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臨期食品店后,零食集合店因價格優惠、品類豐富、上新頻率高等開始被市場青睞。
2021年,“零食有鳴”、“零食很忙”、“零食女孩”等零食集合店紛紛獲得融資,開啟了新一輪市場風口——今年8月,“零食有鳴”官宣已于近期完成在四川、重慶、廣東開設門店逾400家。而僅在2個月前的6月,零食有鳴份全國門店才突破 300 家;同時,短短5年時間,“零食很忙”門店已逾1800家。
零食集合店當前的風頭之盛甚至讓零食企業也“眼饞”。
“零食新渠道可能會成為休閑零食產業未來發展的最大亮點。”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曾如此表示。
福建知名品牌盼盼食品在近日宣布旗下零食連鎖店品牌——“零零嘴”全國第一家直營店落地泉州,據企業規劃,今年年底將開設10家店鋪,明年將開設100家店鋪,2024年年底將開設1000家店鋪。
圖源:微博
休閑零食三巨頭之一良品鋪子也在日前對機構投資者表示,將采用新品牌“零食頑家”拓展新型零食連鎖業務。目前,“零食頑家”在武漢已開出2家門店。該公司稱,新業務的拓展布局不僅能在銷售端進一步快速擴大市場份額,并且能更好整合供應和加盟商資源,促進與新品牌的協同發展。
零食集合店憑什么這么火?
產業紅利偏向后端
據《2022年中國休閑零食行業研究報告》顯示,近7年來,國內休閑零食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始終維持在11%以上,2021年的市場規模高達1.2萬億元,今年的零食市場規模更是有望突破1.5萬億元。
但隨之疫情對市場的持續影響,零食原料成本的大幅攀升,零食產業的“機會紅利”已慢慢從品牌前端向供應鏈后端轉移。
大勢面前,不論是熟諳互聯網營銷之道的三只松鼠、追求線上線下平衡發展的良品鋪子,還是一度依賴商超渠道的鹽津鋪子,都開始在休閑食品的發展轉折期內,重新思考轉型方向——如何維持現有市場份額,敏銳捕捉消費者需求?面對渠道碎片化趨勢,休閑零食企業如何轉換經營思路,對沖市場風險?
如發跡于電商的三只松鼠開始反思線上渠道的變化趨勢。三只松鼠在財報中稱,“近幾年,主流電商平臺流量邊際增量放緩,呈現去中心化。”
另一方面,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2020年休閑食品線下渠道占比82%,仍將是休閑零食市場的主渠道。
因此,重新審視線下銷售發展戰略,成為眾多零食巨頭不二的選擇。如今年上半年,良品鋪子聚焦新一線城市密集開店,新開門店302家。截至6月底,良品鋪子的線下門店數量為3078家,分布于23個省份的189個城市。
但疫情影響下,傳統零售渠道漸失人氣,也無法精準把握消費變化及消費心理。電商平臺雖然彌補了傳統零售“多和省”的短板,但遠場電商的屬性很難給消費者提供“上一秒在訂單里、下一秒在嘴里”的即食體驗。
因此,以“零食很忙”為代表的零食集合店先以極致品價比占領消費心智高地,再以堅持最大公約數的消費需求為基本盤,使門店產品呈現價格優、品類全、品質佳的特點。
如零食很忙門店里的產品線主要以牛奶面包等剛需、高需產品為主,價格也十分走心,零售價普遍2元的礦泉水,可以賣到1.2元;一般商超中售價3元/瓶的可口可樂,零食很忙的售價為2.4元/瓶。可以說,相對于商超與傳統的夫妻便利店,這些新渠道商的定價確實很有優勢,而且零食品類更加集中和豐富。
不難看出,品類豐富、價格實惠成為零食集合店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因素。
為什么零食集合店可以以低于商超的價格售賣商品?對此,萬商俱樂部品牌專委會常務副秘書長李新龍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傳統超市由于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對零食品牌收取高額的保證金、入場費及管理費,且回款期比較長。對于緊俏且品牌知名度大的商品,零食集合店直接付款買過來,既解決了品牌商的回款期問題,又為集合店自身引流找到了貨品。同時,當前國產零食品牌數量劇增,而這些品牌都需要尋找出貨的渠道,單靠商超是遠遠不夠的。
同時,由于具備消費高頻、覆蓋人群廣但集中度低的行業特征,決定了零食集合店相較于單一品牌專賣店,更容易在市場占有、心智占領上擁有不俗表現。
這種渠道風向的變化,加速了零食企業對零食集合店這種新型渠道的跟進。
在盼盼食品董事長助理、零零嘴零食連鎖副總經理宋長鎮看來,休閑零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背后,是休閑零食在人們日常中的地位提升,消費者不再只鐘情于零食的飽腹程度,而是對零食的種類、品質、口味有了多元的要求。這對于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不可小覷的業務增長點。
圖源:微博
除了盼盼食品和良品鋪子直接入局這一賽道外,大部分零食企業也在積極擁抱這一新型業態。如勁仔食品在財報中表示,除持續開發與拓展全國大型連鎖、CVS連鎖便利系統外,還為零食很忙、糖巢、好特賣等零食專營渠道直接提供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2022年上半年,直營銷售收入8692.82萬元,同比增長126.37%。
而張學武也在今年表示,鹽津鋪子要“徹底擁抱”零食很忙。“零食生產企業圍繞供應鏈,做好精益生產;而零食系統負責將銷售環節、產品性價比做到極致,這本質上就是休閑零食行業去中間化的問題,對于制造型零食企業是巨大商業機會。”
一位零食行業資深人士算了一筆賬,零食企業與沃爾瑪、步步高等商超渠道合作,一年銷售額不超過1億元,其間包括推貨員、貨柜、維護體系、分倉人員等產生巨大運營成本,而跟零食很忙這類新渠道合作,僅2-3個人就能讓整個系統跑起來,且一年銷售額超過1.5億元很輕松。
零食集合店需要直面風險挑戰
總覽消費市場,年輕人對休閑零食即時消費的習慣已經養成,零食購買渠道也日趨多元化。這樣的背景下,一切觸達消費者的通道都是渠道,這個通道越短、越近,與消費者成交的機會也就越大。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最近一兩年出現的這些零食集合店品牌反而瞄準了下沉市場,走大眾化路線,重點發力三四線城市,以及一二線城市的下沉市場和偏遠市場,正成為休閑零食領域的一大新增亮點。
大市場充滿市場機遇,但對休閑零食集合店加盟商的經營者以及創業者來說,開店依然面臨諸多風險,一定要謹慎決策。
據界面新聞報道,加盟零食魔琺的費用明細包括3萬元保證金,7~8萬元的裝修成本,10萬左右的設備費用,8~12萬元的首次鋪貨費用等;如果按100平方米的店鋪一個月2萬租金來看,算起來,加盟一家店需要自籌資金35萬~50萬元。
再加上店租、人工、水電,以及商品進貨采購、促銷營銷等成本,整體來看,開一家零食集合店的成本其實并不低。
“零食集合店品類繁多,且需要大量鋪貨,因此進貨成本較高,但商品中賣得好、周轉率高的品類其實很有限,壓貨與利潤之間的平衡很難把握。”有業內人士認為。
其次,也因為零食集合店品牌眾多,也對品控管理甚至食品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包括“零食很忙”“座上客零食店”“老婆大人—量販零食”“好幸福全球零食集合店”等連鎖門店都有消費者進行投訴,投訴內容大多與食品安全狀況有關。
其中,有消費者投訴“零食有鳴”售賣的雞爪,未拆封就看到包裝內有頭發。有消費者反映,“座上客零食店”售賣的干脆面,面餅內有白色的細線。有消費者則投訴,在“老婆大人—量販零食”浙江寧波一家門店買到變質雞爪等。
事實上,為拓寬商品品類,零食集合店的進貨渠道一般涉及不同規模的生產廠商。就目前網友投訴的相關內容,涉及到食品質量問題的零食品牌大多為中小商家生產。
最后一點,當前零食集合店已經在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已經形成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一條街上開了多家零食集合店,年輕人可能也不夠用了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9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