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中兵:巴奴為什么不學海底撈?

    上甘嶺戰役怎么打?林彪說:熬。企業最底層的力量是什么?喬布斯說:產品。企業成功的秘訣是什么?伍倫·艾迪說:在場。企業最大的戰略是什么?任正非說:活下去。
    或許,戰略結構和發展節奏是巴奴這樣一個后來者輸出給行業的最大價值。

    過去16年開了45家店,近兩年開了20家店。

    過去主戰場在河南鄭州,去年起進了北京、上海。

    這一切在釋放一個強信號:火鍋黑馬巴奴在加碼、加速!

    同時出擊北京、上海兩個競爭高烈度的市場,巴奴一定是戰力爆棚、期許滿滿。

    聊起這一切,素有“戰神”之稱的巴奴創始人杜中兵,卻出乎意料的平淡:“不太渴望一下子火,不溫不火是我渴望的。”

    3個小時的聊天,讓我印象最深的有三點:

    1. 變與不變:市場變化多端,巴奴要用“最好的產品”這一不變去滿足不同的市場。

    2. 快與慢:跑快是為了拼頭籌,放慢是為了強筋骨。不溫不火慢慢起來的最厲害。

    3. 平常心:看別人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看自己、做自己。

    01

    戰略:巴奴的變和不變

    巴奴進上海會怎么樣?

    和杜中兵聊上海市場之前,我去看了下大眾點評,意外發現,上海的“毛肚”搜索量超過了毛肚的原產地重慶,排全國第一。

    △數據來自有味財經

    這個結果透露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巴奴作為毛肚火鍋細分品類開創者,帶熱了重慶之外消費者對毛肚的認知,“毛肚”在上海這樣一個洋腔洋調的城市中,居然已經積累了非常高的認知度,有消費認知,就不愁沒有市場。

    壞消息是,巴奴的拉動,讓毛肚市場競爭激烈,不僅有海底撈等川派火鍋、哥老官等特色火鍋在賣毛肚,更有九鼎軒、大渝等先期入滬的后起之秀,將毛肚作為自己的招牌菜,還有眾多中餐館也在上毛肚這道菜品。毛肚在上海已不是稀缺的冷門產品,巴奴一出手就打出新鮮、亮出差異的難度大幅增加。

    所以,問題是,同時開北京二店,并首進上海,巴奴的信心和底氣何在?

    杜中兵的答案聽來讓我意外:“巴奴是產品主義者,會以不變的好產品應對萬變的市場。我不太渴望一下子火,不溫不火慢慢起來才是我渴望的。”

    在云水沸騰的火鍋大賽道中,在海底撈這一身量龐大的巨頭陰影下,巴奴毛肚火鍋能夠黑馬躍出,靠的是兼具毅力和爆發力的戰神精神,杜中兵經常講的一個比喻是“老板是戰場上的將軍,穿著盔甲睡覺,兵器就在枕邊”。

    “以不變應萬變”、“不溫不火”意味著巴奴面對激烈的競爭在調低預期么?

    杜中兵回答說,品牌的規律是“守正才能出奇”,圍繞不變而變。市場永遠是復雜的,需求永遠是變化的,你做不到追逐每一種變化,迎合每一種需求,外部環境你要了解,但無法掌控;只有提供能代表自己個性和水準的產品才是可以掌控的。

    越底層的越持久,產品無疑是最底層的東西。

    比如蘋果有利潤之上的追求,即做最好的產品。蘋果文化的強度很強,有嚴格的“Stop Doing List”,一定要滿足用戶,一定做最好的產品。

    具體到巴奴,不變的是毛肚火鍋,變的是更好的毛肚火鍋;不變的是真材實料、健康美味的產品追求,變的是在新的時代如何讓產品圍繞屬性持續迭代;不變的是堅毅和敦厚的品牌氣質,變的是如何用更具時代性的形式去表達這種氣質。

    回顧巴奴的產品創新歷史,我們更能清晰看到巴奴“變和不變”的辯證法——“產品為皮膚,極致是靈魂”,以產品主義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

    02

    節奏:巴奴的快與慢

    01.上海市場預期:慢慢起來才厲害

    至于巴奴進入上海的打法和未來的開店計劃,杜中兵說:“平鋪到那兒就行了,和所有新開門店一樣,日常動作做到位就行,該告知告知,該發布發布,也就這,我不想著非要做成什么樣”。
    在他看來,餐飲行業這么多年有個東西應該變一變:火爆開業,吸引眼球,快速博得媒體關注……不應該那么急。
    太急了心就會“貪”,會急于求成,用種一片草的時間投入去奢望得到一棵大樹。
    太急了動作就會“奇”,會飲鴆止渴,本該在根部澆水施肥,你可能在枝干上去打營養針,去催熟果實。
    在杜中兵看來,營銷最多只能影響20%的人,營銷不好,頂多就是賣得慢一點,但是只要產品好,不論營銷好壞,20年后結果都一樣。
    而以產品為原點的品牌建設,是一種復雜的長期系統性動員,必須做好加法,再做乘法。如果加法做不好就去做乘法,不斷調高顧客的期望值,讓顧客的實際體驗和預期不匹配,顧客就會棄你而去。
    品牌的命運是多個變量互動的結果,如果前面是負數,乘上越大的數字,負得就越多,品牌死得也就越快。
    比如餐飲業的流行化現象,黃燜雞、大魷魚、掉渣餅、柴火雞等等,幾乎每年都有新品類成為市場熱點,快速升溫,快速降溫,速生速死,原因就是消費者嘗鮮之后會發現,流行的東西只有勢力,沒有實力,沒有扎扎實實的內功去匹配傳說中的光鮮。

    加上市場在幾輪流行化洗禮下正變得越來越成熟,消費者在信息化對成紅利下越來越見多識廣,從而變得理性化、圈層化,前三個月的生意有很多嘗鮮、拔草因素,三個月后積累和呈現的,才是你的常態。
    所以,“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極致,剩下的交給時間,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溫不火慢慢起來的才最厲害。”

    02.開店速度之問:一快把自己快“散”了,干嗎要快?

    盡管巴奴的開店速度在加速,從去年年初的45家已經開到如今的65家,經營區域在擴大,從鄭州為主的河南大本營,同時出擊北京、上海兩個餐飲競爭高烈度、同行能力高水準的超一線市場,但業界依然覺得巴奴沒有在勢能超強的時候加速開店,錯過了放大規模的最佳窗口期。
    很長一段時間,說起火鍋行業,第一個是海底撈,第二個被想到的就是巴奴,而現在海底撈上市后,無論是勢能還是速度,都讓人覺得難以望其項背,單從門店數字來說,今年年底,海底撈有望突破700家。
    那么一個很尖銳的話題是:未來,巴奴會如何面對競爭?
    “巴奴為什么不學海底撈,趕緊開店?問自己一個問題就清楚了:還能追上么?追得上當然要追,追不上你干嗎還要追?一快把自己快散了,干嗎要快?”
    杜中兵說:看別人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看自己。
    “海底撈今年28年,巴奴18年,在20年的時候我們水平是差不多的,海底撈也就這七八年才起來。所以不要慌。”

    “巴奴的賽道沒錯,火鍋是餐飲的最大賽道,我沒有做到第一,那不是戰略問題,而是能力問題。”
    知道是能力問題,就要把握節奏。節奏的核心是知己知彼。
    知彼是:什么在影響你做大,競爭環境允許什么,不允許什么。
    知己是:你擅長什么?顧客認你什么?你有能力么?你有資源么?你有品牌力么?你有錢么?
    你沒有,能力沒達到,就要踩剎車。
    越來越理解任正非說的:企業最大的戰略就是活下去。杜中兵反問,“開100家店賺1000萬,開1家也能賺1000萬,那干嗎不開好1家?走到今天,我認為巴奴最厲害的是對節奏的把握,是對盈利能力的把握,這才是硬貨。”

    03

    初心:巴奴的競與爭
    “從根源上講,你競爭的不是海底撈,而是顧客的選擇。”
    繼續競爭這個話題,杜中兵說,競爭的核心還是顧客。
    比如巴奴為什么要來北京?你需要給自己、給顧客一個理由:北京人吃不吃火鍋?北京人吃不吃好火鍋?北京人是不是吃了海底撈還需要另外一個火鍋?如果需要的話這是一個理由。巴奴進上海也是一樣。
    那么開在環球港的巴奴上海首店會是什么樣?
    “我想做個高端的。海底撈在上海的客單價是130,我想做170的。”杜中兵回答。
    價格是客群的主要分界線,做什么樣的產品,就有什么樣的成本;成本決定價格,有什么樣的價格,就有什么樣的顧客群體。
    在北京,巴奴把客單價拉升了30多塊錢,選擇了精致客戶。“讓吃火鍋變成一件很高級、很有儀式感的事”,在上海,巴奴會延續這一策略。
    那么如何打造儀式感,來競爭顧客的選擇?
    開過餐廳,對新消費群體很有研究的財經作家沈帥波曾說,顧客與餐廳的關系,就好比戀愛,每個顧客都有不同的喜好。有的喜歡帥的,有的喜歡對自己好的,但最后選的那個人,通常都有一絲“緣分”的安排。這個“緣分”可以稱為“關鍵時刻”。
    放在餐飲里,“關鍵時刻”可能是聽說過這家、這里沒人排隊、門口的迎賓小姐比較好看、今天飄出來的味道特別香等等,少說也有幾十種。
    觸發顧客選擇的“關鍵時刻”看似偶然,其實做好必然,才能大概率的捕捉偶然。
    巴奴把對品牌的打造拆解為7個環節,不斷優化、細化,單“產品”一項又拆出10個環節。
    來源杜中兵《產品主義2.0》

    來源杜中兵《產品主義2.0
    持續的細化、優化,日復一日的迭代、精進,讓巴奴的每道產品都有故事,讓巴奴實現了“人人都是毛肚火鍋專家”,每位員工都能講出來每道產品的吃法和講究。
    系統性的精進也讓巴奴收獲了不錯的成績:巴奴進京之初,并不為人所看好。但試營業一周,翻臺率達600%。在大眾點評上,已經躍居朝陽區火鍋第一名。半年后,翻臺率超過700%。一年后,依然保持高翻臺率,并且成為北京“必吃榜餐廳”。客單價一直維持在157元的高位。
    談到巴奴在北京的經營,杜中兵用“感恩”兩個字來形容:“我們在君太開業,沒怎么宣傳,就來了很多顧客。這讓我很感動,從河南到北京,能養得住就不錯了,我們持續的努力,也有品牌張力了。毛肚點單率高達140%,比鄭州區域高30個百分點。”
    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曾說:“我們所有的成功,都來自于本分+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rational(理性),就是回到事物的本原,就是做對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對。
    在杜中兵看來,作為一個后來者,在競爭激烈的火鍋賽道中攀臺階,更需要保持本分和平常心,本分是持續為顧客打磨好的產品,平常心是盡最大的努力,剩下的交給時間。
    無論是進上海,還是進任何一個新市場,都會保持這種心態:提供好產品,做好自己,享受過程。


    福利兌現】10月5日推送的頭條文章《西貝賈國龍:企業辦不好,老板扯什么面子?》,留言點贊量排名前三的是:楊標、小辛運、前行
    請三位加小編微信(hongcw66),告知姓名、郵寄地址、手機號,我們將給你們各寄一本有西貝董事長賈國龍親筆簽名的新書《西貝的服務員為什么總愛笑》。等你~

    來源:有味財經(ID:uvfinance)

    編輯| 朱小斐

    紅 餐 精 選

    ↓↓

    (點擊以上圖片可閱讀)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7568.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0月8日 21:21
    下一篇 2019年10月8日 21:5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