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Beyond Meat攜“人造肉第一股”的光環登陸納斯達克,成功創造上市神話。首日大漲163%,一個月后,Beyond Meat公布了第一份季報財報,股價沖上186美金,較IPO價格大漲近7倍。
BeyondMeat上市僅一年多,股價上漲了3倍,2020年更是暴漲75%。連續暴漲之下,在規模13億美金的對沖基金凱思博資本依然堅定重倉BeyondMeat,背后的原因值得細思。
國外的成功經驗,也激發了創投行業對人造肉項目的熱情。
一邊,是資本市場不斷在行業加碼;另一邊,是不斷涌現的初創企業。據天眼查顯示,與人造肉相關企業高達3496家。國內的企業們紛紛試水人造肉賽道。
一時間,人造肉成為當之無愧的風口。
肯德基在北上廣三家門店測試了植物肉雞塊;星巴克則推出了四款添加植物肉的餐食產品;喜茶推出了首款植物肉漢堡;雙匯食品在天貓旗艦店上線了一款植物素肉產品……
植物肉企業與線下餐飲連鎖店的合作已是遍地開花,而人造肉產品似乎也是非常搶手。
2019年,肯德基推出的人造肉漢堡瞬間銷售一空;今年臨近中秋,珍肉與雙塔食品合作共同推出的首款人造肉月餅,3000盒也被迅速搶空。10月,金字火腿與美國杜邦營養合作推出國內第二款植物肉餅,也受到了市場的歡迎。
*肯德基植世代牛肉漢堡
10月下旬,剛完成上億元A+輪融資的植物肉品牌星期零與德克士合作,在其2600家線下門店限時售賣人造肉產品——會員價15元的「綠仙仙」植物雞肉漢堡和杏鮑菇植物雞塊。
*圖源星期零官網
德克士方面則透露,新品上市僅5天,植物雞肉漢堡已經售出超10萬份。
星期零還表示,其和喜茶合作推出的植物肉產品“未來芝士堡”上線前3天80%的門店在中午前就已售罄;曾和長沙超級IP文和友合作的植物肉“超級丸臭豆腐”7家門店月均售出3000份。
人造肉行業仿佛一夜之間壯大,但是其實之前的問題也是一直存在的。
植物肉的口感和質地相比于真肉其實差別還是很大,市場上的植物肉不僅不如真肉緊實,口感也不能和真肉媲美。
人造肉的成本也還是高居不下,此前,也有公司表示,一公斤的人造肉成本在200元,這幾乎是優質進口牛肉的價格。從售價來看,“人造肉”產品的價格區間在20元至百余元不等,最貴的一款漢堡達140元。
由價格和口感引來的問題,便是消費者當吃人造肉是“圖新鮮”,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嘗鮮、跟風以及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購買食用后價格居高口感不足,很難有復購的行為。
再加上我國肉類的形態、烹飪方式較歐美市場更加多元化,對于豆腥味很敏感的我國消費者,人們對肉的口感、風味期待也很高。這就對市場上現有的人造肉產品都是不小的挑戰。
*宜家植物肉丸
只不過中國的飲食博大精深,擁有8大菜系和廣闊的地域,每個植物肉品類都值得涉獵。人造肉行業還需要時間和耐心去培育,任何操之過急的投資及創業行為其實都會給行業的發展帶來負面效應。
這個網紅賽道能否成長為一個萬億級市場,也許時間能帶給我們答案。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