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訂閱
代表美的水果茶,今年有點美不起來了。
水果價格上漲,讓水果茶的盈利難題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水果茶顏值高、有價值感、代表健康,是新茶飲行業近年來沉淀下的“經典產品”。但火熱的水果茶市場背后,一直存在“難以言說的痛”。
今年,這個形勢更嚴峻了。
本文轉載自咖門(ID:KamenClub )
水果價格漲漲漲
低毛利水果茶苦不堪言
今年夏天,很多人已經確認自己“不配”吃水果了。
上周在社交平臺上,中國營養學會的專家表示:中國居民人均蔬果攝入量處于較低水平,建議每人每天要吃夠一斤蔬菜,半斤水果。結果評論區幾乎整齊劃一的回應:吃不起。
在京東上, 一個2.5kg的麒麟瓜,44.9元。已經接近6月份了,往年一兩塊一斤的西瓜,今年價格很少有低于3塊/斤的。
荔枝、車厘子沒有自由,3元/個的紅櫻桃也沒什么自由可言。
◎今年整體水果都很貴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拉動4月份CPI漲幅上升的因素除了豬肉之外,還有鮮菜、鮮果,這三類項目當月同比漲幅都超過了10%。
央視在北京新發地果品批發市場采訪時,水果商戶說,近三個月水果價格連續上漲,目前價格比春節前總體漲幅在50%以上,上漲的主要品種包括獼猴桃、梨、蘋果還有柑橘類。
水果都不好賣了,水果茶還好嗎?
據多位行業人士分析,水果價格漲幅之大,遠遠超過大多數茶飲品牌的承受能力。
有茶,發源于深圳,是主打水果茶的品牌。
有茶創始人吳磊表示:“今年受到雨季提前的影響,妃子笑荔枝早期上市時,價格飆升到了70元/斤。去年夏季,廣東荔枝的供貨價格6塊都能拿到,今年直逼20元。”
◎荔枝的價格居高不下,圖片源自京東截圖
除了荔枝,西瓜的漲幅也很高,很多品牌都快扛不住了。一次水果漲價很可能讓一大波中小品牌面臨掉隊風險。
水果成本的持續高漲,讓水果茶、水果咖啡等產品面臨前所未有的尷尬。不上,都是常規產品,幾乎不可能;上吧,利潤更低了。
太愁人了。
水果茶的本質:
只負責流量,不負責利潤
“水果價格其實年年都在上漲,像西瓜、草莓、百香果、橙子、檸檬這些常用水果,每年的漲幅約20%。水果茶品牌今年會面臨一場大洗牌,很多運營差、流量低的品牌將會被淘汰。”奈雪的茶相關負責人表示。
水果茶這個品類一直有痛點沒有解決:
1、成本高,利潤低
水果茶的價格并不低,一線城市多在20元以上。看似賺錢,實則因為水果容易帶來損耗、操作復雜、人工成本高,有些產品毛利連50%都不到。
據行業人士分析,運營做得好,人效高、損耗小的品牌,能把水果茶做到60%的毛利已經很了不起。但再被人工和空間成本稀釋之后,凈利潤并不樂觀。
◎水果茶利潤本來就不高,圖片源自伊諾成長
而漲價基本上不可能,二三十元的售價,已經是目前消費者能承受的最高價位。
2、供應端技術不成熟,鮮果的完美替代方案暫無
“選擇水果茶就是選了一條最難的路。”奈雪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供應端,吳磊接觸過很多供應商,也都在攻克水果茶標準化的技術難關。目前市場上替代鮮果的方案有果醬、罐頭、凍果三種。
果醬對于解決標準化、水果的運輸處理儲存是高效的。但其健康屬性會打折扣,價值感相對較弱。
“罐頭也是如此,其實很多品牌的草莓、荔枝等產品都在使用罐頭替代鮮果。罐頭如果使用鮮度高的還好一些,如果鮮度低、品質不好,飲品口感整體都會受影響。
凍果是目前市場上口味最接近鮮果的。穩定性高,但凍果技術不成熟,目前做的比較好的是芒果、牛油果等。一些水分含量大的水果,還是會造成口味損失。”據知情人士透露。
◎每種方案都不能完美替代水果,圖片源自樂天市場
從成本上來看,果醬和罐頭的價格低于鮮果,但凍果的價格基本比鮮果貴一倍以上。
“現在行業內用凍芒果的比較多,但一般品牌很難用得起。只有高流量的品牌才承擔得起。“吳磊說。
3、流量難以撐起毛利
“整個行業已經進入了深水區。”吳磊說。
進入深耕階段,就要回歸日常運營,向品牌勢能要流量,向日常運營要效率,向產品和服務要體驗,做好“成本、效率、體驗”這三道題。
在吳磊看來,必須要理解清楚水果茶的本質:低毛利,高流量。
在人工和空間成本不變的情況下,賣掉盡可能多的產品,提升平效,量上來了,就能對供應端形成議價權,這樣才能帶動門店的良性運轉。
◎想清楚水果茶的本質再賣,圖片源于@食探
“行業內,主打水果茶的品牌,超過200家的都很難找到。素匠泰茶雖然超過了300家,但他們以芒果為主要品類,芒果相對好處理。”
水果茶這個賽道,只有有一定品牌勢能和運營效率,量大的玩家才能玩下去,這本身就是一個門檻。
水果茶盈利的“破局之道”
1、持續完善供應鏈
水果茶雖然難做,但還符合市場大趨勢。關鍵在于通過市場需求,倒逼供應鏈端革新。
對于供應鏈品牌來說,誰能先攻克替代鮮果的技術難關,誰就能吃到市場上最大的紅利。
品牌勢能和采購量是決定議價權的重要籌碼,于是一些大連鎖品牌,已經深入到了水果的產地。為了更獨特的口感,和最優先的供應,甚至會入股一些供應企業。
比如,奈雪就在云南承包了草莓基地,門店的草莓產品就用自己基地的鮮果,品控能得到有效保障。
◎從供應鏈控制成本,圖片源自unspalsh
2、產品討巧
有茶今年上了一款冰淇淋芒果產品,其中用了80g冰淇淋,配上部分芒果。這款產品既迎合了今年大熱的冰淇淋產品,又節省了鮮果的用量。
喜茶在今年3月上新的酸奶杯,在大半杯的酸奶上鋪一層鮮果和谷物,顏值在線,價值感UP,但實際鮮果的用量并不多。
◎減少水果用量,圖片源自流行上海
還有一些品牌會用鮮度高的果汁加上少量鮮果,做出鮮果茶的感覺。這也是實現標準化口感、應對水果漲價的討巧方法。
3、限量供應
霸氣車厘子是奈雪一款熱銷的產品,據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奈雪上新這款產品時,用的智利車厘子百元一斤,一杯產品的毛利低到不可思議。
于是,奈雪采取了限量供應的方法。
◎每日限量供應,圖片源自奈雪的茶
仔細觀察奈雪的上新品策略,其很多關注度高的產品,比如霸氣兩斤山竹、霸氣貓山王等,基本都用限量供應的方法。既豐富了產品品類,占據了消費者認知,又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損失。
·end·
統籌|笑凡 編輯|于聰聰 視覺|于聰聰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超強品牌打法|瑞幸上市|餐廳流量暴增秘籍
最強網紅口味|香天下辣鹵鍋|大董鴨
咖啡小店狙擊瑞幸 |星巴克的危機|年薪80萬招人
商務合作:佳音吶:18842356756(同微信) 宋宋15801484702(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