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星巴克好榜樣!這似乎已經成為茶飲行業的永續話題。
然而,在各種場合,我們看得最多和聽得最多的是關于星巴克門店管理的經驗和心得,其實,這只是其成功的一部分,想了解更多,隨快報來星巴克云南種植基地看看吧。
3月,咖啡豆正采摘的季節。
云南普洱正在享受著北回歸線的福利。漫山遍野的咖啡樹沐浴在20度上下的煦日里,濕度剛好。層次豐富的紅黃綠,一串一串掩映在綠葉之間。
快報一行走進了星巴克云南種植者支持中心和加工廠,探索和體驗了“一顆生豆到一杯咖啡”的旅程。
至關重要的“最初十英尺”
云南不僅有好茶,也貢獻著約95%的中國咖啡產量。云南西南部的普洱市是云南咖啡的出產重鎮,巨大的晝夜溫差為咖啡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氣候。
咖啡豆在云南的種植農場開始最初十英尺的旅程。從播種出苗到掛出誘人漿果,需要咖農4-5年的精心照料。
手工采摘的果子經過初步加工處理后,還須通過杯評師嚴格的品嘗測試,歷經層層考驗才有機會化為顧客口中的一縷醇香。
為了保障這至關重要的“最初十英尺”,在云南生產出優質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星巴克于2012年在普洱建立了亞太地區的首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與云南咖啡種植農緊密合作,為他們提供免費的咖啡種植、加工等知識培訓和技術支持,以可持續性的方式推動云南咖啡產業的發展。
2
規范種植,
從C.A.F.E. Practices認證開始
幫助咖農規范種植,是星巴克從源頭提升云南咖啡豆品質的策略。為此,星巴克將咖啡和種植者公平規范(C.A.F.E. Practices)引進了云南。
規范要求咖農必須在產品質量、經濟責任、社會責任、環境保護這四個方面都達到要求,經過第三方機構嚴格認證,才能成為星巴克的供貨商。
▲星巴克種植者支持中心農藝師講解C.A.F.E. Practices
“星巴克剛來的時候,大家講,他們質量要求很嚴。”普洱咖農李兵回憶道,
為了成為星巴克的咖啡供應商,他必須通過C.A.F.E. Practices認證,這意味著不僅咖啡質量要搞好,生產環境、用工環境也要搞好,環保要達標,農用化學品使用要嚴格,每筆進出款項都要有憑證……
▲咖啡豆晾曬
同樣深有感觸的還有保山咖農丁志海:供貨抽檢時,要歷經充分取樣、烘焙,咖啡杯測是必不可少的,但連對咖啡豆外觀都要求嚴格。
總之,星巴克咖啡采購的六大標準涵蓋了方方面面。
▲檢測
截止目前,通過C.A.F.E. Practices認證的云南咖啡農場達到1678個,總種植面積超過16000公頃,累計培訓咖農近17000人次。
3
市場導向 實行優質優價
對咖啡采購的標準雖然嚴格,但一經入選,這些優質而珍貴的好咖啡和其種植者,會收獲高于市場均價的好價格,這就是星巴克率先推廣的“優質優價”采購原則。
簡單說,就是為優質阿拉比卡咖啡支付高于行業市場均價的價格,鼓勵咖啡農以C.A.F.E. Practices為指導種植更好的咖啡。
▲運往星巴克的收購車輛
由此,普洱咖農們逐漸摒棄了曾經的“一鍋端”,開始為咖啡豆分級處理,挑選出優異的咖啡豆。借助“優質優價”原則的推廣,不少莊園主和咖農的收入也都逐漸豐厚起來。
咖農丁志海將優質阿拉比卡咖啡供應給星巴克時,便因“優質優價”,在正常的采購價格基礎上,足足多賺了近5.5萬人民幣的獎勵。
4
看板管理,保證出品的穩定性
咖啡豆入庫前,要由專業杯評師進行把關。為保證品質,在咖啡收獲季,每位杯評師平均每天要品嘗200杯咖啡;高峰時期,每天需要品嘗的咖啡數量高達300杯。
通過杯測的咖啡豆將會被運往工廠進行預加工。在這個環節,星巴克采用了先進的“看板管理”,用更加標準化、精準化和專業化的方式,保證出品的穩定性。
▲看板管理
下一步,星巴克的農藝師們將試驗更多先進的咖啡加工方法,與咖農分享成功經驗,以期進一步推動云南咖啡精品化進程。
“快報杯”中國創意飲品大賽
說明書
贊助商
承辦商
全攻略
點擊相應圖片,了解詳情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找原料,請點擊下方LOGO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2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