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扛不住再關200店,靠中國市場回血;
奈雪的茶回應創始人退出董事名單:
只是常規工商變更;
知名冰淇淋品牌“愛茜茜里”接連關店,
目前只剩最后一家店
;
泉州外賣員等餐崩潰砸東西,
遭店家毆打,
雙方已和解;
北京超3成餐館外賣小份菜,訂單量全國最多
11月3日,據財聯社報道,隨著美國疫情再度燃起,當地時間11月2日,全球咖啡巨頭星巴克宣布將在美國和加拿大地區再關閉200家門店,以削減運營成本。
實際上,早在今年6月,該公司就曾表示,未來18個月將關閉美洲地區近400家門店。
不過與美國市場相比,星巴克目前在中國市場復蘇十分強勁。
根據近日星巴克的第四財季業績,報告期內該公司營收為62.0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7.47億美元相比降低8.1%,但環比三財季的42.22億美元上漲46.9%。
具體來看,其最大市場美國的同店銷售額下跌了9%,全球第二大市場中國的銷售額則同比了增長7%。
“在我看來,中國業務的復蘇最引人注目的是新門店的加速擴張,這是我們在中國增長的第一大推動力。”Kevin Johnson在業績電話會議上亦稱。
第四財季星巴克全球凈增門店480家,其中在中國凈增門店259家,而在過去的12個月該公司的凈增數量是581家門店,這創下了星巴克中國季度開店總數的新紀錄。
餐評:
如果海外疫情還得不到有效控制,也許會有更多餐飲品牌來中國尋找出路。
11月3日晚有媒體報道稱,據天眼查APP顯示,10月29日,奈雪的茶經營主體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股東曹明慧、北京天圖興北投資中心(有限合伙)、成都天圖天投東風股權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伙)退出,公司注冊資本由11.36萬減少至10萬,減幅為12%。
對此,奈雪的茶媒體公關總監表示,“只是常規的工商變更,公司管理運營沒有任何變化”。“品道集團旗下有多個主體公司,單個主體公司的董事變更,只是常規的工商變更步驟。”
餐評:希望對門店運營沒有影響。
曾經風靡滬上的“老牌網紅”——愛茜茜里,自2007年在上海徐家匯港匯廣場開出第一家門店開始,至2018年已擁有近200家門店。
但今年關關停停,只剩最后一家門店。
市民毛先生稱,上海的“愛茜茜里”門店自上半年開始陸續撤柜,自己常光顧的浦東龍陽路地鐵站店也已結業。客服說公司要關門了。自己的會員卡里還有240多元,但“愛茜茜里”
不肯退款。
今年7月,“愛茜茜里”在微信公眾號“愛茜茜里甄選”上發布公告稱:由于部分門店停業,公司將調整業務模式,開通線上微商城。消費者可使用會員卡在網上消費。落款公司名稱是上海仟果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對此,有消費者表示不滿:“售賣的多為食用油和大米等商品,我們對此沒有需求。”不少人認為,除了商城,愛茜茜里門店應開通退款渠道。
關于網上商城會開到什么時候,工作人員直言,開到何時是個未知數,建議用戶盡快消費掉余額。至于退款問題,對方表示不可能,除非消費者通過司法途徑維權。
業內人士分析,從目前的種種跡象來看,該公司有可能難以為繼,建議手上還有消費金額的消費者,盡量在指定商城兌換,降低損失。
餐評:在新式茶飲的強勢攻擊下,傳統冰淇淋店的市場份額受到嚴重擠壓,就連哈根達斯也被喜茶搶了門店。
10月30日,福建泉州一外賣員在取餐時與店家發生爭執。
監控視頻顯示,身著藍色服裝的外賣員大聲問店家:“73、75號還有多久?” 一位女店員回復:“你大聲有什么用?”隨后這名外賣員情緒激動,將臺面上的外賣打翻,店內另一男店員見狀拿起鍋砸向外賣員。外賣員隨后拿起掉落的鍋多次砸向臺面,并與男店員發生爭執。
視頻后半段顯示,店員鍋打、腳踹該外賣員,外賣員則坐在地上崩潰大哭。據了解,事發店家為泉州市鯉城區美食街上一飯店。

有網友認為,外賣員砸東西的行為不妥,但店家也不該動手打人;也有網友認為,外賣員送餐壓力大,或因店家出餐慢導致其情緒崩潰。
據后續報道,被打外賣小哥接受采訪時稱:當時平臺連派5單,時間根本對不上。他在商家那里等了20多分鐘,先前已經接了3單都沒時間送了。一單賺3.9元,超時扣3元,相當于白送,還要面臨客戶的差評。心急如焚的他催促店家后,店家卻說“愛送不送,不送拉倒”。于是他情緒失控,進而引發沖突。
10月31日,記者從泉州市鯉城公安分局獲悉,警方已接到報案并介入處理。據鯉中派出所回應稱:雙方都有過錯,已經處理了。據了解,雙方已和解,店家賠償外賣員4000元醫療費。
餐評:
生活不易,餐飲人之間也許還要多點包容和理解。
訂單量全國最多
在制止餐飲浪費的濃厚氛圍下,今年8月以來,美團、餓了么外賣平臺就開始從多方面開展外賣行業“光盤行動”。隨著“小份菜”消費熱度持續走高,效果也逐漸凸顯。
其中,美團聯動百余餐飲商家上線“零浪費套餐”,針對“一人食”等用餐需求,采取多元小份餐品、菜品信息描述標準化等手段,引導用戶按需點餐。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美團外賣平臺小份菜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69%;北京是外賣小份菜訂單量最多的城市,位列其后的分別是成都、廣州、深圳和上海。
餓了么平臺商戶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北京地區上線“小(半)份菜”的餐廳數占比超過3成,“小份菜”也成為不少餐廳的核心產品。一些餐廳上線“小(半)份菜”后,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300%,另有部分商戶的“小份菜”、“一人食”銷量在全店整體訂單中占比超過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