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呷哺財報出爐:虧損超2億,仍意取東南,湊湊成第二曲線!


    本期看點:

    1、呷哺2021年財報核心看點

    2、給餐飲人的啟示

    第 1084 
    文 | 亞飛

    昨日晚間,呷哺呷哺發布2021年業績報告。

    數據顯示,呷哺呷哺去年總營收61.47億元,同比增長12.7%,凈虧損近2.14億元。這是呷哺呷哺上市以來首度出現虧損情況,其中絕大部分虧損(將近2.07億元)來源于關閉229家呷哺門店

     

    實際上,早在幾年前,呷哺呷哺已經給這次虧損埋下了禍根。

     

    公開信息顯示,最近幾年,呷哺相繼推出外賣業務“呷哺小鮮”(2015年)、湊湊(2016年)、“呷煮呷燙”冒菜外賣品牌(2017年)、呷哺+茶米茶模式(2017年)、inxiabuxiabu(2019年)、“light pot”新店模型(2020),一直動作不斷。

     

    ▲呷哺呷哺某門店

    雖然初衷是要走多元化、高質量的路線,但呷哺呷哺品牌定位的搖擺、inxiabuxiabu與主品牌的定位邊界不清晰等問題,增加了呷哺內耗。

     

    最終在2021年上半年,湊湊CEO離職,呷哺CEO被免,呷哺集團重回“賀光啟時代”,內耗才算結束。

     

    其中是非曲直,外界難以真正厘清,本文不做過度解讀,我們把目光放到呷哺集團的經營本身。

     

    重回高性價比戰略

    緊盯Z世代

     

    近年來,呷哺門店的翻座率連年下滑,已從2017年的3.8次/天,一路跌到2021年的2.3次/天

    人均客單價卻一路上漲,已從2017年的48.4元,一路漲到2021年62.5,這顯然有悖于呷哺的“高性價比”定位。

    作為集團的主品牌,2021年,呷哺門店的收入為35.24億元,占集團總收入的57.3%,仍然是集團的主要收入來源,但相較于2020年收入35.02億元,占比64.2%,下降很明顯。

     

    對此,重掌帥印的賀光啟重新舉起“高性價比”的大旗,并將目光死死盯向了Z世代

     

    在食材和產品方面,一邊往上游延伸,收購羊肉加工廠(伊順),穩定招牌產品錫盟羊肉的品質和價格;

     

    一邊加大門店菜品的豐富度,比如將蔬菜拼盤的蔬菜品類由15種增加到20種,再比如推出毛血旺拼盤、芝士蝦滑拼盤,推出河馬丸、Q彈牛筋丸、可愛的飛魚餅等深受兒童喜愛的產品。

     

    此外,據業績報告顯示,呷哺還將于2022年推出炸食和鹵味產品。

     

    ▲呷哺呷哺的錫盟羊肉

    在營銷策略上,逐漸加大與微信、抖音等平臺及相關KOL的合作,以期提高曝光率,提高客戶忠誠度。

     

    2022年,還計劃與外部合伙人推出新IP聯動產品,與娛樂業及賽事組織合作,還有就是推出季節性、節日性產品。

     

     

    湊湊貢獻38.4%的營收

    成第二增長曲線

     

    在呷哺的眾多副牌中,湊湊是最成功的一個。2021年,湊湊新開43家,總門店已達183家。

     

    其2021年的營收為23.54億元,同比增長,占集團總營收的38.4%,已經成為呷哺集團的第二增長曲線

     

    ▲湊湊火鍋

    在賀光啟厘清旗下各品牌定位之后,湊湊的定位更為堅定:做中高端火鍋,服務“新中產階級”

     

    有消費能力、有品味、有高品質需求,是新中產群體的典型特征。

     

    為了俘獲這一群體,湊湊相繼推出酸菜豬肉、蟹粉黃魚、花膠雞、豬肚雞等爆款有料鍋底,還有白珍珠普洱奶茶、黃檸錫蘭紅茶、巧克力錫蘭紅茶等特色茶飲,逐步將“有料鍋底”“高品質茶飲”的標簽深植顧客內心。

     

    后知后覺的新零售產品

    或成呷哺新增長點

     

    過去幾年,呷哺推出了火鍋湯底、蘸料、廚用醬料等調味產品,但表現尚不突出。

    2021年,相關收入為1.26億元,占總營收的2.1%,這一數字比2020年的1.48億元略有下降。

     

    后疫情時代催生“宅經濟”,方便速食產品異常火熱。

    ▲各品牌自熱食品

    海底撈、撈王、小龍坎、大龍燚等品牌早已有所行動,紛紛推出自熱火鍋、半成品菜,而且已經嘗到甜頭。

     

    比如海底撈,其2021年新零售產品的收入為6.87億元,同比增長63.2%,不管是總額還是增速,都非常快。

    直到2022年,呷哺呷哺才在財報中,后知后覺地提出要推出方便速食產品。

    其實,呷哺本來是能早一些的疫情之初,呷哺呷哺前CEO趙怡就提出,要大力發展“呷煮呷燙”及復合調味零售品牌,但未得到賀光啟的重視和資源傾斜,因此浪費了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呷哺雖然慢了一拍,但像是湊湊的多款招牌有料鍋底,已經有一定的品牌基礎,或能很好地轉化成新零售產品。

     

     

    東擴南進,加大下沉

     

    一直以來,呷哺呷哺都以北方為主要戰場。

    數據顯示,其在北方各省市(京津冀、東北、晉魯豫等)的門店占比高達85%在東、南方向各省市,呷哺呷哺門店都是以個位數計。

    正因如此,呷哺呷哺決定在接下來的三年,執行“東擴南進”策略。

     

    為了表明決心,呷哺呷哺決定采用“雙總部辦事處模式”,將設立第二指揮辦事處,誓將華東、華南的廣大市場拿下。

     

    與此同時,湊湊還將依托在一線城市的品牌影響力,一邊向國際市場拓展,一邊加大下沉,向二線、三線城市滲透。

    如能成功執行,未來三年內,國際市場、華東、華南兩大市場的二三線城市或將出現湊湊的身影。

     

     

    說到最后

     

    回顧2021年海底撈、呷哺、九毛九等餐飲品牌的表現:

    海底撈本身表現不佳,副牌收入雖規模尚小,但增速很快;

    呷哺呷哺也表現不佳,但副牌中跑出了一個湊湊,且已成第二曲線;

    九毛九跑出了一個太二酸菜魚,總收入占比反超主品牌九毛九西北菜。

     

    未來,各品牌的競爭將成為“品牌矩陣的賽馬會”,所有品牌都期望能在主品牌以外跑出來一匹副牌黑馬。

    火鍋餐飲人應以史為鑒,從大牌的經營表現中尋找規律,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從新動作中洞察趨勢。

    [END]
    統籌丨孫巖巖
    輪班主編丨亞飛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文章轉載丨hgcj88888



    覺得內容還不錯,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643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3日 10:58
    下一篇 2022年4月3日 10:5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