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門頭戰略余奕宏,ID:xingzheyh
這是門頭戰略余奕宏的第353篇原創文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差的時代;這是人人焦慮的時代,這是慢不下來的時代!
不知道愛馬仕哥最近在經歷什么樣的日日夜夜,貧窮不僅會限制我的想象力,也必然會限制我對頂級富(負)豪的共情力,欠債萬億,想必許主席認為焦慮的應該是債主們。
國家明顯在近幾年不斷去杠桿,畢竟有日本泡沫經濟的前車之鑒在那,又面臨著與美麗國長期持續的壓制與摩擦,于是國內各種靠加杠桿、買買買、大而不強的泡沫終于都到了現原形的時刻(不局限于地產)。
再看看中國餐飲業兩大巨頭:海底撈正處于多事之秋,張大哥坦言誤判疫情和趨勢,過去一兩年激進擴張,帶來一系列的多米諾反應。
曾經人類再也無法阻擋的海底撈,居然會出現缺斤少兩事件,雖說是偶發,但暴露的都是組織的焦慮。
今天對海底撈一大挑戰就是,過去20多年成功的要素“變態級服務”所強化的組織能力與基因,是否能適應新時代下,人們對“產品本身”的需求回歸。
畢竟吃了20多年的火鍋,消費者從稚嫩到逐漸成熟,在各種火鍋品牌的熏陶下,“嘴”越來越刁,人越來越挑剔。
然而,調整口味不難,難的是如此規模化企業要全面調整,背后的企業文化、戰略部署、組織架構與組織激勵、供應鏈適配、品牌傳播等等都是一個互相依托的價值鏈(網)。
企業為什么難以持續增長,因為這張價值網往往牢牢地禁錮住企業的創新。
昨天的優勢,無法戰勝時代的趨勢。
所以才有那句名言: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西貝過去幾年的快餐創業史,也許在很多外人看來有些不可思議。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資源有資源,要決心有決心。但倒霉就倒霉在要啥有啥上了,不僅富二代創業難,富一代二次創業更難。
因為創業本身就是一個創始人資金缺乏、資源缺乏,
唯獨不缺乏對市場的敬畏之心,以及對用戶的洞察之力。
才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撥云見日,一刀見紅,趟出道路。
有錢、有人、有資源、有情懷,有決心都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相反這是創業的大忌。
創始人開始用“賭”的心態、押注的心態去做一件事,而非“順應趨勢、順應心智、順應人性”,就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至于資本運作高手,前瑞幸咖啡創始人,趣小面的幕后大佬陸老板,想必也在為如何破局而焦慮。
看看趣小面的布局,毫無章法,很多簽下的門店遲遲不開,就知道趣小面未必有趣。
他低估了面條快餐標準化與口味適應性的壁壘,更是忽略了快餐賽道的供給充分程度。咖啡在中國是復合高增長與需求集中爆發,但市場明顯供給不平衡、不充分。
同時還要感謝星巴克把一個平價的咖啡在中國賣出情感溢價與空間溢價,留下一個明顯的心智空位和價格帶空檔給后進入者,所以瑞幸是找到了一條鋪滿黃金的賽道,一把摸了一手好牌。
當他想把瑞幸的打法帶到標準化與口味平衡難、口味適應性多樣化、競爭充分、供給充分的快餐領域,處處碰壁是必然的。
在這個市場里,走低價促銷、打折拉新路線,一則是沒有咖啡那樣的高毛利,另一個就是沒有成癮性和品牌依賴度,折扣停、增長停。
因為這個市場的供給,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無數個體供給者,雖然規模不領先,但成本領先,誰又能拼得過夫妻老婆店的成本。
從2012年那一波資本進入餐飲業,到2021年為止,差不多10年過去了。2015年左右是一批互聯網餐飲品牌的高光時刻,那時個個風光無兩。
這一次會有些許不同,畢竟外部環境發生了變化:供應鏈配套越來越成熟、渠道完整、數字化成標配,這一切都加速了資本進入的程度和品牌發展的速度。
然而陽光下沒有新鮮事,只要品牌的發展不遵循行業的本質與規律,瘋狂的資本可以放大原本的優勢,也可以加速放大你的劣勢。
奕宏這六七年也見識了不少投資人和投資案例,得出一個結論: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和投資機構是沒有投資方法論的,跟風與擊鼓傳花是這個行業的常態與病態。
不成熟的投資人比不成熟的創業者還要多,犯下的錯誤更低級。找“對”錢,找“好”錢,比找“多”錢更重要。
好是因為,他是日不落行業,受技術更迭的影響較小(移動互聯網運用和外賣平臺算是近年來最大的技術變革了),又是一個可以被規模化復制的行業,是普通人改變命運最好的行業。
壞是因為,這是一個充分競爭,沒有準入門檻的行業,而今天又成為全民創業首選的領域,任何人、任何錢、任何時間,都被這個市場接納與歡迎。
絕大多數人是寶馬進來,寶駿出去,鱷魚進來,壁虎出去。
我們看到的發財致富,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巔峰的故事都是幸存者偏差。真相是一線城市的一年內閉店率早已高過開店率,10個有9個是到市場送錢來的。
想想還不如澳門梭哈一把,又快又爽。餐飲創業之苦,不深入是看不到的,結果成功率還不一定高過澳門。我絕不是支持賭博,只是一個類比。
前幾天我們課程上,安徽餐飲業的翹楚,茉莉餐廳和南舍南餐廳的創始人和團隊分享了他們如何打造長紅餐廳。茉莉是合肥十多年前的網紅餐廳,到今天依然受年輕潮男辣妹的歡迎;然后他們又分享了新品牌南舍南如何透過視頻菜單與用戶在各個互聯網平臺接觸點深度觸達與下單。
聯想到我們服務的一些規模化企業,都已經或者正在完成組織建設,啟用一大批外腦來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深深地為個人創業者而感到悲涼。
這個市場正式進入專業選手清理業余選手階段,如果你沒有一技之長,還是別進來找虐吧。三四線城市還有一些機會留給小白,一線和強二線,尤其是shoppingmall餐飲,那是留給全國高手的競技場。
天下何人不焦慮?很幸福我們生在一個人人焦慮的時代,擁有這個時代的焦慮。
焦慮是一種常態,就和新冠疫情一樣,我們得要學會與之共存相處;
焦慮是一種幸福,證明無論你是個人還是組織,都還活著。
最后,只有一種焦慮是最不幸的焦慮,那就是攀比的焦慮。
未來食餐飲戰略規劃咨詢公司,用科學的系統打造出鋒利的贏利模型,助力企業增長,跑贏市場,成為賽道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