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故事】送外賣的小伙子是如何創業成功的?


    和小癖聊聊

    報道、合作、廣告、贊助、申請轉載文章,加設計癖個人微信號:15210428522,都搞定。


    隨著美團外賣、餓了么等 APP 的不斷普及擴大,送外賣小哥不管風吹雨打、烈日黑夜,都不停地在城市中穿梭著。可是你能想到么,同樣是做過送外賣行業的華裔小伙 Stanley Tang 就瞅準時機干出了一番大事業。下面就讓設計癖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年輕小伙兒創業成功的故事。


    材料取自斯坦福創業公開課第八課



    故事開始之前,先讓我們簡短的了解一下 DoorDash。由 Stanley Tang、Andy Fang、及 Tony Xu 三位華裔創立的 DoorDash 在灣區發展得非常迅速,已在美國 9 個城市提供服務,10 個月內,DoorDash 共計盈利千萬美元。


    DoorDash 做的是快速物流跑腿員,而 DoorDash 給自己的定位也是一家注重物流與技術的公司。DoorDash 的技術對飯店的餐品準備時間有良好的把握,保證送餐人員能在恰到好處的時間范圍內到達飯店領取餐點;在配送上,DoorDash 提供了自動路線規劃算法,能選取更快捷的路線。


    下面就是 Stanley Tang 的創業經歷。


    當時他正在念斯坦福大三的秋季課程,對幫助小個體戶解決技術問題很熱情。通過一次與面包甜點店主的聊天,他得知店主每天有好多的貨要送,有時候只能親自去送。他意識到「送貨是這么普通的一件事情,為什么沒有人解決這個問題呢?」但是他們當時就是一幫大學生,沒有汽車或者其他送貨設備,所以決定從送餐服務開始進行一次簡單的實驗。


    他們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打造了一份網站著陸頁(landing page)。他在網上找到了一些帕羅奧圖鎮餐廳的 PDF 菜單,把這些菜單貼在一起,在清單最下面添加了他們的手機號碼。就這樣,他們發布了這個著陸頁,網址 PaloAltoDelivery.com。



    他是這樣描述他的網址的:超級簡單、超級丑陋。老實說,他們對它不抱太大希望,只是發布了它。他們只想看看到底有沒有人給他們打電話,如果他們有足夠的訂單,也許這個送餐的主意值得繼續下去。


    正當他們都不抱希望的時候,突然間電話響了,有人打電話進來了!客人希望訂泰國菜,他們當時想:「真的是訂單啊,我們得做點什么了。」因此他們坐上自己的汽車,想著:「我們現在也沒什么事忙,順道出去兜兜風,帶點泰國菜,看看送餐怎么搞的。」他就這么去做了。這就是他們第一次送餐經歷。


    第二天他們又收到兩通訂餐電話,第三天五通,之后就是七通、十通電話。很快 PaloAltoDelivery.com 在校園里的口碑傳開了,當時感覺非常瘋狂,因為試想一下:這其實只是一個著陸頁,你得從這份 PDF 菜單中查找菜式,然后下訂單,然后打電話給他們。這個網站看起來很不專業,但他們一直接到訂餐電話和訂單。這讓他們感覺自己真的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當人們愿意忍受他們網站的簡陋時,他們就知道人們真正需要什么了。


    要知道他們搗鼓了一個小時就發布了這個著陸頁,他們沒有司機、沒有研究算法、沒有后臺支持、沒有花六個小時打造調度系統,他們什么都沒有。他們推出這個網站的初衷就是檢驗一下自己的猜想,做點實在的事情搞明白這項服務是不是人們想要的。所以開始的時候亂七八糟是情有可原的。


    YC 有一句老話叫做「要做就做小規模生意」。因此開始的時候他們自己做送貨司機,繼續上課,下課后去送餐。他們自己做客服,有時候要在上課的時候接電話。他們經常在下午的時候沿著大學路邊走邊派 DoorDash 的傳單。


    因為沒有調度系統,他們只好用 Square 向所有客戶收費。他們用 Google Doc 記錄訂單,用蘋果的 Find My Friends 跟蹤司機的去向。就這樣想法子找出把事情搞定的解決方案。事實上,他們一度增長得非常快,導致 Square 把他們的賬戶停掉了,因為懷疑他們洗錢。幸運的是,他們的聯合創始人 Tony 在 Square 工作,他給 Square 管理人員發了封郵件就把問題解決了。


    「做小規模生意」也會讓你成為該領域的專家,例如做司機幫助他們了解整個送餐過程如何運作并以此為機會和客戶、餐廳交談。他們自己調度司機,幫助他們弄明白司機任務分配的算法是怎樣做的。他們自己做客服,從客戶獲得實時反饋。在 DoorDash 剛起步那幾個月,他們自己每天晚上給每個新客戶發電子郵件,問客戶覺得第一次送餐感覺怎樣,以及客戶從哪里聽說他們的服務。得到的反饋非常寶貴,客戶也非常欣賞他們的客服工作。


    現在他們的服務擴張到不同的城市,他們要考慮建立自動化的解決方案,打造調度系統,思考如何平衡供求關系,需要好多高大上的技術。但這一切在起步階段都不重要,因為起步階段只要找準市場即可。


    這就是 Stanley Tang 的創業經歷,正如他照片中的奇怪組合一樣(一份 CS247 的作業、稅單、黃色超速罰款單、最下面的是紅杉資本開給他的 1500 萬美元支票),他的創業歷程是那么的不可思議。



    最后,他對自己的創業經歷做了一個總結。在做 DoorDash 的過程中,他學到了三點。第一,驗證假設,像做實驗一樣檢驗創業點子;第二,下手要快,他們不到一個小時就發布著陸頁了;最后,不要小瞧小規模市場,瞄準小規模市場對于開始創業來說是最大的競爭優勢,時機到了,自然就擴張了。


    聽完 Stanley Tang 講述自己的創業經歷,小癖真是自愧不如,所謂機會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只是看誰能抓得住。希望各位有志之士能從 Stanley Tang 的經歷中得到一些經驗,在自己的創業之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3290.html

    (0)
    上一篇 2016年6月25日 07:31
    下一篇 2016年6月25日 10:4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