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瑣碎中抽離一會兒:在100米高空看看行業正在發生什么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71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這是一個寒意襲來的季節,作為一個經營者,瑣碎的事務猶如一團毛線,讓我們陷入千頭萬緒。

    但是,埋頭拉車的間歇,也需要抬頭看路:

    這個行業正在發生著怎樣的變革?

    未來的趨勢朝著什么方向演進?

    品類領跑者的最新動向是什么?

    ?餐飲老板內參 王新磊 發自北京

    規模化、資本化、商業模式、供應鏈、組織力——這5大動力因素,正在加速餐飲業的“階層分化”。

    那些新餐飲品牌,一旦進入優秀者的序列,階層就是流動的,還會享受到強烈的“馬太效應”——強者越來越強,利益越來越多。

    01

    5個要素正在變革餐飲業

    —[ 1 ]—

    規模化

    規模也是一種品牌力。未來,在餐飲階層分化的進程中,那些規模較大的餐飲企業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贏得紅利。

    雖然價值觀將趨同,但那些在業內口碑和規模不甚匹配的餐飲企業,仍然可以規模優勢在階層分化中成功“上位”。

    先把規模做大

    比如,黃記煌,以400多家店的規模而聞名,在很多商業體中,都可以見到它。而它還收購了甜品品牌“許留山”。

    比如綠茶。很多杭幫菜對綠茶頗為不屑。在餐飲業的鄙視鏈中,綠茶屢令責難。但是以其快速開店所形成的規模,已經贏得了“馬太效應”。

    假如沒有規模,也要成為一個品類的頭馬。因為資本是“掐尖”的,成為頭馬也是避免被分層邊緣化的一個好方法。

    —[ 2 ]—

    資本化

    資本進入餐飲業的案例非常多,早期最知名的是俏江南。

    餐飲業的資本化進程有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2000年之前,那時有一輪餐飲上市潮。比如小肥羊、湘鄂情、味千拉面、鄉村基等企業的上市。
    第二個階段是2008年前后,全球性金融危機,大量資本和人才進入餐飲業。
    第三個階段是2012年以后,資本和人才又大批量進入,并誕生了一批“互聯網餐飲品牌”。同時,互聯網O2O技術,又提供了先進的管理工具。

    通過這三次浪潮,餐飲業已經高度“資本化”。

    最近,餐飲業就有兩起“資本事件”。(相關閱讀:和合谷“賣身”!江邊城外“換血”! 資本想在餐飲業掀起什么浪?

    資本“火燒餐飲業”,“掐尖”投資了一批強勢新品牌。比如,今日資本先后投資了真功夫、西少爺肉夾饃、翠華茶餐廳等餐飲品牌。紅杉資本投資樂凱撒。知名投資機構IDG資本投資了茶飲新銳品牌喜茶。

    除此之外,餐飲業資本化的另一個方向就是“餐飲人”轉做“投資人”。

    廣州九毛九投資了“遇見小面”、新疆菜品牌疆二代、不怕虎牛腩,還孵化了太二酸菜魚。

    對于餐企來說,資本化的速度和程度,也將決定其在未來行業的“階級地位”。

    —[ 3 ]—

    商業模式

    “三高一低”是致命的毒藥,也是蛻變的仙丹。

    之前,舊有的商業模式是建立在店大、員工多、消費者可選擇少的大環境上。這種發展方式,屬于高耗能的粗放式發展。

    現在,“三高一低”實際上重新制定了游戲規則:限面積、限人數、限利潤。這就逼迫餐企提升人效、坪效。

    《餐飲老板內參》之前關注的一家牛排企業,就通過極致效率實現了模式創新。

    這種“顛覆”最突出的,就是高翻臺率。

    做大店平均就餐時間要一個半小時,做小店就以快打慢,沒有座位,只有高腳桌,一般消費者站著吃,或者直接打包帶走。

    事實證明,這種模式創新,實現了極致效率。30平方的面積,月營業額最高達130萬。

    —[ 4 ]—

    供應鏈

    “牧之初心”原切牛排的創始人王哲明,曾經以17平和25平的店面,分別創造了100多萬元和80多萬的流水。

    “牧之初心”還在籌備期時,王哲明就拿出1000萬購買了一批加拿大谷飼200天的牛肉,放到中糧集團的冷庫中。

    “牧之初心”原切牛排

    “同樣吃一頓高品質的牛排,有的店需要350元,在我這里只需要80元。為什么?供應鏈的支撐讓我能夠實現高品質、低價格。”

    王哲明說,餐飲企業比拼的有三部分:前端是品牌形象;中端是店面系統;后端就是供應鏈。

    —[ 5 ]—

    組織力

    轉型期,組織年輕化就是戰斗力。

    餐飲強勢品牌無不從人力資源和組織革新,對組織力進行提升。

    樂凱撒比薩已經建立了以武漢大學等名牌大學生為主的新精英團隊。

    而喜家德蝦仁水餃,更是把企業轉向了“平臺化”,從“一個人的企業”變成“一群人的企業”。

    喜家德采用放權政策,建立多個不同的管理平臺。像采購平臺將近20人,實行“臺長負責制”,讓臺長帶著團隊去探討如何提高采購質量,嚴格把控食品安全等。包括薪水漲幅等,也是薪酬平臺臺長決定。

    同時,還有股份分配制度。店長考核達標,可以獲得3%干股;如果店長培養出新店長,就有機會接手新店,并在新店投資入股5%;如果一名店長培養出5名店長成為區域經理,再開新店時就可以投資入股8%。

    喜家德創始人高德福說,“只要這些人才能干,在企業的平臺上就可以一直發展,沒有天花板。”

    上述這些組織力強大的企業,通過組織變革和人力資源配置,在與競爭對手投入相同資源的情況下,能以更好的生產效率或更高的質量,將其各種要素投入并轉化為產品或服務的能力。

    不妨看看餐飲百強企業,那些逐漸被邊緣化的,不是敗于對手,也不是敗于市場,而是敗于組織力。

    02

    4個階層正在分化,你處于哪兒?

    餐飲新秩序即將形成

    商業體是餐飲業階層分化的“篩選機器”,就像北大、清華等高等學府“篩選”社會精英一樣,已經成為高地。

    最終,餐飲業將形成以“商業體為舞臺中心”的餐飲新秩序,由高到低,“分化”形成四個階層:全國性品牌、國外品牌(引進品牌)、地方龍頭品牌和城市新生品牌。

    在此過程中,已呈現三個趨勢:

    老餐飲因“時代局限性”被淘汰,最后剩下少數巨頭和餐飲新貴們,形成“全國性品牌”。
    餐飲企業“階層分化”加劇,剩下“公平競爭”的時間越來越少
    商業體的地位越高,餐飲階層越固化。最終,頂層餐飲企業享受“馬太效應”——強者通吃。

    所以,一流餐飲企業品牌升級的主要表現就是兩點:大店變小店,進入超級商業體。

    而在這四個階層中,最尷尬的是地方龍頭品牌。如果他們缺少成為全國性品牌的野心和實力,未來將被擠壓掉優質的生存空間。比如,進入商業體的機會越來越少。

    戳我,大家都在看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包子店擴張失敗記|員工累死不抱怨|小白開店記

    和合谷“賣身”|黃太吉做錯了什么搶奪大學生

    最火高顏值餐廳|mall吸金王服務員穿潮服

    4個服務天條|好老板要吃到吐牛逼流程控

    統籌:張琳娟|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441.html

    (0)
    上一篇 2016年9月29日 00:33
    下一篇 2016年9月29日 08:4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