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82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今天內參君分析的這三家品牌,都縮減了菜單,但是生意和利潤卻都越來越好了。
減菜單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是經營戰略的一種考量。
?餐飲老板內參 虎萌 發自北京
01
| 大蔬無界 |
菜單全年變動,減菜單減出新鮮感
▽
菜單從100多道菜減到50道,大蔬無界創始人兼CEO宋淵博說,物料成本下降了7%。
但菜單少了,老顧客很容易把菜單吃煩,有翻著菜單沒什么可點的感覺。但大蔬無界采用兩招消除了這種不好的體驗。
聚焦全年經典菜
宋淵博建議菜單不要超過60道菜。大蔬無界曾經的菜單上有很多充數的,產品并不出色。精減后保留30道全年經典菜,新老顧客隨便點哪道都好吃。
四季菜和新菜交替出場
準備40道四季菜,每一季10道。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時候推四季菜。
研發出100多道新菜,從中挑選10—15道,每年3、6、9、12月份,具體日期可選擇在傳統節氣,比如驚蜇、芒種、白露、大雪時推。
|心得|
每一季都換菜單,宋淵博卻覺得“一點都不累”。他說,做好產品系統規劃,精簡菜單的同時做好下一步準備,保證產品的品質和新鮮度。這樣減菜單不只是減成本和提高效率,顧客體驗感更好、廚師在研發新菜中也能不斷進步。
02
| 九鍋一堂 |
精簡菜單,提高翻臺率
▽
30道菜品,種類就只有石鍋菜和煨湯。九鍋一堂這樣設置菜單是為了提升出品速度——“菜品15分鐘內未上齊,全單6.9折”。
菜品少,單個菜品的出品速度也要“快”,產品必須能夠提前預制;而九鍋一堂的最大特色和標志——清一色的特色石鍋器皿能夠最大程度地保溫。二者結合起來便保證了出品速度。
而出品速度又保證了九鍋一堂的高翻臺率,一天5-8次,最好的門店11次。還有就是利潤,人均消費30元的九鍋一堂做到了毛利率63%。
|心得| 03
| 楊記興臭鱖魚 |
200多道菜減到38道,減一次提價一次
▽
為了做出一個招牌產品,楊記興臭鱖魚創始人楊金祥開始重新定位調整品牌。用了三年時間,前后四次瘦身菜單,第一次從200多道減到128道,第二次減到78道,第三次減到58道,最終確定到38道。
如果第一次給菜單瘦身是誤打誤撞,那之后的菜單改革,都是楊金祥主動學習,結合專家指點,更有計劃、系統地做出來的。
主次分明,突出招牌產品
精簡后的楊記興臭鱖魚菜單,突出了招牌臭鱖魚產品,后面依次是“三大特色”、“十大必點”、“涼菜”、“徽州燒炒燉”、“主食”、“飲品”。
這樣突出了餐廳特色產品,減少點菜時間,間接地提高翻臺率。而且為了突出特色臭鱖魚,去掉其他所有魚類菜品,跟招牌、特色、必點菜有沖突類似的菜品也去掉。
這樣一來,臭鱖魚這道菜占了店里銷售額35%;3大特色和10大必點菜,大約占了30%。
換一次菜單,提一次價
別人絞盡腦汁想漲價策略,楊記興卻任性地每換一次菜單就提價一次。楊金祥這樣解釋其中的邏輯:當成本降低,銷量上去,利潤增加以后,餐廳會想辦法提升菜品口味,從器皿、包裝各方面細節提升出品,同時把環境做到更優,服務體驗更周到。
比如臭鱖魚,每次大約提十幾到二十元的價錢,漲了幾次,生意并沒有因此受影響。“漲價,是以各方面質量提升為基礎的,漲價是有理由的”。
|心得|
▼ 戳我,大家都在看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如何面對質疑|免費引流的工具|餐飲業稻盛和夫
苦干18年不火|海底撈店長素質|站著吃的牛排店
3年開120家店|中國火鍋教父|餐飲階層分化報告
漲價心理學|時代廣場打廣告|包子店失敗記
統籌:張琳娟|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