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年餐飲老將痛悟:90%線下實體店死在這10坑里

    文章雖然是圍繞著餐飲業來寫的,其實內含產品、市場的基本邏輯關系,很多線下服務業,特別是有實體店的,都可以借鑒。推薦大家花6分鐘,來學習作者8年的經驗與反思。

    1

    情懷的坑

    把情懷當產品賣,而忽略產品的本質

    不否認,當年我開辦“一碗羊湯”,也是帶著情懷來開店的。時到今日,還不斷有創業媒體讓我講講如何用情懷開一家小餐廳。斷然拒絕,不要再坑人了。

    所有的情懷,落地到一個餐廳的時候,首先要問自己的是:我的產品到底是不是我要的那個味道?不是,為什么?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顧客沖著什么來的?他們還來么?

    顧客不會為你的情懷買單,他們來吃,還是看你做的好不好吃。再小的店,也是一個系統鏈條,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

    情懷的坑,在于很多人把情懷當產品賣,而忽略產品的本質。

    帶著情懷開店沒錯,但不要去想什么連鎖。做好一家店、兩家店都沒有問題,但情懷做不了規模。

    2

    外賣的坑

    餐飲3萬億的市場,你切分一點點就幾個億?

    “餐飲3萬億的市場,我們切分一點點也是很多個億了。”這是最近兩年,我們常看到的外賣類項目引用給投資人看的,然后再用理論推演一下。

    這個坑,實在太大了。

    我一直不看好to C的任何外賣,主要是美團、餓了么這些平臺把消費群體用補貼砸暈了,砸得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為什么吃飯。把一個本能生理需求,變成了一個貪圖便宜的需求,也擾亂了真正需要品質外賣的C端需求和供應。

    外賣這塊蛋糕沒想象的那么美好

    我看好團餐外賣,一碗羊湯也曾經進入單位進行測試。3個人力,服務200人一頓午餐,還可以給公司帶來團建互動,比如讓公司CEO給大家打湯,服務伙伴們。團餐外賣,從品質質量、效率上都有很大優勢。

    打著優化成本結構的任何形式外賣,敢把實際成本秀出來么?他們還在挖坑,越挖越深,一邊挖一邊埋自己,一邊埋一邊在找陪葬者。

    3

    營銷的坑

    產品、運營做不好,營銷就是添亂

    很多人被別人的營銷搞得眼花繚亂,認為自己不營銷就活不下去了。殊不知,自己的產品、運營還都一塌糊涂,越營銷,負作用越大。

    就算是謀略家也很可能掉進營銷陷阱

    營銷是做好產品和運營后,錦上添花。不要誤以為別人生意好,就是營銷做得好,你只看到了喧囂的一面。

    西貝,也是近兩三年才開始做一些營銷。賈國龍和他的團隊,20多年沉淀,把產品做到極致了。前一陣,聽朋友聊起,老賈還認為產品做得不夠好,研發一直在持續迭代。

    連雕爺試水餐飲后都在收手,誰敢說他比雕爺聰明?餐飲是一個多么復雜的體系,不是營銷一招能解決的。

    4

    平臺的坑

    現在是線下門店給平臺導流

    餐飲,歸根到底還是線下體驗。在前幾年互聯網剛開始影響生活的時候,的確是會給線下餐飲店帶來導流,在那個時期對用戶、對商家是有益的。

    你還在迷信線上能給線下導流嗎?

    而現在,確切的說,是線下門店給平臺導流,如果你的產品夠牛逼、你的生意夠火爆,你就是個入口。

    如何真正給顧客提供好的產品,如何給用戶提供更好的線上線下體驗,如何給商家、給顧客都帶來真正的價值,這是我們要思考的,而不是信息干擾。平臺所謂的營銷、導流,不要輕信。

    5

    資本的坑

    不要輕易拿錢

    尤其是不懂餐飲的人給的錢

    我不看好一個餐飲項目從立項就開始用資本的方式運作,尤其是一群外行人,自以為是要改變顛覆這個行業的人。他們只能把投資者的錢賠光光。

    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遠離不靠譜的人

    即便是一個專業的餐飲團隊,用資本的方式啟動,如果沒有創業的心態,還是打工的職業經理的思維,也必敗。他們多數會把投資人的錢不當錢。

    真正的想做餐飲的人,應該遠離上述兩種團隊。

    2013年,我們做了五年之后,也接受過朋友的一點投資。這是朋友對你的信任,你要對你的決策負責,要預算,要控制運營成本,要核算投資回報周期。說實話,全是責任和壓力。

    在合適的時間,拿合適的錢,做合適的事。不要輕易拿別人的錢,尤其是根本不懂餐飲的人或機構的錢,拿能夠給你提供幫助和資源的錢。

    6

    社群的坑

    一個真正的餐飲社群,就是一群吃貨

    創業不是培訓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在干的過程中不斷測試、糾錯、迭代。

    餐飲社群,你以為是什么?

    提起社群,試問,餐飲行業哪個社群搞成功了?

    不要提張天一的“霸蠻社”,那是一種文化符號,文化社群,是因為小姑娘們喜歡天一。“霸蠻社”,不是真正的餐飲社群,不是因為這群人愛吃米粉。

    一個真正的餐飲社群,我的理解是,一群吃貨,吃貨,吃貨,以吃為出發點的吃喝玩樂!

    7

    培訓的坑

    真正的學習在于跟實干的人學

    下面這類培訓,請遠離再遠離。

    用嘴吹出來的世界一捅就破

    有些培訓,組織講師,大多是從MK系統(麥當勞、肯德基)出來的所謂高管,有過餐飲從業經歷,但絕大多數沒有當過老板,哪怕是開一個街邊小店。這些人講課,學費死貴,華而不實,操作方法過時。而且,過去做的好,是因為系統的支撐,個人成就和能力關系不太大。

    更致命的是,他們都是職業經理人思維,和老板思維不在一個層面。這是很多老板在聽課時,聽得很嗨,回到自己公司仍然無法實用的根源。

    如何學習?如何提高?

    我的體驗和經歷是,和那些實干過的餐飲人多交流,提出問題,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問題越細越好。不要一提問題就是“我該如何開好一個餐廳”。

    8

    連鎖的坑

    連鎖擴張的前提是單店盈利能力

    開一家店和開10家店、100家店,是三碼事。一家店成功了,不代表可以開10家;10家店成功了,不代表可以開100家。

    盲目的擴張只會加速死亡。

    能不能擴大規模,能不能復制,取決的因素很多,產品本身、運營模式、團隊成長、供應鏈體系、目標市場環境、所做項目的區域性、消費習慣等。

    盲目擴張、連鎖,都是偽連鎖需求。在創業大潮中,很多人有夢想,有理論數據,有忽悠投資的能力,但拼到最后,都是要拼單店盈利能力以及可持續盈利能力。如果不能持續盈利,都是假連鎖、假繁榮。

    9

    選址的坑

    你是做餐飲還是做周邊?

    選址還是重中之重,稍有不慎滿盤皆輸

    這個坑就不細說了,很多文章寫過。提幾個醒:房產不清晰,租賃關系不清楚,不滿足餐飲許可條件,第一眼看不順眼,這些統統不能要;新社區、新商場、新綜合體,要慎重考慮;選好一個區域,要仔細觀察人流動線。

    說到底,做餐飲還是做周邊,不要以為客人不嫌遠。

    10

    加盟的坑

    加盟模式在餐飲根本行不通

    很多人做加盟是想走捷徑。而餐飲本來沒有捷徑,不是模仿所謂“爆款”,依樣照做就可以。從項目選擇到選址等等,只有越過重重困難,才有機會取得最后的成功。

    最后,用陳春花的文字作為結尾:

    我們要真正了解用戶需要什么樣的產品。

    在巨變時代,和用戶互動是最重要的,如何獲得互動價值,從業務當中創造價值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關注產品和產品意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關注產品的生命力、質量、品質。

    其實,經營餐飲,你只需回答一個問題:憑什么讓顧客吃你的東西,還不斷的來?能交這張答卷,就足夠了。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首席品牌官,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國飲品快報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2014年創意飲品大賽圖片回顧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4822.html

    (0)
    上一篇 2016年6月19日 12:17
    下一篇 2016年6月19日 21:1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