算法的科學和準確,我們把這兩張圖放到了“飲品快報店老板實戰交流群”,請教同行和業內大咖。
一石激起千層浪,群里迅速炸鍋。
首先,大家確立了常識,杯成本就是一杯奶茶的物料成本,杯毛利就是一杯奶茶的售價除去物料成本后所得。
其次,大家都認為,表中的成本價核算得有點過低,還有群友認為,成本核算中的單項支出不夠全面,應該還包括:吸管、杯子、杯托、打包帶,貼紙、打包盒、封口膜、標簽等等。
大家紛紛出謀劃策,列舉了自家的算法。群友@張銳—知茶—江西在紙上進行了詳細標注并拍照上傳。
群友魚魚-灝漾-賓陽的算項則陳列得更細:
01
傳統珍珠奶茶物料成本
其他品牌珍珠10元/1000g-0.5元/杯
某波霸22元/1500g-0.733元/杯
植脂末:某植脂末385元/25000g-0.616元/杯
其他貴些品牌460元/25000g-0.736元/杯
茶葉45元/500g-0.54元/杯
糖0.3-0.6元/杯
700注塑杯0.5元/個
注塑杯蓋0.2元/個
封口膜0.001元/杯
冰塊損耗0.01元/杯
吸管0.039元/支
打包袋:普通的0.0479元/個
高透貴的0.15元/個
總計:2.754元/杯-3.509元/杯
賣12元一杯:成本約22.95%-29.24%
新式茶飲物料成本
鮮果:3.5-5元/杯
茶葉100元/500g-1.2元/杯
糖0.6元/杯
700注塑杯0.8元/個
注塑杯蓋0.3元/個
冰塊損耗0.01元/杯
吸管0.01元/支
打包袋:高透貴的0.15元/個
總計:6.57元/杯-8.07元/杯
賣20元一杯,成本約32.85%-40.35%
具體到核算周期等細節,@楊 約茶 長沙說自己一個季度才算一次。在精確性上,@張銳—知茶—江西說,材料成本,都精確到分,四舍五入,寧可成本多算一分也不少算。
大家都認為,奶茶的毛利沒有表中的那么高,綜合下來,毛利應該只有60%上下。
有群友表示,其實這么寫會誤導好多人,為什么那么多老板開了那么多年沒賺到錢,就是應為這筆賬算的不夠細。
還有群友指出,這是部分加盟招商騙子的做法,成本算得低,毛利盡量拉高,讓你感覺賺錢如撿錢。真正入局其中,到處都是坑。
從成本、毛利,話題又轉移到了純利潤。大家認為,純利的算法更復雜,賬面上的成本就包括:人工、租金、水電、器材損耗等等,隱形的成本更多,例如:宣傳成本、誤工成本、名片等等,還包括機會成本、選址成本等等。
大家還拿星巴克的算法來說事(如圖):
開奶茶店到底賺不賺錢?大家經常被引用到的一個數據是,去年全國開了18萬家新店,但倒閉的也有18萬家。
隨著房租都成本會越來越來高,再加上競爭的加劇,以及消費升級的大背景,未來奶茶行業的門檻會越來越高,賺錢也會越來越難。
一個賺錢的品牌,未來更多取決于:
規模效應;品牌和產品的溢價、溢值;
模式創新,例如復合經營模式、拓展外賣等;
技術應用的減員增效;
管控上游供應鏈降低成本;
開拓新品類、新市場,例如:產品上的迭代升級,市場的拓新,國內三四線城市、國外市場等。
中國飲品快報推出
“奶茶店老板實戰交流群”
想開奶茶店的,
先向成功的奶茶店老板學學,
可以大幅降低開店風險。
奶茶店老板,
你經營中遇到的問題,
別的奶茶店老板可能早已遇到了,
你正在傷腦筋尋找的解決辦法,
別的奶茶店老板可能早就找到了,
加入中國飲品快報“奶茶店老板實戰交流群”
和同行交流,事半功倍。
入群,請加小編老黃,掃下面二維碼
老黃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找原料,請點擊下方LOGO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