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除了火鍋串串,受眾群體更廣的還屬特色小吃,肥腸粉就是典型的代表,目前已有200多年歷史。 雖然肥腸粉歷史悠久,但由于它太過家常,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都未得到足夠的關注,常常以不起眼的形式出現在許多小店的菜單里。 對于挑剔的成都人來說,最好吃的那碗肥腸粉可能是在家附近的街巷里,而隨著房租人力成本的增加,許多個體經營的肥腸粉店要么品質一降再降、要么消失。 漸漸地,在成都當地都難以找到一碗稱心如意的肥腸粉了。直到2011年,一個名為甘食記的肥腸粉品牌正式進入大眾的視野,開進購物中心突出小吃重圍。 發展至今,甘食記已在成都、西安、北京、天津、深圳、福建、大連等地開出60多家連鎖門店,年銷超過500萬份肥腸粉;70平小店日流水20000+,接待1200人。 一碗肥腸粉,同時又是追求極致產品的百年老字號。如何能在米粉以及螺螄粉中突圍,跨區域擴張成為全國性品牌,甘食記有哪些成功要素? 4月12日,餐飲O2O成都游學團走進甘食記,對甘食記創始人甘樂進行了深度訪談。 01 非物質文化遺產 百年傳承 底蘊深厚 甘食記不只是成都的美食名片,同時也是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百年老字號,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甘食記成都肥腸粉的第一代手藝人甘家林老先生,在1931以13歲的年紀拜入開設于1912年的成都紫東頤飯店唐姓川菜師傅門下當學徒,三年學得手打鮮粉技藝及冒節子制作方法。 1935年甘家林為了家庭生計,自立門戶,從東門水碼頭挑擔售賣肥腸粉起家,后于1952年在成都芷泉街立匾經營獲得良好口碑。 1988年 ,兒子甘志貴子承父業輾轉于成都馬鞍北路經營,成為成都東門北門家喻戶曉的肥腸粉店。 ▲甘家三代合影,第二排右四為甘家林,第一排左三為甘樂 2008年孫兒甘樂接手后,將甘食記品牌注冊并勵志將其發展為全國連鎖品牌。 02
傳承百年工藝
手工現做,精心研制一碗肥腸粉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是百年老店,對于產品的要求無疑更上一層樓。
甘食記的主打的是肥腸粉,作為肥腸粉的核心是“粉、腸、料、湯”4個部分。
粉采用紅薯粉,甘食記都是門店手打現粉。
一碗甘食記的粉需要篩粉、制纖、打釬、揉粉、提粉、攉粉、打粉、冒粉8大步驟。甘家3代人一直在做手打鮮粉,是甘食記的核心。
甘樂告訴我們:“手打的鮮粉更入味,更爽滑,和干粉發酵的粉有明顯區別”。
腸是肥腸,從屠宰場到餐桌,目前甘食記的門店都是經由雙匯來配送,凌晨殺豬現配,保持食材的鮮度。工藝上三洗兩煮一泡,去油去味。
湯是門店大骨熬制八小時,口感鮮美。
料是祖傳3代的秘制調味。
比如甘食記的辣椒的選用就很講究,選用了四川4個不同地方的辣椒混制而成(朝天椒提色,二荊條加香,印度椒增辣,燈籠椒添味),普通的肥腸粉店有品質上的差異化,不容易被模仿。
經由以上4個標準,給到顧客一碗高品質滿足期待的肥腸粉。
“這個標準不是一成不變,每年我們都會推陳出新不斷建立新的標準”甘樂說道,“我們要開更多的門店,勢必要在商業化與傳承之間做更多的權衡”。
圍繞著現打紅薯肥腸粉,甘食記做了6款不同味型的粉。比如:牛肉火鍋粉、雞湯粉、酸湯味、三鮮粉等。
甘樂說道,菜單結構特別是你的核心產品的設計,一定要做寬度而不是做廣度。
也就是,核心產品多味型,而不是多做幾款菜品當核心。多味型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同時強化了你的招牌。
類似于,“一牛多吃”,強化了你做牛肉的認知,消費者還可以選擇不同吃法和部位,讓顧客常吃不厭,提升復購。
03
獲客:建立“超級門店”
9-12個月回本
餐飲行業的本質,產品是1,有了1你就能不斷加0。
甘食記強大獲客能力就是其最核心的能力,圍繞“視覺”、“場景”、“動線”建立“超級門店”獲客模型。
“我以前認為它沒有那么大作用,而是靠口碑傳導,后來發現確實起了很大作用”甘樂說道。
甘食記的“超級門店”主要分為3部分:
1、高勢能招牌視覺引導
主招牌上的甘食記成都肥腸粉,采取“品牌名+品類名”,消費者能一目了然的知道你是誰賣什么,起源于哪里,降低信息獲取成本。
副招牌上的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主打信任狀,降低消費者決策成本。
2、高感知場景營造
首先是在顏色上,甘食記選用奪人眼球的翡翠綠。
甘樂說道:“紅色是快餐標準色,鄉村基、肯德基、真功夫,標準大快餐都是紅色。我們要跟大快餐有差異化,翡翠綠具有記憶度與識別度。”
其次,明檔明廚,把現打粉的工藝展示出來。一是強調食材的新鮮現做,二來有一個很好的展現形式,能夠吸引客人進店。
在明檔設置一些好的宣傳口號,讓顧客拍照傳播。比如“手打鮮粉,每天五爐,現打現賣”,讓顧客對食材的“鮮”有高感知,同時借助打粉的互動性,讓顧客自助傳播。
3、高效動線點餐設計
門口設置自主點餐小吃臺,讓顧客感覺產品豐富,愿意前往關注,提熱整個場。
同時,小吃+主食升級為套餐,顧客吃著更豐富,也能夠解決顧客一餐的問題。
甘樂說道,不要讓顧客認為你是小吃,因為小吃只是解饞屬性,而要想辦法讓小吃變成能吃飽的一餐,成為快餐,因為快餐是剛需。
通過門店端的超級獲客打法,甘食記每日平均來客數達到300-600人,最高達1200人。好的產品加上一流的獲客手段得來的是營收持續走高。
目前,甘食記主力門店是70平米,客單價32元,月坪效5000—8000元,人效4-5萬。這個面積與客單價,能做到這個數據已相當可觀。
甘樂說道,目前門店平均9-12個月回本,多家門店甚至做到6個月回本。
04
愿景:將肥腸粉做成全國性品類
未來三年要做到百城千店
甘樂說:”我們不只是想做一個區域性的品牌或者品類,而是要像湖南米粉、云南米線一樣做一個全國性的品牌。把肥腸粉這個品類發展壯大,解決消費者“吃粉”的需求,而不是“吃肥腸粉”的需求。“
“未來計劃在3年內,開出1000家門店。”甘樂說道,“我們目前已經建立了購物中心店、CBD店、高校店等模型,投資50萬便能開出一家門店,”
4月21日,甘食記在“尋找100位非遺傳承人”發布會上啟動了“百城千店”計劃,未來將以合伙人形式,在全國建?10+以上分公司,開出1000家門店。
對甘食記模式或合伙人計劃感興趣的朋友,掃碼咨詢了解!
-END-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延伸閱讀
松哥油燜大蝦變了?超1000m2全新旗艦店,主打“小龍蝦+海鮮”
海底撈最新“智慧餐廳”曝光:“無人”后廚、DIY鍋底隨心配...
逆流而上的王品集團,底氣在哪里?
年入14億的香港譚仔米線,19億港元賣身后,如今要上市了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