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鶴崗的一間名為“隔壁”咖啡館又把這個“5萬塊買一套房”出名的城市帶火了一把,而這次是因為這個衰落城市開了一間精品咖啡館,30多元一杯還賣得不錯。
01■
? 鶴崗的第一家精品咖啡館??
據網友介紹,這間“隔壁”咖啡館的店主是一個30歲的東北姑娘,門店起名“隔壁”竟是因為店主夫妻都姓王,店名就玩了一個“隔壁老王”的梗,東北人特有的幽默展現無遺。當然,正經解釋是“想讓這家店有親切感,聽起來像鄰居一樣”。
鶴崗是一座資源枯竭型城市,因此人口不斷流失。這個東北城市從默默無聞到“走紅”,是因為2019年一篇《流浪到鶴崗,我五萬塊買了套房》的文章,讓全國人民知道了這個地方。

? ?? “隔壁”咖啡店
店主小王曾在哈爾濱做過咖啡師,“咖啡師三四千的工資,在哈爾濱買不起房。”小王選擇回到鶴崗創業定居。
在這個被唱衰的東北小城,經營一家獨立咖啡館,“隔壁”又是如何神奇地存活下來?
盡管鶴崗被貼上了“衰敗”的標簽,但小王通過自己的觀察認為,這座城市的年輕人還是擁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反倒是消費渠道太少。
比如,她曾在鶴崗一家蛋糕店工作過,就發現當地蛋糕店還在售賣早已過時的盒子蛋糕。與此同時,口味更好、價格更高的定制蛋糕,始終訂單不斷。小王決定重操舊業,開一家精品咖啡館的想法。

? ?? 鶴崗
2020年5月,90后小王投資20多萬,在鶴崗開了首家精品咖啡店。開業兩年多,她不僅回本,去年還凈賺了20萬。
02?■
? 月薪2000+??
? 就是拒喝咖啡的理由???
2021年,鶴崗又在網上火了一波。外地人前來買房的故事越來越多,有人做中介賣了100多套房子,一條賣房的視頻能達到千萬級播放量;有的人靠經營小串店年入百萬,有的人靠三個月的外賣收入買了一套房等等。
這期間,各種光怪陸離的創富故事不斷冒出,“隔壁”的營業額也跟著來了一波上漲行情,小王也說不出個所以然。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鶴崗“餐飲”相關企業現存1589家,2021年新注冊904家,同比大漲647%。而2019年和2020年,鶴崗餐飲企業的注冊量僅為100余家。
據介紹,鶴崗八成的購房者都是外地人,他們從事的工作多數不在當地,“網絡工作者”居多,如設計師、游戲代練、網上兼職、開淘寶店的……
有媒體曾報道,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并不喜好純正的咖啡,太苦的咖啡不討喜。但“隔壁”咖啡店里賣得最好的,還是18元一杯的冰美式,原因只是因為這個最便宜。

? ?? 冰美式咖啡
嘗過的顧客常抱怨“太苦”。說明在鶴崗喝咖啡的人還是以嘗鮮居多,并不是這里已經出現一個依賴咖啡的剛性消費群體。
據鶴崗統計局數據,2020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9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近80萬人,34歲以下人口占比為28%,60歲以上人口占比為約25%。
也就是說,鶴崗依然有近30萬的年輕人,每天都會有人需要衣食住行、需要休閑娛樂,這么大一個市場在任何地區都不容小覷。
2020年鶴崗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21元,也就是月收入2043元。絕對值不高,但以鶴崗“5萬元1套”的房價來衡量,當地居民依然有一定的消費能力。

? ?? 中介張貼的鶴崗房源
沒有房貸,沒有高昂的教育費和生活費用,可以這樣說,鶴崗人均2000多的工資與北上廣上萬的工資相比,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是不一樣的,這意味著每月兩千元都能用于提高自身生活質量。
所以,在鶴崗既有人均消費幾百元的高檔餐廳,也有許多幾塊管飽的小店。作為非必需消費品的特調咖啡館出現在這,就似乎不那么奇怪了。
03■
? 咖啡下沉的多種猜想??

? ?? 鶴崗的夜
其實,一家咖啡店根本做不完一個30萬人的市場,而且鶴崗模式多少帶點偶然因素,未必人人都可復制,有人在縣城靠一已之力做到日銷數千元的業績,倒是值得研究。
我國咖啡行業已進入一個高速增長、高速發展、高速擴容的節點,因此市場消費頻次越來越高。像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的人均消費量已經達到約40杯/年,一線城市約28杯/年,二線城市約14杯/年,三線城市約5杯/年。
江蘇豐縣有家名為“起風”的咖啡館靠網上播放工作vlog走紅,僅郵寄訂單就日銷數千元。
這個咖啡店位于豐縣一個單位的老舊宿舍院落里,用導航也相當不好找。即使這樣,依然攔不住有人驅車幾百公里,專程過來親眼看一看這個“距離1650公里”的咖啡館。

? ?? “狗子哥哥”將自己每天做咖啡的視頻發在網上
起風咖啡2020年開業,當年李照林就用“狗子哥哥”的網名在小紅書、抖音、B站等平臺上發視頻,內容制作并不復雜,就是他自己的日常工作分享、咖啡的制作流程,以及店主的各種小互動。
開業僅幾個月時間,播放量就漲到數萬,最高時達到30W+,日營業額也突破7000+元,即使是在因疫情影響堂食不能開的時候,日均銷售額也能穩定在4000+元。
如今,又在咖啡店旁開了家甜品店,小院將兩店打通,線下加線上最高的時候能做到3W的日營業額。
“狗子哥哥”連拉薩、烏魯木齊的單都接過,遠的航空距離超過3500公里。只要順豐冷鏈能送到的地方,他都會接單。現在他們店里線上的郵寄訂單與線下到店消費一樣多,已經做到各占一半的銷售額。

? ?? “狗子哥哥”將咖啡罐裝打包,賣到全國各地
有一點不得不提,起風咖啡這種直播式出品,所用原物料及制作過程肉眼可見,悅鮮活的鮮奶、菲諾的椰乳、OATLY的燕麥奶等,通過物料的展示,間接地證明了自己的咖啡品質。
下沉市場畢竟與一二線市場環境不同,有人將門店改成二十年前上島咖啡那種“咖啡+簡餐/炸雞/棋牌”的模式,甚至供學生寫作業、玩桌游。
咖啡下沉走網紅路線正被許多愛好者模仿,如杯子上面套個地標、logo,店里擺點塑料尤加利葉,做個心愿墻或者豆袋墻,網上甚至有全套教程。
事實上,地標杯套打卡這件事已經成了咖啡館的致富密碼。延吉有家咖啡館,通過這個思路,已經做到日均八九百的單量。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