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餃子館薛老板說說餃子館如何做外賣:
很多人也擔心餃子店不好做外賣,也擔心做外賣利潤不高,其實完全沒必要擔心。有些做不好,是因為不會做。我店里原先也基本不做外賣,但是疫情后,因為疫情管控,人少了些,覺得還是有必要做外賣。
說說我的一些做法和技巧:
第一,包裝問題。
我們這里吃餃子是那種一碗帶湯的,跟餛飩一樣,騎手配送一旦超過15分鐘,餃子就泡得口感差很多。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湯餃分開裝,顧客拿到后可以把湯倒進去吃,也可以蘸料吃完后再喝湯。我還加上一句文案:“餓了不再慌,吃完餃子還有湯。”
第二,蘸料怎么辦。
之前,我是用袋子來裝辣椒和醋,后來在網上購買了醋和醬油包,小包裝的,里面還有辣椒油和蒜泥。成本不貴,幾分錢一個。在平臺上為0.5至1元每包,這是下單時必點項。做活動的時候,我會把它做成一個5塊錢的蘸料套包,收藏店鋪免費送。把本來就需要送的蘸料做成活動套餐后,顧客心里占到便宜,又促進了收藏量。不要小看這個收藏店鋪的功能,顧客收藏了店鋪,系統自動認定本店是顧客喜好的店鋪。當顧客打開外賣app時,會首先看到收藏過的店,增加下單成功率。
第三、引流品設計。
把店里銷量高的韭菜盒子改成0.1元一個,兩個起售,第二個原價5元,等于還是5元2個。從頁面看是0.1元一個,起到引流作用,再配上小米粥,一份早餐10元內搞定。這些都是提前做好的,解決了早餐餃子出餐慢的問題。
第三,銷量技巧。
把每份幾兩或大中小份的餃子設置成單個售賣,按最小份的量起售,比如10個起售。這樣顧客每下單一次,買一份餃子,系統顯示的銷量就是10。但從頁面上顯示的數據上看,店里的銷量成10倍以上增長。顧客有從眾心理,看到數據高,會增加點進去的欲望。
第五,好東西,敢于定高價。
?
我的單價都是比店里售價提高了20%以上的,部分特色產品提高到50%的都有。我有許多產品都是從東北發過來的,也有獨特的制作秘訣,在當地是沒有競爭對手的,也就有了定價權。即使有些東西是成品,往上也能買得到,但我的是直接從哈爾濱食品廠發貨,正宗,成本有優勢,而當地超市賣的口感差太遠了,這種有定價權的產品毛利就高,而銷量一點也不差,顧客愿意為好東西買單。
第六,關于保險。
提高的差價也用于買了三份保險:
一份放心吃的保險,每單0.2元。系統自動投保,一旦碰到食品安全問題,就算顧客就醫,保險直接賠付最高3000元。我現在出險過兩次,應該都是碰到故意碰瓷的,打電話來說吃到了頭發等異物,要我賠錢,不能就要投訴到市監局去。我都是用保險賠付,對方馬上就同意了。
第二份保險是準時保,在頁面上提示:在本店下單,就送此保險。一旦配送超時,按超過的時間賠償,最高可以賠顧客支付的全款,相當于超時30分鐘以上免費吃,也能提高顧客下單率。
等三份保險是餐損險,0.19元每單。經常遇到顧客下了單又改變主意不要了。我有溝通障礙癥,有了這個保險,不會由于配送問題或惡意退單造成損失。這也是我用得最多的保險,每次賠償的都是此單的全部收入。
現在我外賣單量雖然不高,每天一個平臺就二三十單,但回頭客過,下單老顧客占比60%,還能保持在全城的中上游水平。利潤也不錯,因為提了價,利潤和店里銷售差不多。
聽說抖音和餓了么合作,搞出個《抖餓了》,看來又需要進一步學習了,不能掉隊。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