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木屋伙伴你們好,我叫瑞中,很高興有機會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的個人感言。
在沒有來到木屋之前,我們或許還在糾結、還在選擇,應該去從事哪一個行業、尋找一份什么樣的工作。
當我們踏入崗前培訓的時候,木屋基本上已經選擇了我們。有的人把木屋作為一個過渡工作,有的人把木屋作為學習烤串的場所,有的人把這里作為一個職業生涯的發展地……
在崗前培訓有一句話特別記憶猶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我們都是平凡的人,我猜,我們大部分伙伴也都是農民出身,但是我相信每一個伙伴都有一顆成為王侯將相之心。
我一直在思考,為什么別人可以成就?也在思考憑什么成就就該屬于我?
我從2012年踏入社會至今,換過很多工作,擺過地攤、進過浴室、干過酒吧、做過KTV、賣過保險、也做過物流、進過工廠、做了一個項目投機……
這么多的工作,沒有一個堅持下來做得長久,由此也成為了家族的重點議論對象,工作沒長性,三心二意,等等很多教育的話。
前輩的話是有道理的,我就是一個好的例子,做錯很多事,走過很多彎路,但我不后悔,也許這就是最好的安排。
從懵懂無知的少年,到懷著美好向往步入社會的青年,接著對未來充滿美好的當頭一棒,(就是上面所說的投機項目,這一棒徹底把我打醒了)再到腳踏實地的今天。
2021年將是我重新起步的元年,一切從頭再來。新的開始就是從木屋開始。
我剛開始加入木屋的時候,覺得非常辛苦。那是夏天,正是旺季,一天最長工作15個小時,很累,有很多次不想干了,但還是堅持下來了。因為我要學烤串,這就是我對木屋最初的本心。
我告訴自己,走可以,我要得到我想要的,才有資格說走,如果沒有得到,走到哪里,都是這樣的態度面對一切事物。
我記得我爺爺跟我說過一句話,他說人工作還需要休息嘛?
我們這一輩或許很難理解,但是在他們那個為了吃飽飯就得起早貪黑的年代,所有的勞作就是一頓飽飯,所有的幸福還是一頓溫飽,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身在福中不惜福。
在這期間來來往往很多人,也正是和我們這同一輩年齡差不多的人在一起。也讓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未來一定屬于我們這些年輕人,但是憑什么就屬于我?
成就的前輩,終將老去,未來的年輕人終要頂上。
有人把這里當成糊口飯吃的工作,但哪里又不能糊口飯吃呢?
答案是哪里都可以,人走到哪里都一樣,人走到哪里也都可以不一樣。
工作到底是為了吃飽飯、存點錢,還是在工作中長本事、增見識、學做人的道理?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我當初懷著學烤串的目的,半途而廢,換到其他行業,會不會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呢?
我想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環境沒有問題,所有的一切問題根源都在自己,唯有自己改變,其他的才會改變。
在木屋的工作當中有一個事例,在這里分享給大家:我認為他是門店的最強老A,很會做事,干活利索、能力強,從最開始對工作積極負責到馬虎應對態度的轉變,我想這應該有他個人的原因。
但是這種極致的反差現象,會讓人感到嚴重不適,從而也會影響別人對他的看法。
后來他離開了這個店,我覺得還是蠻可惜的,也許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吧,緣分到了,就走了,但總會留下來一些東西。

這件事給了我一個啟發,沒有人不喜歡優秀的人,也沒有人會喜歡一個,原來很優秀,而變得馬虎的人。
如果我們有良好的優秀品德,請你保持,持續保持,養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常態。如果我們有不好的習慣,那么我們一點一點的去糾正。
像這樣的人,在木屋,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會有人不喜歡嘛?
如果人生是一場修行,和尚的修行是念經,官員的修行是為百姓謀福祉,那我們的修行,就是好好工作,在工作當中,養成好的習慣。
可能沒有人做到大家都喜歡,但是我們可以努力做到大家都不討厭吧。
佛說萬物皆是空,我想唯有我們的品德,我們的良好習慣,才是伴隨我們一生,最有保障的東西。
小時候的夢想,我想很多人都是想改變世界,長大了才發現,原來改變世界就是從我做起,我們變好了,世界自然就變好了。
此刻我希望每個伙伴都有一顆心,木屋因我更美好,家庭因我更美好,社會有我更和諧,世界因“我”更美好。
感謝木屋選擇了我,給了我這么一個工作機會,也感謝在工作當中,大家對我幫助的每一位伙伴。
與所有伙伴們共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我們在相望于江湖的時候,都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