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奶市場已經進入新一輪的市場洗牌期。
昔日“豆奶大王”維維多元跨界收效甚微、今年4月維維股票被“戴帽”,隨后創始人退出、董事會換血,維維在豆奶市場上早已失去了往日光環;而來自香港的知名豆奶品牌維他奶國際則因“不當言論”事件,以及疫情影響,導致今年上半年內地市場收入下跌30%,凈利潤暴跌95%。
此消彼長之下,同樣是上市公司、知名食品巨頭達利食品旗下的豆本豆豆奶或將迎來一個最佳的機會窗口期。
12月11日,豆本豆新品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推出高端豆奶產品豆本豆有機全豆奶,正式吹響了市場升級戰的號角。
隨著健康生活理念的普及,人們更加重視膳食均衡和營養攝取,餐桌上的食物也日益豐富。在此背景下,營養、健康飲品的需求度越來越高,植物蛋白飲料也備受青睞。
相較于動物蛋白質食物,植物蛋白食物具備明顯的優勢,它擁有更加完善的營養結構。
比如豆奶中的大豆所提供的能量中有33%來自蛋白質,但只有40%來自脂肪,6%來自飽和脂肪(脂肪及飽和脂肪含量遠低于肉類如牛排),而且植物脂肪大部分為不飽和脂肪,對心臟健康有益。因此,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接受豆奶作為營養的補充,并認識到豆奶來自植物,更天然。
根據前瞻網的數據,2007年到2016年,植物蛋白飲料十年間的復合增長速度達到24.51%,居于各飲料品類細分市場的首位。
同時根據市場研究和咨詢機構英敏特(Mintel)的報告,2010年以來,中國植物蛋白飲料整體市場的銷售額年均復合增長為24.4%。這個增幅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區域市場。
民生證券也在研報中提出類似觀點,植物奶在中國仍是藍海市場,參考歐美國家乳制品市場規模下滑而植物奶規模上升趨勢,植物奶對動物奶有一定替代作用,未來市場增量空間充足。
而在植物蛋白飲品領域,豆奶起步較早,維維豆奶沒落之后,維他奶一度在南方市場做得風生水起,達利、統一、蒙牛、伊利等巨頭也在近幾年先后布局豆奶賽道,市場競爭尤為激烈。而在新一批競爭者中,達利豆本豆表現尤為突出。據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豆本豆銷售收入10.64億元,同比增長21.5%。
事實上,瓶裝豆奶市場目前仍然處于“混沌競爭”狀態——主打固態豆奶粉的維維豆奶并不具備競爭優勢,而企業當前還面臨著不少內憂外患;維他奶國際“南強北弱”的經營格局決定了其市場競爭的局限性,同時企業如今還需要做更多努力來挽回消費者的信任。至于伊利的植選豆乳與蒙牛的植樸磨坊,其近幾年的市場表現和操盤團隊的頻繁變動,充分說明了乳品企業對于豆奶產品的投入與關注不可能超越自家乳制品。
而橫向觀察市場格局,豆奶市場“大而散”的特征更為明顯。企查查2020年數據顯示,我國豆奶相關現存企業共2000余家,其主要集中在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而全國范圍內生產豆奶的現存企業(不含個體工商戶)數量不足300家。
“并不是說豆奶市場觸到了天花板,而是產品升級已經落后于時代。”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無論是豆奶還是植物蛋白飲料,在經過2013年至2016年的高速增長后,從2018年以后就進入行業的寂靜期,核心原因是產品同質化太高,缺乏創新導致消費審美疲勞。
主導品牌的缺位、競品定位的差異、消費升級的訴求,以及突發的疫情都加劇了市場洗牌,為豆本豆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會窗口期。
而豆本豆的破局理念是圍繞“讓營養回歸本真,讓生活回歸本真”的品牌主張,強調“更高、更純凈、更好喝的營養”的產品訴求,引領植物基創新的新航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費者報道》今年對八款低糖、無糖豆奶產品評測報道中,顯示不加糖蔗糖的豆本豆純豆奶的蛋白質實測值含量高居首位,而總糖實測值含量為最低(并列)。
圖片來源:消費者報道
據企業方面介紹,豆本豆豆奶推出伊始,就通過獨有的現代化創新技術,石磨破壁、原漿提純、分子乳化、無菌鎖真——這四大先進核心工藝,創造出了高蛋白、低脂肪、常溫保鮮的高品質豆奶產品。
此次,豆本豆進一步升級產品加工工藝,創新應用了包括整豆滅酶、膳食纖維微米化處理等技術在內的全豆工藝。在不去豆皮和胚芽的狀態下,進行全豆滅酶、全豆研磨,不僅全面鎖住了膳食纖維等多種原生營養,還保留了大豆原有的豆香味,進一步激發出了大豆的“三重原生營養”。
第一重是原生膳食纖維,在每盒250ml豆本豆有機全豆奶中含有3.0克的原生膳食纖維,相當于1個蘋果的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有效促進腸道消化。
第二重是植物蛋白,每盒豆本豆有機全豆奶中含有高達6.5克的原生優質植物蛋白,能滿足人們日常必備營養的攝入需求。第三重則是被譽為失眠終結者、神經營養因子、心靈維他命的GABA,即γ-氨基丁酸,每盒含有3.0毫克。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款有機全豆奶的誕生,不僅重新定義了全豆原生營養新高度,帶來了更高品質、更健康的有機生活方式,還重新定義了高端豆奶的高度,將中國的豆奶產業、植物蛋白產業推向了新階段。
民以食為天,食安則民安。對于任何一個食品品類市場而言,這都是必須遵循的發展理念。
據來自鈦媒體APP的報道觀點認為,“7月份的不當言論事件并不是維他奶唯一的問題,維他奶早已存在危機,未來的發展道路也是阻力重重。”
這里的危機包括這家企業曝出的多個食品安全問題。比如今年“3·15”期間,深圳海關網站顯示,經海關查驗,維他奶(佛山)有限公司申報的貨物玻璃樽存在殘留物,部分殘留物已腐敗變質,部分玻璃樽混有使用過的吸管,甚至部分玻璃樽底部發現蟑螂尸體、腐敗變質發霉豆奶。
今年5月,維他豆奶又因超范圍使用營養強化劑D-泛酸鈣被禁止入境。這些負面事件均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公司品牌形象。
而豆本豆在食品安全意識層面上,顯得更為穩健。
據了解,在世界僅存的三大寒地黑土之一,東經102°,北緯45°的東北松嫩平原上,達利食品集團建立了豆本豆的專屬有機農場,這里擁有世界公認的最肥沃、最適宜耕作的黑土地。在專屬農場里,大豆不施用任何化學農藥、化學肥料,有機種植就是豆本豆有機全豆奶的根本。有機大豆再經過全程有機加工,最終成為豆本豆有機全豆奶,每一盒產品都具備有機認證機構頒發的專屬有機“身份證”,一盒一碼,全程有機可追溯。
營養論道,有機當道。在優質原料與領先工藝的加持下,豆本豆成為推動中國豆奶產業發展的領軍者,并在2021年獲得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
在維維、維他奶相繼不振之時,豆本豆一定程度上將肩負起振興國產豆奶產業、引領豆奶市場健康發展的重任,而對于消費者而言,也一定會為那些有社會責任感、產品力出眾的品牌和企業用腳投票的。
· END ·
聲明:凡注明 “作者: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亦不作投資建議。
文中數據均來自企業公告及媒體公開報道,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加多寶擴建新生產線,但“減糖加氣”能挽救低迷的業績嗎? 植物蛋白飲品市場風云 胡潤中國食品行業百強榜發布,飲料、食品綜合品類排名前五竟然是它們…… 連續熱搜能否奏響螺螄粉的“革命”進行曲 娃哈哈、維維開店,喜茶、奈雪推瓶裝飲料,行業內卷下的新“圍城”? 中國旺旺上半年“旺“了?創上市以來半年度收益新高 維他奶國際折戟內地市場,上半財年凈利潤大跌95% 涼白開創新消費新需求:瓶裝水市場“熟”了 關注我↓↓↓,給您更多好看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