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中國消費者們,正對一種香氣馥郁的苦澀液體上癮。今年上半年,他們喝掉了超過6萬噸咖啡豆。 可以用“瘋狂”來形容中國的咖啡市場: 幾乎每個月,都有至少20家咖啡店新開業;僅僅9個月,風險投資人為這個賽道注入了46億元資金;一家咖啡豆廠家今年4月產出了最后一批豆子,但是5月初已經售罄。 這是前所未有的速度。 熱潮沿著產業鏈層層傳導,一顆顆豆子運往大城市的咖啡店,供應鏈廠商比資本和品牌方都更早嘗到了賺錢的味道。 至于賺了多少,這是個不容探聽的秘密。 文|王琳 來源 |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統籌|笑凡 編輯|居居 視覺|江飛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Tech星球(ID:tech618) 咖門2022萬有飲力年度大會早鳥票!長按識別了解詳情: 爆款檸檬茶研發課: 如何讓小程序為我的飲品店增收:
與全球平均2%的增速相比,中國的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
叫得名字的咖啡品牌,幾乎都獲得了不菲的估值:半年融了4輪的Manner,估值已達180億;兩年半融了5輪的三頓半,估值45億;同樣兩年半融了5輪的時萃,估值也達到了50億。
一位銷售人員表示,今年自己的KPI是完成過億銷量,這是去年的兩倍還多。為了完成業務目標,他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飛了8個城市。
一位咖啡豆供應商表示,他們在2020年取得了十來家國際、國內著名品牌商的合作,他們今年營收已經翻了5倍。
一家供應商原本只有生豆的加工產線,明年他們打算新增烘焙產線以及椰子粉產線。
天
際咖啡李鵬說,“國內咖啡供應大部分還集中在一些頭部企業,比如順大、天際、立宇、橋升、開展這幾家。”
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預計2025年可以達到1萬億元。
如果下半年維持不變,全年進口的咖啡豆就有超12萬噸。
除去瑞幸烘焙工廠,依然有巨大的缺口。
擴大產能是如今大部分工廠的第一要務。
,一個產能在千噸的咖啡烘焙工廠,動輒占地幾十畝。
一位財富自由的老板在幾年前涉足咖啡生意,因為找不到懂行的人,工廠一度瀕臨破產。今年,他們挖來了在飲品行業有10多年經驗的業內人士,終于喘了口氣。為了留住他,老板給予了部分股份。
大廠吃肉,小廠也是可以喝到湯的。
資源向頭部廠家集中,這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游戲。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