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黑的夜晚,也會有點點星光。
在過去的兩個多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宅”已經成為了所有人生活中的必修課。全民居家隔離,出行不便,但生活依然要繼續,生鮮電商則成了大家“宅”家期間的“續命法寶”。
因此,在很多行業被按下了暫停鍵的時候,生鮮電商卻被按下了加速鍵。
疫情防控下 生鮮電商按下“加速鍵”
生鮮電商是指利用互聯網平臺展銷,將生鮮產品通過自建物流或第三方物流方式配送給終端消費者的交易模式。背靠生鮮行業的萬億級別市場體量,生鮮電商近年來發展迅猛,2018年零售規模達到2424億元,過去五年復合增速高達66.70%。
但整體來看,生鮮電商有兩大痛點:前期獲客引流和后期供應鏈(尤其是后期冷鏈物流)。
前期獲客引流,隨著電商,短視頻、直播、超級APP、電商平臺等入口介入,已經逐漸變的不在是問題。加上疫情催化,各個平臺都明顯感受到銷售規模在急劇上升。
根據京東到家數據顯示,春節防疫期間,全平臺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470%,米面糧油、肉禽蛋奶、蔬菜水果和水餃、餛飩等方便速凍食品均十分暢銷;“美團買菜”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4地銷售量均有明顯上漲,北京地區日銷售量最高為節前的2-3倍。
訂單的激增無疑會是個機會。
這,惹得不少企業紛紛眼紅,躍躍欲試。
別急。
冷鏈物流現狀 高額成本阻礙發展?
“水果沒有爛在田地里,卻爛在了我的包裹里。”
一句話,道出了無數買家的心聲。
至此,不得不提到生鮮電商另一個痛點:后期供應鏈,尤其是后期冷鏈物流。
相對于傳統電商物流而言,生鮮物流對整個供應鏈的生產、儲存、運輸、銷售等環境要求較高。目前而言,往往買家收到的包裹,只是泡沫箱子里,放了幾個冰袋以達到保鮮、冷藏的目的。事實上,這種操作是極其不規范的。
造成這種現象,無疑與成本有關。
冷鏈物流的投入很大,它涉及耗能、購置設備及各個環節的成本問題。冷鏈物流在耗能方面要遠遠超過普通物流。農產品流通成本一般占總成本的40%左右,其中鮮活產品及果蔬產品要占60%以上。因此,便宜的普貨運輸成為了眾多生鮮網購店鋪的首選。
發展冷鏈物流是降低生鮮農副產品物流損耗的重要途徑,為何物流企業不采取這樣的辦法呢?又或者說,生產企業為何不搭建一個屬于自己的冷鏈物流呢?
可是可以,但這個企業可能隨時會面臨冷鏈物流虧損狀態。比如:獐子島。
根據獐子島2月24日晚發布的公告,公司欲將大連獐子島中央冷藏物流有限公司75%股權轉讓。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交易標的中央冷藏注冊資本近2億元,一度是獐子島開拓冷鏈物流業務的重要子公司。但梳理其業績不難發現,該公司并未對公司帶來理想的回報,近三年累積虧損已超兩千萬元。
怎樣才能降低冷鏈物流的成本呢?設備投入、燃料等剛性成本顯然是無法降低的,但或許可以在經營中提高勞動效率,從而降低成本。但,這顯然收效不明顯。那么,后期冷鏈物流的問題就真的沒有辦法解決了嗎?
也不是。
冷鏈物流合作 迎來新“鮮”時代
事實上,這時代聰明的人往往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成功的。
所以,解決這一難題,簡單有效的方式便選擇一家專業且靠譜的冷鏈物流企業,合作共贏,何樂不為?
恰巧成都就正好有這樣一家,靠譜又專業的冷鏈物流企業——匯維物流成立于2006年5月,是一家定位于集貨物運輸、倉儲服務、區域配送、物流方案設計為核心的專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在過去的十四年里,匯維物流以物流業務的專業化、精細化服務得到不少客戶的高度肯定。如今,匯維冷鏈物流強大的物流網絡和專業的服務團隊,成為了促進冷鏈業務發展的最大推動器!
匯維物流自建冷鏈車隊。資深的管理團隊、專業的操作團隊、豐富的行業運營經驗,深耕冷鏈運輸業務,專注恒溫產品、冷藏、冷凍產品運輸,有豐富的冷鏈運輸經驗,業務類型有蔬果產品入倉、生鮮超市倉庫配送門店等服務。
此外,匯維物流還可提供配送方案的設計及優化,選出最優的配送方案,為企業節省配送成本,提高各類車輛的利用率,減少重復性的往返運輸,降低運輸成本,減少運力浪費,從而降低由于預測信息的偏差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在配送中使運費成本降至最低,運輸效率達到最高。
疫情 也是冷鏈物流的機遇
這場疫情,不僅加速了生鮮電商的發展,對于中國冷鏈物流來說,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機遇。
事實上,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和消費水平升級的促進,冷鏈物流業需求日趨旺盛。國家也十分重視冷鏈物流產業的發展,“冷鏈物流”連續四年出現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以下簡稱“中央一號文件”)。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強農產品產地預冷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完善鮮活農產品直供直銷體系”;
2018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強農產品產后分級、包裝、營銷,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
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則進一步明確,“統籌農產品產地、集散地、銷地批發市場建設,加強農產品物流骨干網絡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
2020年2月5日,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統籌規劃、分級布局和標準制定。”“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建設一批骨干冷鏈物流基地。”
這意味著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正得到國家財政政策的大力支持。
相關數據顯示,現階段中國綜合冷鏈流通率僅20%左右,損耗率超過20%,冷鏈利潤率僅8%。而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冷鏈流通率達95%以上,損耗率低于5%,冷鏈利潤率高達20%~30%。
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冷鏈物流市場年復合增速超過20%,預計到2020年底將達到約4700億元的規模。
這也意味著,相比數萬億元級別的生鮮零售市場,中國生鮮電商的市場與冷鏈物流市場仍有大量潛力可挖。
所以,你是選擇與冷鏈物流合作共贏?還是更看好冷鏈物流市場呢?歡迎下方留言告訴我們。
資料來源:
《中央一號文件:冷鏈物流連續四年受重點關注、發力“雙向流通”》
《疫情防控為生鮮電商按下“加速鍵”》
???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