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凱度消費者指數(在中國隸屬于央視市場研究)攜手貝恩公司發布了《2021年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二》。雙方連續第十年跟蹤研究中國消費者的購物行為。
研究顯示,去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影響下,中國快速消費品(以下簡稱快消品)支出急劇下降,下半年迎來強勢反彈。這股回升的勢頭延續至今年第一季度。但是到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快消品的總體增速較去年同期下跌0.8%。
來源:《2021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二》
多年以來,中國快消品市場以5%左右的增速平穩增長,然而,去年全年近乎停滯。最新研究表明,在中產階級持續壯大、疫情管控下消費回流的背景下,中國快消品市場的基本面依然穩健: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快消品的銷量和銷售額分別增長3.3%和3.6%,實現溫和復蘇,同時,平均售價小幅上升0.3%。
值得注意的是,渠道結構的變化正在改變著中國購物者的行為。2021年前三季度,線上渠道的滲透率不斷增長,比如,電商渠道的銷售額增長了24%。
來源:《2021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二》
大多數線下渠道(便利店以外)則不斷丟失份額,銷售額均呈現下跌之勢,比如,食雜店的跌幅高達13%。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三年以來,線上渠道的競爭格局趨于嚴苛,經歷了從“均分天下”到“群雄逐鹿”的過程,各個渠道的增長貢獻率始終在不斷變化。此外,電商新貴的崛起加速改變了競爭態勢。
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消費品業務主席鄧旻表示,“新冠疫情顯著改變了中國消費者的購物方式。一方面,直播成為電商平臺重要的銷售和營銷渠道,其中,頭部達人主播對于線上交易金額(GMV)貢獻突出。然而,隨著頭部達人主播的交易金額貢獻率上漲,主播行業的頭部聚集效應明顯,導致達人直播的經營模式的可持續能力欠佳,因此,越來越多的品牌紛紛開始自播帶貨。” 鄧旻補充,“另一方面,社區團購在新冠疫情期間呈現井噴,從今年第三季度起,這一模式進入整合期,迎來退潮。對此,阿里巴巴等平臺創新生意模式,從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并且提供更佳的服務,優化消費者體驗。”
細分品類方面。根據研究,2021年,不同品類表現各異。具體看,奶酪、空氣清新劑、漱口水、即飲咖啡等與提升生活品質相關的品類增長較快,而新冠疫情隔離期間廣受歡迎的品類,比如方便面、餅干、消毒用品和洗手液等,呈現出負增長。
來源:《2021中國購物者報告,系列二》
貝恩公司資深全球合伙人布魯諾(Bruno Lannes)說道:“在2018年,我們針對46個新生勢力品牌展開了研究,探究決定這些品牌成敗的關鍵因素。今年,我們追蹤了上述品牌的表現。結果表明,有17個品牌表現強勁,有一些品牌觸頂下滑,有一些品牌甚至逐漸淡出市場。” 布魯諾進一步指出,“置身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品牌增長需要追求‘質’而不僅‘量’的增長。對此,我們建議,想要實現1-10的增長破局,品牌需要圍繞四大關鍵能力維度(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和組織力),有選擇性地建立自身的競爭優勢。”
品牌力:搶占消費者心智,破圈擴展人群
產品力:打造“超級大單品”,圍繞核心,延伸一攬子產品矩陣及創新項目
渠道力:依托數字化工具,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渠道布局,實現更廣范圍的地域覆蓋,從而推動渠道下沉和拓展
組織力:構建敏捷迭代的能力,憑借數據和洞察賦能,不斷評估并改進產品開發、渠道拓展和商業模式
凱度消費者指數大中華區總經理虞堅認為,“未來,在中國快消品市場上,新生勢力品牌和成熟品牌將長期共存,并以各自的方式實現增長。優秀的品牌需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方能共同發展,為中國消費者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基于2018年的研究方法,本次報告中甄選并分析了69個“2021級新生勢力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超過12個品牌來自跨國公司和大型本土公司,說明大公司也逐步擁有孵化和培育新生勢力品牌的能力。
· END ·
聲明:凡注明 “作者: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亦不作投資建議。
文中數據均來自企業公告及媒體公開報道,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圍攻”星巴克 什么飲料品類這么火,竟讓可口可樂在天貓為它開了新店? 奈雪的茶、雙匯追捧“元宇宙”概念,是創新還是玩票? 維他奶“失民心”、維維豆奶風光不再,豆本豆攜新品要“大干一場” 被熱搜困住的“茶顏悅色” 涼白開創新消費新需求:瓶裝水市場“熟”了 宗馥莉新任娃哈哈總經理,歷數她的飲料主張 關注我↓↓↓,給您更多好看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3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