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日繼續為大家帶來丁一老師的餐飲真知。
2013年某月,在我的《餐飲36計》連鎖操盤系統課堂上,因為需要現場采集教學用的真實案例,學員陳老板就提供了他的餐廳面臨的困境。
半年前,我與陳老板第一次見面,當時他開了一家高端餐廳,3000平方米,開業后生意一直不好,就參加了我主持的一個餐飲管理沙龍,在分析了這家餐廳的經營數據和市場競爭態勢后,我告訴陳老板,當地市場已經沒有這家餐廳生存的空間,建議他要么換項目,要么主動閉店,再堅持下去沒有任何意義。
陳老板回家后,又堅持了幾個月,實在扛不住了,就決定“降檔”,引進平價菜和家常菜替換了以前的高檔菜,人均消費從200元降低到了50元左右。因為餐廳緊鄰當地一個高檔樓盤,就以這個高檔樓盤的名稱重新命名了這家餐廳——南岸小鎮,然后在店招上注明“家常菜”。
但是,降檔更名帶來的是更嚴重的虧損,雖然采取了各種措施,但南岸小鎮平均每天的營收不到3000元,而每天的盈虧平衡點卻高達1.4萬元。
丁一點評
降檔后,原有的高檔客戶大量流失,而餐廳想吸引的低檔客流需要從其他平價餐廳分流過來。顧客的餐飲消費是非常明顯的習慣性消費,南岸小鎮又沒有針對其他低檔餐廳的分流措施,因此,虧損擴大是必然的。
重要的不是我們能做什么,而是市場允許我們做什么。
在課堂上,了解完南岸小鎮的情況后,決定首先試試從招牌菜角度入手廣開客源。南岸小鎮沒有招牌菜。 我前面已經告訴各位,餐廳的招牌菜有四個來源,第一個來源就是選拔。經過分析,南岸小鎮銷量排行前四位的菜品都沒有進一步開發的潛力,第五位是烤鴨。烤鴨是當地中餐廳的標配,家家有,而且做法都一樣,沒有什么特色,價格也便宜。南岸小鎮生意不好,菜品銷量都不高,因為烤鴨比別的店便宜,所以,矮子當中拔高子,排到了第五位,也是相應好銷點而已。
進一步分析,烤鴨的烤制方式有四種:電烤、氣烤、果木烤和雜木烤。人們一般認為果木烤的最好。對吃貨而言,雜木烤鴨和果木烤鴨的味道分別是比較明顯的,更不用說其他兩種烤鴨的口感謝差別了。烤鴨的果木主要有三種:蘋果木、梨木和棗木,即使對吃貨來講,也很難分辨出口感幾乎差異。真正的機會在于,不管有哪種果木烤的鴨,都通稱果木烤鴨,而沒有一家餐廳進行正一步的細分,這也是業內通行的做法。
感覺信息了解得差不多了,我建議做北京梨木烤鴨,因為對顧客而言,烤鴨的價值感不如北京烤鴨,北京烤鴨的價值感謝不如北京果木烤鴨,北京果木烤鴨的價值感謝不如北京梨木烤鴨。越細分,越聚焦,越有市場穿透力。為什么是北京梨木烤鴨,而不是北京棗木烤鴨或者北京蘋果木烤鴨?
主要有三個原因:
1. 更好傳播。雖然這三種果木都沒有餐廳明確提出來,但是,從口口相傳的傳播角度看,蘋果木烤鴨明顯不如梨木烤鴨和棗木烤鴨順口,因此蘋果木烤鴨出局。2. 口感更好。在剩下的梨木和棗木中,梨甘甜多汁,比棗口感謝更好。3. 更受歡迎。梨比棗的受歡迎程度更高,比如大部分男性都不怎么喜歡棗。4. 成本更低。陳老板反應當地沒有蘋果木,但是,梨木和棗木都很多。
課程結束后,陳老板立即邀請我提供咨詢。
首先,店招從“南岸小鎮家常菜”(南岸小鎮是大字,家常菜是小字)變成了“南岸小鎮北京梨木烤鴨”(“南岸小鎮”是小字,在店招的左上角;“北京梨木烤鴨”是超大字,在店招的正中央;“本市首家”是更小的字,在店招的右下角)。這叫名正言順。
其次,圍繞北京梨木烤鴨這個主題,對現有菜品進行了結構設計和優化。對烤鴨包裝和售賣方式進行了變革,價位也進行了上調。
第三、承包了兩個梨木園,立了相關招牌。同時,陳老板數次帶領伐木隊帶著工具開車卡車進山伐梨木,全程留下影像資料,持續在微信、微博和網上沒完沒了地曬。
第四、建梨木烤鴨爐,并立銘牌“中國首座梨木鴨爐”,全程在網上曬。
第五、針對當地佛教信眾較多的情況,邀請得道高僧舉辦中國首座梨木鴨爐開光儀式,當地各種媒體全程播報。
通過也一系列運作,兩個月后,南岸小鎮的營業額就從調整前的不到3000元/天逐漸上升到3.2萬元/天。
……
后來,先后又有兩家大型中餐廳,一家叫昆侖飯店,另一家叫新世紀美食,因為生意不好,希望請我咨詢,我直接請這兩家餐廳去南岸上小鎮考察學習,請回來后都成功扭虧為盈。
版權說明:丁一原創文章,歡迎收藏和轉發。轉載須征得本文作者(微信號:qq408811859)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文已由丁一授權天財商龍發布,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注明出處和作者。
上一篇:餐謀天下(連載 25):原創火鍋招牌菜——如何掠奪海底撈的客源?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