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年輕人的空間審美,開始流行“地獄風”?

    最近年輕人的空間審美,越來越“重口味”?

    江小白開Live House風酒館之后,“地府風恐怖餐廳”似乎成了新的流行。

    “地獄風”空間成為新潮流?

    在場景創新這條路上,餐飲人可謂多方探索。

    早在前幾年,餐飲+K歌模式漸漸流行。從最早風靡于全國各地的“火吧”,到大龍燚和音樂派KTV的跨界合作,再到湊湊的火鍋小酒館內設KTV包廂……

    此外,全國各地類似的模式如雨后春筍,甚至連專業做KTV生意的同樂迪,也反向跨界,做起了“音樂火鍋店”。

    這還不過癮,如今,針對主流消費群體“Z世代”,更嗨的形式出現了:比如江小白酒館,把時下年輕人最喜歡的Live House結合進場。

    而近日,“地府風恐怖餐廳”成為新流行,沉浸式體驗,還有NPC現場和顧客互動……真是讓人感慨“越來越重口味”了。

    搜羅一圈后發現,當下,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將劇本殺、狼人殺、換裝等“體驗”和餐飲結合,融入互動元素。

    “場景跨界”的三大流派

    在這些“場景跨界”的案例中,我們梳理出三大流派,分別有各自的特色。

    第一類是KTV歡唱派。主要以火鍋KTV、烤肉KTV為主。經營模式主要是販賣時間,用一個最低消費來做“保底”,給顧客提供2~3小時左右的就餐+歡唱時間。

    音樂派KTV早在2017年就開始嘗試引入火鍋業態,在國內很早就提出“吃著火鍋唱著歌”的概念。2020年,老板歐騰蘢嘗試和大龍燚火鍋合作,在他的描述中“把火鍋這個盈利抓手做了品牌升級”。

    反過來,湊湊則是“在火鍋的基礎上加入KTV抓手”。5人以上即可預定帶有KTV的包房,正常點餐即可,沒有最低消費,時常需控制在3小時內。“店內只有2個KTV包房,所以特別搶手,若要周五、六、日的晚餐時段,基本上需要提前兩周預定。”店員說。

    第二類是夜店演繹派。典型代表是江小白音樂酒館。搖滾歌手現場演繹,可售票;食客吃飯喝酒,可翻臺。二者不沖突,從經營角度來看,相當于一個場地的二次利用。

    據悉,根據設定,每個月大概有4場live在這個酒館進行。

    第三類是劇本殺、換裝體驗派。這類餐廳一般有個明確的主題,屬于“沉浸式體驗”,顧客就位后“身份”搖身一變。比如前陣子很火的“宮宴”,以及上文提到的恐怖主題餐廳,就是這類。

    這類餐廳的特點就是“折騰”,以宮宴為例,吃飯和換裝是兩個價錢,吃飯分為午膳、晚膳、晚膳VIP幾個檔,價格分別是358元、498元、698元,服裝和造型單獨收費200元。

    而另一家民國沉浸式酒吧,則設定有298元的“女士葡萄酒換裝套餐”,專門針對小姐姐換裝拍照的需求。此外,景觀卡座、中式包房、英式包房等,也都分別標價預定。很顯然,“體驗”到什么級別,由付費的多少來決定。

    三大流派各有千秋,各自有不同的盈利模式。梳理他們的普遍共性:

    • 本質上是消費場景的跨界、疊加,讓顧客實現“不轉場”的消費體驗。

    • 既有品牌之間的強強聯盟,相互借勢,也有“一個老板兩手抓”的模式混搭,試圖通過不同的組合,實現1+1>2的效應。

    場景式消費,到底是在賣什么?

    新興的場景式消費,難度挺大,卻不乏入局者。
    說到底,這門生意的背后,基于消費需求誕生的新商機。
    “不轉場”,似乎成了這屆年輕人考慮消費時的重要因素。
    這個時候,誰能幫助顧客提高決策效率,誰被選中的幾率就更大。
    此外,新的場景式消費,能夠契合消費升級的趨勢與要求。

    以前人們的消費屬于“生存型消費”,主要是為了解決衣食住行的基本保障。但是隨著消費升級,人們的消費行為在完成健康化、品質化等理念更新的同時,還伴隨著“社交化“、“娛樂化”。

    現在喜歡劇本殺、喜歡KTV、喜歡夜店的年輕人,不單單是要關注消費結果,還要考慮整個消費過程中的感官愉悅與心理體驗。
    找到切入點之后,把針埋得足夠深、場景足夠吸引,能產生高復購,能跑通盈利模式,就行。


    統籌|笑凡  編輯|曉夕  視覺|江飛

    文章經授權轉載自餐企老板內參(ID:cylbnc)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21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2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