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出手!餐飲有救了!5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提出,全面開放商場、超市、賓館餐館等生活場所。眾所周知,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堂食并不算真正放開。但堂食沒有真正恢復,餐飲就難以真正復蘇。近日,國務院發聲,親自為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松綁”。這對全國3000多萬餐飲從業者而言,無疑是大利好。事實上,疫情爆發以來,國家以及各級地方政府,一直都在為餐飲行業復蘇所操心。為此出臺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有的領導干部還帶頭進店消費,這些都讓餐飲人找回了信心。為幫餐飲經營單位盡快擺脫困境,促進餐飲業穩定發展,全國多地發布了一系列措施,支持餐飲業發展,涉及稅費優惠政策、社會保險、金融政策、租金政策等方方面面。早在2月2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加大力度幫扶住宿餐飲、文體旅游等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工作情況。為此,中央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對疫情防控期間住宿餐飲企業等生活服務收入免征增值稅;對湖北以外的中小企業免征2-4月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對大型企業減半征收;對湖北省的企業免征2-6月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緩交住房公積金;2-6月電價降低5%;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餐飲等行業,金融機構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此外,下調支小再貸款利率0.25%至2.5%等等;很多地方也出臺了支持措施,有的對住宿餐飲企業給予房租減免的支持,有的給予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有的為餐飲企業向大型集團用戶提供團餐牽線搭橋。
3月初,廣東江門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稅務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相關部門,也發布了一系列措施指引支持餐飲服務業發展,本次措施指引主要包括商事登記和食品經營許可業務、稅費優惠政策、社會保險、金融政策、租金政策等五大方面。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4月17日消息,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影響保持平穩發展若干措施》,餐館菜店、美容美發、便利店、修理店等可以自主決定復工復產,而符合承租京內市及區屬國有企業房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等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將予以3月和4月租金50%的減免。疫情沖擊下,很多人的錢包紛紛縮水,這直接影響到的消費者下館子的沖動。餐廳一旦沒人來,再多扶持政策也是白搭。這時候想來點人氣,沒有什么比發錢發券更為直接。早在3月份,國家發改委、中宣部、財政部、商務部等23部分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各地馬上出臺促銷費政策措施,發放“消費券”就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舉措之一。5月8日,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初步統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有28個省市、170多個地市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累計發放190多億元的消費券。據紅餐網(ID: hongcan18)盤點,截至5月9日,包括浙江、寧夏、江西、貴州、鄭州、東莞、珠海、佛山、上海、昆明、濟南、重慶、武漢等各全國多地省市均頒發了針對餐飲行業的餐飲消費券。
而這些“促消”措施,在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期間就取得了明顯效果,實現了聚焦人氣、增強信心、提振消費的目標。以廣東省為例,5月1日至5月3日,廣東省發券地區共帶動消費5.1億元,拉動消費11倍;深圳寶安區、福田區、光明區、龍崗區、龍華區、羅湖區、南山區、坪山區消費券共帶動當地消費2.6億元;武漢消費券三天帶動5800萬元,拉動消費超12倍。今年2、3月,正是疫情防控攻堅戰最激烈的時候,部分地方的餐廳開始了艱難的復業。但消費者出于消費習慣的改變,或是對安全的顧慮,一時半會也不太敢回到曾經熟悉的餐廳。于是很多地方領導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親自下館子,這不僅給消費者以信心,告訴他們“放心來吃,餐廳很安全”。也給了各地餐飲人以振奮。此前,紅餐網(ID:hongcan18)已經就這一新聞在《贊!14省市領導帶頭到餐廳吃飯,為餐飲業加油打氣!》一文中進行了詳細報道。當時來自安徽、浙江、江蘇、廣東、海南、湖南、河南、云南、青海、重慶等14個省市領導帶頭到餐飲店就餐,身體力行支持餐飲,有城市更是出臺了紅頭文件,發布倡議書,鼓勵領導干部帶頭進行餐飲消費,全廳干部職工積極參與,以實際行動體現特殊時期對餐飲企業的特殊支持。
3月22日,呼和浩特應對新冠肺炎防指部發布了一則《關于暫時關閉單位集體食堂的通知》,文件中硬核表明:“從3月23日起,各旗縣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各部委辦局、各人民團體、各大企事業單位食堂暫時關閉,開放時間另行通知;干部職工不得將外賣帶到機關就餐……”領導身先士卒,為餐飲行業打call,為經濟復蘇打氣,傳遞出來的是政府支持餐飲的決心和力度。領導親自堂食消費,摘下口罩考察市場等,釋放的信號都十分直接:向市民傳遞了消除恐慌,盡快恢復日常生產生活,步入正軌的信心。正如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曾說過,“在受疫情影響的艱難時期,信心比黃金還重要。”在消費者仍心存恐慌和疑慮之時,地方領導在這種特殊時期的特殊之舉,傳遞出來的無疑是信心和鼓舞。各地政府的鼓勵政策除了硬性的,還有軟性的,如春風化雨。3月中旬起,成都、河南、云南、蘭州等地政府相繼出臺政策,比如允許“店鋪外擺”、“占道經營”,同時還鼓勵開放“露天市場”、“夜間經濟”等消費空間。
3月中旬,成都出臺了“五允許”政策:允許在居民居住集中區開辟臨時占道攤位;允許臨街店鋪臨時越門經營;允許大型商場占道促銷;允許流動商販在小街小巷、小區周邊等區域販賣經營;允許互聯網租賃自行車企業擴大停放區域。3月27日,蘭州市城管委正式下發了《關于做好城市管理服務餐飲企業復工營業有關工作的通知》,給餐飲企業復工營業一定支持。《通知》提出,疫情防控期間,在一定區域及規定時間內,允許臨街餐飲店臨時越門占道經營,臨街餐飲店經營者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保證就餐人員安全間距,保障安全;在不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侵害他人利益和市容環境衛生的前提下,允許出店占道經營;在規定時間段內,臨街餐飲店可以在店外設置顧客臨時等候區、就餐坐席、臨時擺放促銷宣傳品。在疫情特殊時期,相關政府的柔性執法和審慎包容監管制度,同樣大獲民眾點贊,而這也讓不少老百姓有了信心,找到自己存活下去的機會,而整個餐飲市場也進一步恢復了煙火氣息。而在對餐飲補貼方面,各地也是各出其招。比如上海提供了就業補貼,每人發放800元;河南洛陽給予最高9萬元員工補貼;廣東佛山禪城區對如期開業的限額以上餐飲企業,每家一次性補貼10萬元;廣東為“粵菜師傅”開餐館提供創業補貼,符合條件的粵菜師傅可以一次性領取1萬元的創業補貼,每年還有5000元不超過3年的租金補貼,以及30萬到500萬元不等的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
無論是發券“輸血”救市,下文件、發倡議,還是放松管控、發放補貼等,這種種舉措給了3000多萬餐飲從業者行業帶來了信心和希望,而在這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加持下,餐飲業復蘇的腳步一定會更快。
*注:文章部分資料來源于中新經緯、中國網、央視財經、蘭州晚報及其他媒體。也希望廣大讀者在評論區留言,為廣大餐飲人提供更多更寶貴的建議。
餐企跟風玩直播帶貨,90%會死得更快!
餐飲人最擔心的事情來了
房東拒絕餐飲老板交租,還免了6萬多租
疫情下的小餐飲老板:倒下爬起來再干
疫情管控常態化!北京餐飲何去何從
餐飲,還值得做嗎?
疫情陰霾籠罩下,中國餐企的破局之道
海底撈、西貝入局快餐,是狼還是羊?
率先復蘇!社區餐飲又火了?
疫情之下,餐飲人必須做出抉擇!
品類大洗牌來了!你的餐廳符合趨勢嗎?
餐飲老板,請迎戰“消費降級”
疫情重創餐飲產業鏈,無一幸免
這些餐廳倒了!疫情不該是背鍋俠
疫情后餐企有多難?我們做了最壞設想
挺住!我的餐飲朋友們,看完熱淚盈眶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5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