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智慧】解讀日常7大心理學效應

    1暗示效應

    暗示效應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誘導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目標相符合。一般說來,兒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語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體場合對好的行為進行表揚,就是對其他同學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勢、眼色、擊桌、停頓、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經驗的班主任還常常針對學生的某一缺點和錯誤,選擇適當的電影、電視、文學作品等同學生邊看邊議論,或給學生講一些有針對性的故事,都能產生較好的效果。

    2安泰效應

    安泰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他力大無窮,無往不勝。因為他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從大地母親那里汲取無窮的力量。他的對手發現了這個秘密,便誘使他離開地面,在空中殺死了他。因此,要學會依靠大家、依靠集體。

    3暗示效應

    所謂“暗示效應”,即是用含蓄的、間接的方式對別人的心理和行為施加影響,從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覺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動……此稱之為“暗示效應”。少年兒童較xxxxx更易于接受暗示。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語言暗示、動作暗示,表情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4安慰劑效應

    所謂安慰劑,是指既無藥效、又無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質構成的、形似藥的制劑。安慰劑多由葡萄糖、淀粉等無藥理作用的惰性物質構成。安慰劑對那些渴求治療、對醫務人員充分信任的病人能產生良好的積極反應,出現希望達到的藥效,這種反應就稱為安慰劑效應。使用安慰劑時容易出現相應的心理和生理反應的人,稱為“安慰劑反應者”。這種人的特點是:好與人交往、有依賴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經常注意自身的各種生理變化和不適感,有疑病傾向和神經質。

    5阿倫森效應

    是指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贊揚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那些顯得不斷減少的人或物。

    舉例說明:

    一、有效利用

    在宿舍樓的后面,停放著一部爛汽車,大院里的孩子們每當晚上7點時,便攀上車廂蹦跳,嘭嘭之聲震耳欲聾,大人們越管,眾孩童蹦得越歡,見者無奈。這天,一個人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今**們比賽,蹦得最響的獎玩具手槍一支。”眾童嗚呼雀躍,爭相蹦跳,優者果然得獎。次日,這位朋友又來到車前,說:“今天繼續比賽,獎品為兩粒奶糖。”眾童見獎品直線下跌,紛紛不悅,無人賣力蹦跳,聲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對孩子們言:“今日獎品為花生米二粒。”眾童紛紛跳下汽車,皆說:“不蹦了,不蹦了,真沒意思,回家看電視了。”

    分析:“正面難攻”的情況下,采用“獎勵遞減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應。

    6比馬龍效應

    評價主體低估被評價者能力,認定被評價者是不求上進的、行為差勁的,以致被評價者將這種觀念內化,促使被評價者表現不良行為。

    7蘇東坡效應。

    古代有則笑話:以為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時和尚將他灌醉,并剃光他的頭發后逃走。解差醒時發現少了一人,大吃一驚,繼而一摸光頭轉驚為喜:"幸而和尚還在。"可隨之有困惑不解:"我在哪里呢?"這則笑話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詩人蘇東坡的兩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人們對"自我"這個猶如自己手中的東西,往往難以正確認識;從某種意義講,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現實更為困難。因此,"人貴有自知之明"。社會心理學家將人們難以正確認識"自我"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蘇東坡效應"。

    ============================================================

    天財商龍官方微信平臺每日為您推送餐飲業最新動態,請您在微信添加好友中搜素:天財商龍伙伴俱樂部!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按右上角鍵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和加入】

    【或掃二維碼】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天商財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6543.html

    (0)
    上一篇 2013年10月22日 11:44
    下一篇 2013年10月23日 03: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