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下品牌加盟這件事。
“某爺拌面的加盟商在直播連線中爆料自己4個月虧了60萬,除第一個月收支平衡外,后面每個月都要虧2~3萬。”
這個消息引起了大家的熱議,因為這個品牌在各種媒體上都是以“0元”加盟費、獲得3億融資的優質形象出現的,沒人把它跟那種騙子式的快招公司放在一起討論過,可為何結果還是虧錢呢?甚至比做個純外賣品牌虧得還多。
小編整理了一下這位加盟商總結的品牌幾大問題,基本上把品牌加盟這里面的缺點都說盡了,對于有此意向的創業者有很大啟發:
1、每天的營業額不進加盟商自己的賬戶,而是直接入總部的帳,并且押款15日后再返還給加盟商。
這一做法首先對加盟商的儲備資金有更高的要求,以一個稍有盈利的門店營業額平均值5000元為例,15天的押款就是7萬5。只要你一直做下去,這7萬5是拿不回來的。
(某音上有很多蹲點實測客流預估營業額的賬號,大家可以去瀏覽參考一下)
這還是在你生意好的情況下,如果你的營業額越差,雖然押在總部的錢少了,對于商家來講卻是兩面發燒,一面資金回流少,一面要自己補房租、人工水電這些窟窿,極易陷入現金流斷裂,就因為幾千塊錢缺口,一個店開不下去了。
押營業額這種方法很多品牌商都在做,只不過多數的押款時間也就3~5日,很少有超過10天。
2、把罰款當作斂財工具,未按品牌要求,送客人一碗湯罰款2000元
據這位加盟商口述,這個品牌的產品以拌面為主,但是沒有配湯,很多時候客人去吃這個面會覺得很干,所以這個老板就送了一份本品牌沒有的湯,結果被品牌方的監控發現這個情況后,以違反規定為由,罰款2000元。并且這個處罰是很難申訴的,因為加盟商15天都流水都押在品牌方那里,說罰立刻就把款扣下了完全沒有商量余地。
同時這個罰款金額也是很高,2000元幾乎就是多數門店30%~50%的一日營業額,一碗面才十幾塊錢,這要賣多少碗面才能賺回來啊。
品牌方的初心我們是理解的:
要求加盟商不能私自增減菜單本身是沒有錯,因為一個專業的團隊設計出的菜單結構基本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多方面考量的結果。隨意更改菜單會讓整個品牌的定位和調性發生變化。如果因此造成生意不好,很難最后定責。
但罰款只是一種規范加盟商的手段而已,不應該以這種重罰讓加盟商難以承受,這種做法并不利于品牌的長期合作。
3、在供應鏈環節各項加價太高
很多做加盟商的人對供應鏈的產品是有溢價的心理準備的,圖的就是一個進貨方便和出品穩定。
不過這位加盟商反應,除了高于市場價的貨品定價以外配送費也是一大成本,進1萬元的貨物要有10%的配送費(未經證實)。
這個情況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示,就是在加盟品牌前,對于這個毛利的測算時,進貨的各個環節都有什么樣的收費都要弄清楚。
如果真的如這位加盟商所說,配送費要加到貨款的10%的話,那本來店內65%的毛利一下子就降到55%了,作過餐飲的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4、店鋪運營管理非常嚴格,嚴禁商家自己做任何的營銷活動
據這位老板說,因為自己的生意不好,想做一些大眾點評的推廣活動、霸王餐活動、還有替換商家界面的圖片等等,總部通通不允許。跟總部尋求營銷方案,十幾天也沒有具體的策劃給到老板,讓老板完全沒有自救的空間。
營銷方案這個事情,不同的品牌管理的尺度是不一樣的。像我們有客戶有加盟了犟骨頭、小桃園等品牌,這些品牌就要求加盟商統一產品、統一定價、統一活動,但是允許在減免配送費、平臺流量活動、添加少量湊單產品方面就沒有嚴格的限制了。
所以老板們在加盟前還是要好好了解一下品牌的管理力度,有時候管理的越全面越不操心屬于傻瓜式管理,缺點是調整空間也很小,這個是看老板自己的考量而定的。
除了這位老板的吐槽以外,有的品牌雖然沒有加盟費,卻是有抽取營業額5%的運營費用。單看這一項費用是完全合理的,這其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那就是外賣的收入占總體營業額的多少,決定了5%的運營費用重不重。
有的商家選址不當,堂食生意只占了營業額的1/3,而外賣比重到了2/3,這部分收入本身還要被平臺扣去20%的扣點,這樣層層累積下來,留到商家自己手里的錢就非常少了。
他印象最深的永遠是那個3個月就買奔馳的“朋友”,而奔馳與開店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咱不能100%確定。
開店、創業是一件需要認真嚴肅去做的事業,你本打算拿個5萬塊去試試水,結果發現5萬投進去只能開個頭,離開門營業還有很遠,又東湊西湊的繼續加錢,當你已經投入10萬以上,你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如果你正在為外賣煩惱,可以加微信:WMWJCLUB聊聊
往期文章:
……
外賣·賺錢·干貨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人點在看,財神爺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玩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