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今年疫情對經濟生活的影響,餐飲肯定首當其沖,怎一個“慘”字了得。不過,作為民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餐飲業也有個很神奇的特點:關的多,開的更多。今年10月份,整體較去年已經完成轉正,開始回歸正軌。疫情之后,餐飲業在緩慢復蘇的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變化呢?今天小排就和大家盤點一下餐飲業的5大變化。掃碼點餐已成習慣
疫情中養成的“掃碼”習慣,給消費者行為方式帶來長遠的影響,最典型的便是在堂食的場景下,微信推廣好幾年都沒啥效果的習慣,卻讓疫情培養出來了。原來客戶坐下來后第一件事就是招呼服務員,現在變成了自覺掃碼點餐坐等上菜,如果沒看到桌角的二維碼,還真有點“想它”。
顧客采用微信掃碼點餐,信息展示更全面,進入點餐頁面,菜品圖片、菜品名稱、價格、口味等都一一展示,顧客不再抱怨得不到服務員關注,商家可以節省人力成本,服務員也不抱怨顧客太多照顧不過來。并且下單結算時,系統自動算出價格,方便省事。
私域流量是必選題
經歷過疫情,餐企才知道,
握在平臺手里的只能是游客,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是顧客。
對于商家來說,各個端口的流量正在受到重視,不管是掃碼點餐,還是收銀臺,都會成為商家的線上流量管理起來。也就是說,后疫情時代,餐飲企業開始重視運營線上數據資產,對線上線下實現一體化營銷。
疫情期間,四季椰林椰子雞火鍋借助排隊網私域運營工具盤活私域流量,一次499元秒殺1000元無門檻代金券活動,3天時間銷售超1000萬,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多年以來積累的數十萬私域粉絲的基礎之上的。
餐飲零售化
餐飲零售化,電子券包幫了大忙。今年雙十一期間,德克士、星巴克、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海底撈等大牌商家推出可多次使用的電子卡券包,效果非常好。
德克士在雙十一預售首周的卡券銷售額環比增幅達639%,海底撈和肯德基的卡券銷售額環比增幅達分別達393%和376%,星巴克、老鄉雞、麥當勞的卡券銷售額環比增幅都實現了環比翻倍增長。
今年排隊網多家合作品牌如老佛爺、山水溶洞火鍋在新店開業期間也均采用銷售券包的模式,短短幾天時間銷售近千份券包,這種全新的
“囤券”
式消費,讓原本受限于堂食和消費頻次的餐飲商家,也能夠成為線上獲客的新主角,在商家大促期間,讓顧客可以
像囤衣服包包一樣囤美食
了。

從第三方外賣回歸自營外賣
相信點過外賣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從第三方平臺點了一份外賣,商家在包裝里悄悄塞了一張紅包優惠券,順便附上微信號或者企業微信群,加好友還能領紅包。這就是典型的將粉絲從公域外賣引進私域自營外賣促進復購的操作。
在疫情之后,大多數餐飲都意識到線上化能力的重要性,能夠通過線上增加外賣銷售通道,是企業生存下去的必答題。但第三方平臺抽傭過高,眾多餐飲企業便開始組建自己的客戶平臺,通過企業微信社群點餐,自營小程序商城自救,能夠最大限度降低對第三方外賣平臺的依賴。
管理數字化
長期以來,餐飲業一直有“以店養店”的信仰,疫情前多數餐企都是“粗放式”的擴張,賺到了一些利潤,轉頭就馬上砸廣告引流,繼而快速開店,不太重視供應鏈管理、門店間協同、現金儲備。疫情用非常極端的方式把問題暴露出來了。換句話講,容易賺的錢賺完了。
在這次疫情過后,餐企開始在成本管理、供應鏈、數字化決策等環節下很大功夫,通過與第三方專業公司合作,運用信息技術優化管理效率,留存數據,以數據為基礎進行經營決策、產品研發、供應采購、廚房生產、定價、開發選址等。
2021年即將來臨,無論未來如何變幻莫測,希望廣大餐飲企業,能夠借助本次疫情,深度思考行業變化與消費者習慣的轉變,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做出有效改進!


川菜大閱兵|排隊網2020年川菜優質商家方陣集結完畢,請檢閱!
“餐飲湘軍”大閱兵|排隊網2020年湘菜優質商家方陣集結完畢,請檢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