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面界的“瑞幸”?陸正耀的趣小面究竟行不行?

    陸正耀的手筆,瑞幸的節奏,“趣小面”千呼萬喚始出來。

    早在今年5月,就有媒體頻繁報道陸正耀將帶領他的“原班人馬”進駐小面賽道。在歷時3個月的“預熱”后,陸正耀團隊全新打造的小面品牌“趣小面”終于在8月8日與大家正式見面。

    8月8日,趣小面重慶江北區金融街店與北京鳳凰匯購物中心店兩店同開,聲勢浩大。美團數據顯示,“趣小面”在14座城市共拓展了64家店鋪,且趣小面原計劃首批進駐15座城市,受疫情影響,部分城市延遲開業。
    相對于“趣小面”
    人們更關注的是陸正耀做的小面
    還未開業時,陸正耀的小面就已經被網友自動劃為
    “互聯網餐飲”
    的隊伍中。
    走進趣小面,會發現它與傳統小面館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區別。比如,顧客必須通過掃碼從小程序點餐支付,支持堂食、自提兩種取餐方式,開通有外賣業務。
    趣小面的產品主要分為三大板塊:
    小面、鹵味、冰粉。
    目前,菜單上線了10款小面、9款鹵味、6款冰粉。
    小面價格在18元至30元左

    ,鹵味價格在2.5元到12元,冰粉價格則在10元至18元之間。
    總結大量探店內容,產品口感中規中矩,價位偏高,是大多數顧客對趣小面的消費反饋。
    事實上,輿論的焦點也并不在趣小面本身的表現上,而在于趣小面身上的“瑞幸基因”。作為陸正耀的“正名之作”,就目前而言,趣小面的爆點不在于項目本身,而在于項目背后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陸正耀,趣小面是“背景”,而瑞幸是一個對標物。
    如果非要拿趣小面和瑞幸相比,會發現,趣小面要做的并不是另一個瑞幸。

    1、用戶教育上,燒錢補貼見雷不見雨

    開業即擁有成熟的小程序,借小程序在優化門店運營的同時,沉淀會員數據,從這一點來看,趣小面依然想走互聯網餐飲的老路。但與很多之前的猜測有所不同,當年撐起瑞幸流量增量的瘋狂補貼并未出現,這讓一大波趕來“薅羊毛”的網友“敗興”而歸。至于未來趣小面會否與瑞幸一樣,以補貼圈用戶,還未可知。

    2、規模化速度上,有過之無不及

    首批64家店鋪,覆蓋14座城市,陸正耀的大手筆下,趣小面的規模化速度令人咂舌。按照之前媒體的報道,趣小面首批計劃開店500家。也有媒體報道,趣小面并不想走瑞幸燒錢養店的路子,而是在確定盈利能力后,才會開出下一批店面。

    但無論如何,趣小面的規模化的大船已經揚帆啟航,未來能否帶來又一個“萬店品牌”,值得期待。

    3、整體模式上,瑞幸模式小面復制不來

    快速沉淀用戶,打通數字體系,從表面上看來,趣小面的核心邏輯還是在復制瑞幸模式,但深扒趣小面的品類特征與產品架構,便會發現,瑞幸的模式,趣小面復制不來。
    咖啡和小面是一個在運營上存在極大差別的品類,一個極易標準化,有著天然的外帶與外賣基因,一個講究獨具特色的口感,以及現做現吃的儀式感,這決定了,趣小面只能借鑒瑞幸的成功經驗,而瑞幸的整體模式,小面復制不來。
    趣小面也不會是陸正耀的封官之作,相反,陸正耀從咖啡大跨步進入小面賽道,或正是基于其全面探索餐飲業的考量。
    趣小面,或只是陸正耀用互聯網思橫掃餐飲業的其中一步。趣小面的輿論熱度也從側面反映出陸正耀在餐飲業的影響力正在形成。
    在陸正耀的“魅力”之下,即便當下的趣小面面臨著“割韭菜”的輿論質疑,但并不影響其盛名之下,大批創業者排隊候場期望與之合作。
    品類內卷
    數字面館是否是新出路?
    今年的面條賽道,熱鬧非凡。
    在趣小面掀起輿論新高度之前,以馬永記、陳香貴、張拉拉、遇見小面、和府撈面為代表的面類品牌,出鏡率也極高。
    馬永記、陳香貴、張拉拉,新派蘭州牛肉面的代表品牌,因為融資熱、高估值而引發廣泛關注。
    和府撈面,總融資更是近20億,當下開出300家門店。20億“養”300家門店,彈藥充足,而和府撈面的野心也顯然不在于百家門店。早在2020年,就有報道稱和府撈面或將成長為“中國的麥當勞”。
    遇見小面,小面品類的頭部品牌,日前又拿到了新一輪超1億元的融資,計劃三年內開到1000家門店,被認為是傳統餐飲到新餐飲轉型的又一大希望。
    資本加碼,品牌狂飆,面條賽道正在加速“內卷”。
    那么,從整個面條品類再看趣小面, “數字面館”可否成為新出路呢?
    在這里,我們以趣小面對標傳統面館,從數字面館與傳統面館的區隔,以及與普遍消費習慣
    之間的矛盾兩大方面來分析。

    1、數字面館的優勢在“館”不在“面”

    以趣小面為代表的“數字面館”,以和府撈面、遇見小面為代表的“資本面館”,它們正在以統一的品牌形象,覆蓋廣泛的門店規模,與傳統面館形成明顯的區隔。究根結底,區隔形成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某一個品牌的面好吃,而是于它 “大廠出品”的品牌影響力、用餐環境好、服務全面、品質穩定等。
    這意味著,趣小面的最大優勢來源于其對通過互聯網手段對運營模式的優化,以及品牌化、規模化背景下帶來的話語權與議價能力等。趣小面能夠一開幾十家,未來可能開到幾百上千家,甚至上萬家店,憑借的不是“好吃”,而是效率高了,成本低了,在供應鏈、選址等方面的話語權與議價能力高了。

    2、數字面館不受社區消費者待見?

    資本面館也好,數字面館也罷,它們在選址上通常有一個共性,要么是購物中心,要么是商業中心,卻獨獨拋棄了傳統面館扎推的社區周邊。數字面館分食的不是夫妻店的生意,而是去搶占商場與商務用餐的流量。
    口味中規中矩,性價比也談不上優勢,數字面館的理念其實與傳統面食消費習慣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面品類一貫的競爭焦點是什么?恰好是口味和性價比。
    面品類本質上屬于快餐,如何做好一碗面?同樣是“大廠”出品,海底撈的十八氽、撈派有面兒等品牌給出的答案是便捷和性價比,出餐快,最便宜9塊9一份面;街邊的小館子給出的答案是“煙火氣”,也可以說是各具特色的“鍋氣”,他們憑借味道出奇制勝。
    對于“吃面”這件事,人們的訴求在于要么好吃,要么方便,要么超值。
    至于環境,相對于正餐餐廳,不會有太多人將“面”作為社交工具,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也便更低;服務,吃一碗面的功夫,能夠產生的服務也確實有限……餐飲專業人士孫旭老師曾在趣小面的探店文章中做出這樣的總結:
    “也許沒特點,還就是我們的特點。”
    或者換個角度說,趣小面的特色就是“陸正耀”,是“瑞幸”,因此包括孫旭老師在內,很多業內人士并不大看好趣小面。
    但如果以資本眼光看,互聯網思維引導下,相較于味型等方面的記憶點,適合標準化,跑規模,又有“故事”,或許才是它們最需要的優勢。
    輿論熱度散去后
    趣小面能否繼續講好小面故事
    按照輿論走向的習慣,在“故事”之后,消費者對于品牌的關注終將回歸到產品上。
    相對于咖啡,小面在標準化操作上面臨著更高的難度,這也是趣小面面臨的挑戰。如何借助瑞幸的成功經驗,為小面品類帶來高度標準化以及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或成為趣小面未來發展的關鍵。
    作為一個尤其講究味型的品類,小面品類能否以互聯網思維,標準化模式跑出大廠,還有待驗證。小面在重慶當地,味型辨識度來源于油辣子、青花椒、菜籽油、紅花椒油等十幾種佐料的搭配,每一種佐料的搭配比例,炒制方法,都有可能是店家的不傳之秘,所以,重慶當地知名的小面面館,每一家都有獨特的味型。
    能否將佐料量化,以標準化的方式推廣至千百家門店,同時得到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可,將成為趣小面未來重要的口碑來源之一。不可否認的是,在規模化、標準化的模式下,小面正在失去它原本的“靈魂”。
    當然,產品之外,趣小面還有更多的故事可以講,在瑞幸的故事后,趣小面還有很多的故事可以講,比如資本故事,消費升級故事,營銷故事等等。趣小面的故事,有待續寫;互聯網面館的向好性,有待驗證。
    同處小面賽道,趣小面與夫妻小面館處在不同的競爭維度,兩者相安無事。那么,趣小面的競對是遇見小面嗎?也不是!
    趣小面,抑或是遇見小面,它們最大的競對都是自己。
    它們其實是在傳統小面館外開辟了一個新賽道,新賽道能否在它們的引領下迅速成長,尚在摸索。
    只能說,相對于其他探索小面連鎖化的品牌,“陸正耀”這一張王牌是趣小面的先天優勢,如果小面品類里能夠跑出大廠,
    趣小面會是那一匹強勁的黑馬。

    關注《餐飲界》視頻號

    獲取每天最新餐飲資訊

    并可獲取價值999元線上課程+行業數據報告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由餐飲界原創首發,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canyinj.com ),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商務合作:大箏 / 18923764126?(微信同號)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916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13日 17:03
    下一篇 2021年8月13日 18: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