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陳收徒第四期可以預約報名了,社群里的老板可以私信跟老陳預約報名。學習產品技術和運營模式,跟老陳開一家小而美的甜品店。
說一種慘絕人寰的開店場景:就是開店小白把店開在了新商圈。
這是今天社群里一位老板的分享,看完,我感慨萬千:
社區從5月份開始一大批商戶進駐裝修,三個月不到,已經死了不少了。
這間是6月份裝修的,裝修圍檔上沒有一個字,整整裝了有兩個多月,前幾天開業了,我剛好路過,招牌不知所云,好好的拐角位沒有充分展示,大面積玻璃也沒有產品圖。開業沒有活動,幾乎無人進店。
里面幾個年輕人應該是合伙的,在打手游,看樣子也很難活過今年。
另外:這個門店,室內是深色系,光線又很暗,玻璃是雙層的,透光率低,反光率高。在外面路過根本看不清里面。這種情況,我建議用大量的射燈照射室內墻體和餐桌,但更建議使用淺色裝修風格,少許光源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了。
新手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有些很顯而易見的錯誤,新手未必覺察的出來。這店的老板最后失敗了估計也就只能怪商圈沒人,而不知道自己也犯了很多錯誤。比如老板提到的:新店裝修時的沒有預熱,甚至沒有任何廣告,白白浪費了兩三個月的宣傳;門頭的設計也是,不僅店名字體偏小,不知所云,而且也不舍得多打一個門頭,側面門口空白完全浪費;開業啥活動也不做,門口海報也沒有,這簡直比大品牌還牛;開業無人時也不想想辦法,就幾個人玩手機。。。這樣哪是在開店啊,是在當花錢的大爺啊。
如果把開店簡單分成四種情況的話,可以分成:
有人流,會開店;
有人流,不會開店;
無人流,會開店;
無人流,不會開店。
前三種情況都還有一線生機,第二種情況雖然難,但也有老板在后面力挽狂瀾,牛逼的挽救一個巷子,一條街,甚至一個商圈。第四種情況是最糟糕的,基本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在社群里只要有老板提到新商圈,我都會近乎武斷的說不要選擇商圈,新街道,新小區。有人就會說了,說話怎么能這么武斷,難道就不能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么,比如某些生意可以,比如房租很有吸引力,比如自己能力也可以。。。我都會說,盡量不選擇。有些生意確實適合早期的商圈,比如五金店,便利店。。。但是不確定性因素還是太多;房租可能給你免幾個月,但是幾個月之后呢,新商圈成熟起來要幾年時間;自己能力強確實是一大優勢,但是能力強難道不能放到更好的地方么。一句話,遇到新商圈,不選。
第一次開店,作為開店老人,因為經驗比較多了,很多問題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但是我絲毫沒有嘲笑的意思。只是有些感嘆,感嘆一個人成長的難,第一次開店的難。我第一次開店,也是很多現在看來很可笑的地方,比如產品都不會就開店,比如打腫臉充胖子,預算超出自己的財力,運營超出自己的能力。只不過,我期望每個第一次開店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難得的成長機會,全力以赴,脫胎換骨,即使最后店鋪失敗了,人成長起來了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成功。
一個店能成功,是內因和外因的相互影響。如果內因不行,就需要強大的外因,反之,如果外因不行,就需要強大的內因。
新商圈有一類店活下來的比例就高,就是大品牌。大品牌就是有強大的內因:品牌號召力,產品穩定性,團隊化運營,甚至固定成本都是最低的,很多商場就會給大品牌免租金,給裝修補貼。。。正因為強大的內因讓他們活下來,將來也可以活得很好。開店新手呢,啥都沒有。
老陳收徒第四期可以預約報名了,社群里的老板可以私信跟老陳預約報名。學習產品技術和運營模式,跟老陳開一家小而美的甜品店。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點擊鏈接: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學頂層設計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可以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10000多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社群有專門的社群平臺,所有人在里面,也有各自的微信群。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點擊:加入開店社群,提高開店成功率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