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主題電影平時看一些老戲骨(古月,唐國強,劉勁……)多一些,所以影片一開始的這種代入感和角色適應不是很快,光前半段進行角色轉換適應了好一陣子,好在對于內容理解方面也加深了印象。
片中有一段在戲樓里談話的情節:問到門外有多少人?
這外面只有四個人,裁縫,錢糧師爺,衙役,流氓,再加上沒有來的教書先生,來不起的老佃農,長汀只有這六種人全代表了。
這段對話凝練出的精華就是“凡事都要先做調查研究,只有搞清楚實際情況,我們才能制定政策”。
對于之前在部分做市場拓展的自己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不踩遍每條街道,不深入每家餐廳了解經營情況和顧客結構,不定點測算人流量,不進入社區做人群結構分析,就沒有辦法對一條食街和商圈做定論和話語權。
對于現在從事門店運營工作的自己這一點也是尤為重要的,不切實體驗自家的產品,環境和服務,何來改善計劃和追蹤以及更好地結果,顧客體驗和員工滿意度皆是如此,對于門店的每一個疑問都需要我們做完詳細的調研才能下定論做改善計劃,不能妄下論斷。
賀子珍在為毛澤東洗腳的時候,對于“打綁腿”這個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知。原以為只是為了行軍方便,沒想到這里面還有這么深的科學道理和講究:
1、打了綁腿后開始有不習慣的腿肚子漲,幾天后感到很舒服,特別是在登山時感到小腿不酸累,有防止血脈下積而引起的漲疼;
2、山地行軍,防止山蟲螞蝗隨時順著褲管爬進去咬吸,且有效防止荊棘樹枝刺扎與牽掛;
3、如果負傷骨折三角巾急救包不管用時解下綁腿布起到固定骨頭的作用;
4、在遇到山巖陡坡需要攀爬降落時將幾根綁腿布連接絞成繩索作牽引用;
5、如果有戰士負傷無擔架后送時,砍兩長兩短的樹枝將幾副綁腿布制作成簡易擔架;
6、有幸抓到對方的倒霉蛋將綁腿捆個結結實實,保管他解脫不了;
7、有遇到需要捆扎的東西那綁腿布是有效的替代。
既然好處這么多,但是為什么現在就沒有綁腿呢?我軍到底是在什么時候最終取消綁腿的呢?是在抗美援朝時期。這里面是有血的教訓的。
我軍在剛入朝鮮的時候是打著綁腿的,不過在后來的資料片里面就看不到了。我們剛剛入朝打著綁腿的士兵們,在對美作戰中,很快就發現了綁腿簡直就是要命的東西。這些剛剛經歷了國內戰爭的士兵們,是非常熟悉國民黨軍隊的軍事裝備的,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打著綁腿,他們使用的武器對于單兵來說,主要是子彈和破片殺傷,當然也有沖擊波傷害,不過這不礙綁腿什么事,甚至于綁腿由于是布帶,還可以用于包扎,體現了綁腿的良好作用,而被繼續使用。在抗美援朝作戰中,美軍的裝備,我們就搞不懂了,美軍的大規模殺傷武器,那是我們從沒有見過的。在初期的作戰中,我們就見識了美軍的燃燒彈和遠距離噴火器,那是化學燃燒劑,你用沙子也好,滿地打滾也好,根本無法撲滅,如果士兵的衣服被點燃,那就只有眼睜睜看著被燒光,即使撲滅了,這些燃燒劑會造成嚴重燒傷甚至是深度燒傷,對于士兵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與此同時,美軍也使用化學武器,如果是呼吸類的可以帶上防毒面具,但是如果屬于沾染類的,由于其很強的侵透性能和停留作用,對付這些武器的唯一辦法,就以最快的速度脫掉軍裝和褲子,但是,此時士兵的腿上如果還有綁著綁腿,那可就極其糟糕了。而我軍由于沒有接觸過這樣的武器而付出了大量的士兵生命,教訓十分慘重,而后,在沒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大家紛紛脫下了綁腿,是適應現代戰爭的自然進化。
古田會議的重大意義在于明確了黨指揮槍的方針,軍委決定戰術問題,把握方向,把每一次的具體戰斗都要與工作全局相聯系,都要與土改宣傳連在一起,不能下級指揮上級。
這段內容不由得想到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宣傳語,直達老百姓心中,再看我們現在一直在做的“千城萬店,有我一份”,不正也是想讓每一位平凡的人有一份自己的田地,自己的事業,從而過上不平凡的生活嗎?也是要讓每一位伙伴真的相信:千城萬店,有我一份,而非停留的一句空話,這是我們每個木屋人奮斗的目標。
我們現在改革的四級督導模式,前臺,中臺,后臺的組織架構模式,也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古田會議”的精神,做到集中一切資源到一線,來于一線,服務一線的原則,做好資源共享,高效運營,價值最大化。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