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古的部落時代,某部落一幫小伙子出門捕獵,結果一個都沒回來,第二天,部落首領又派出一個小隊去找昨天沒回來的人,結果到晚上,第二批人只回來一個,滿身是血,嘰哩哇啦的說了一大堆,意思是昨天和今天出去的人,都被森林里另外一個部落的人,當動物抓走了!
面對這種情況,你作為部落首領怎么辦呢?看著逃回來這個滿身是血的人,環顧四周部落男女老幼疑惑的目光,部落首領犯難了:對于另外一個部落的情況一無所知,對方有多少人?手里有什么武器?為什么要抓我們的人?抓去當勞工使用?還是抓去直接煮來吃了?是組織人馬去報復?還是趕快逃走,避免后面更大的風險?
正常情況下,首領會請出部落里最德高望重,也是最聰明的人——巫師,在一些部落也叫占卜師,因為他們平時幾乎沒什么事,但遇到需要做重大決策時,他們的作用就是來為部落與鬼神對話,通過占卜來告訴首領,接下來應該怎么干?比如梅爾吉布森拍攝的《啟示錄》,里面就有這方面的經典橋段!
如果占卜師嘰哩哇啦的與神一通對話后,說要與對方干一仗,那么部落首領和民眾,會認為這是神的旨意,因此會斗志昂揚的開赴戰場;反之,如果占卜師讓大家趕緊撒丫子跑路,部落民眾就會趕緊收拾細軟,逃往下一個聚居點,不管是民眾,還是首領,大家都對部落占卜師深信不疑!
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是原始人類愚昧的表現,怎么可能聽一個巫師在那兒瞎逼逼呢!老實說,我以前就是這樣認為的,確實覺得這些相信占卜師的人真可笑,但張哥幾個月前就告訴我:單就智力而言,我們現代人并不比遠古先明高明多少,而且,遠古的部落首領和占卜師,其實非常聰明!
因為在遠古時代,當對信息缺乏有效判斷情況下,每個人心里都有疑問,這時候的部落,其實是一盤散沙,說任何話,做任何事,都可能面對各種不解和質疑,這時,特別需要有人來“統一思想、消除分歧”,依靠部落首領固然可以,但依靠“神明”會更有效,為什么?
因為既然是占卜,就意味著不是每次都對,如果因為聽了神的旨意,結果錯了,還可以找其他原因,比如自己不夠虔誠,所以神威力沒有得到體現等;但部落首領如果錯幾次,部落民眾可能就會懷疑其“領袖地位”,基于這樣的原因,讓部落民眾一條心做事的最有效,也最聰明的做法,就是通過巫師來讓神“背鍋”!
當人們對信息缺乏有效的了解時,必須要有一個方法,能激勵團隊士氣,讓大家相信同一個東西,愿意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尤其是戰斗和戰爭,在原始部落和冷兵器時代,比拼的其實主要是作戰隊伍的士氣,而非兵器本身,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能達到鼓舞團隊士氣,激發戰士戰斗力的,都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事實上,誠如張哥所言,現在我們各行各業都還大量的存在各種“巫師”,幾乎每天,都有很多人沉迷于“占卜”行為,怎么理解?就是當我們對個人或者企業所面對的市場環境不了解,沒有足夠多的信息來源去分析數據時,我們因此所做的各種行為,本質上其實就是占卜!而做出指令的人,本質上也就是一個“巫師”。
比如,在創業領域有句很流行的話,叫“相信才能看見”,這句話被很多人戲謔為雞湯文,確實,可以這么理解,但本質上,這句話和部落時代巫師說“神說隔壁部落有糧食,給老子沖上去搶”一樣,它們屬于遠古的雞湯文,這句話則是現代的“占卜語”,差別在于:以前是巫師在說,而現在是很多創業者和企業家在說!
因此,我們眼里遠古先民們的愚昧,其實并不一定是真愚昧,而我們自以為的聰明,其實也并非真聰明!在信息獲取不充分情況下,我們與遠古時代的先民們,在做出選擇時,幾乎不會有太多差別!因此,如果你是企業創始人,在企業面臨不確定的選擇時,當團隊成員全都殷切的看著你,聰明的你,要怎么做呢?
這時別急著自己做出選擇和決定,而要化身為“部落首領”,去找個“巫師”來替自己做決定,哪怕是你自己的決定,也得通過“巫師”的嘴說出來,讓團隊能士氣滿滿的進入工作狀態,甚至被點燃了滿身雞血,想要通宵達旦的奮斗,那就太好了!這樣的“巫師”有很多,比如各行各業那些,經常在媒體和講臺上夸夸其談的專家學者們!
明白上述邏輯后,再回看我們餐飲行業,很多同行,不管是對餐飲的信息一無所知時,進來開店創業,還是在發展過程中,面對市場不確定因素時做選擇,表面上看,好像是干首領在干的事情,但本質上呢?頂多就是一個占卜師,只是,以前的占卜師有烏龜殼,而現在我們很多老板,手里有一些所謂的調研報告!
也就這點差別!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