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倩
編輯|小倩
作為火鍋的發祥之地,重慶,值得每一個餐飲老板常來看看。
深不見底的品類根源、強有力的消費習慣支撐……多方綜合下,重慶逐漸形成了相較成熟的餐飲市場,誕生了大批餐飲品牌,特別是火鍋品牌,比比皆是。
我們不僅好奇,那些殺出重圍,劍指全國的品牌,如何從國民美食中打造現象級?在管理和運營上又有何自身的獨到之處?
10月22日,為期三天,由火鍋餐見主辦,好食記、蝸牛餐飲學院協辦的“餐見重慶·對話創始人”正式開啟,研學團隊深入目標品牌實地考察,與創始人面對面交流。
餐飲創業需要“熬”
餐見游學第一站,以一段劉一手的企業文化視頻拉開帷幕。
作為一個19年的重慶本土品牌,劉一手在全球布局1289家,當其他同時代品牌相繼沒落,劉一手仍發展的如火如荼,相繼在迪拜、加拿大等地開店。
劉一手董事長劉梅現場分享了品牌發展背后的辛酸史,餐飲創業維艱,就像火鍋一樣需要“熬”出來。特別是在海外開店期間,她打過官司、坐飛機背過底料,火爆過、也因為合伙人和管理問題關過門店…….但劉梅自始至終用“初心+進取心+平常心+敬畏心+感恩心”不斷激勵自身,從“心”出發。
分享會以劉一手的企業之歌結束,現場掌聲不斷。
人人都是質檢員
“你好,歡迎回家。”
下午,餐訪團隊來到珮姐老火鍋來福士廣場店,一進門,就聽到服務員一致且響亮的問候。一整墻的車票、整齊擺放的火鍋底料、明檔操作的菜品擺盤……讓學員們紛紛拍照稱贊。
隨后,學員們認真聆聽了珮姐品牌創世人顏冬生的分享,“無水廚房”、“人人都是質檢員”、“品質是核心,營銷只是錦上添花”、“建立內部培訓學校,通過標準化、系統性的知識輸出建立專業人才。”
蝸牛餐飲學院聯合創始人、CEO劉長琪用一句話來點評珮姐:“網紅”只是表象,品牌打法不容小覷。
晚課復盤
晚上七點,學員們也并未馬上休息,短暫休整后大家再次集合,趁熱打鐵,為白天的餐訪復盤討論。
學員們就自己的所見所聞發表看法,結合自有品牌特性提出改進措施。
現場,隨行導師劉長琪與學員們互動,指出“所有項目成功的背后都是價值觀的成功”,詳細拆分剖解了品牌背后的邏輯思維。
今日燒腦已畢,在接下來的兩天里,研學團隊還將餐訪魯西肥牛、九鍋一堂和周師兄大刀腰片,敬請期待。
統籌|巖巖
編輯丨小倩
視覺丨李青超 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四次創業失敗又觸底反彈|2019大龍燚營銷體系解讀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粉絲客服:18739017911(同微信)
內容交流:xiaoxian_02
文章轉載:txg13333832182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新浪微博:@火鍋餐見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