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發動外部競爭
一個團隊的凝聚力有時候是來自外部的刺激。比如,美國經常通過發動外部的戰爭讓團隊內部更加得團結,讓兩個陣營的人目標一致。
對于團隊也是如此,這里更好的形式是團隊競爭,而非個人競爭,通過競爭來將一個團隊凝聚起來。比如,老板可以和自己店附近有競爭且起鼓相當的店達成“競爭合作關系”,讓兩個店面有機會一較高下。
人的內心都是渴望勝利,這樣的良性競爭也是提升內部凝聚力的方法之一。
02
適當挑戰權威
在“亮劍”一片中,李云龍是一個非常有領導力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很懂得凝聚團隊的人。他經常展現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不服管教的樣子,而這也正是讓小兄弟們信服,更團結。
具體的作法可以是:在經營上挑戰下重來沒有戰勝過的對手,甚至是一個巨無霸對手這都是讓人非常happy的事情,比如開連鎖店的,可以拿一個三線城市去搞一個二線或者一線城市,還提出“偶爾囂張,有利健康”這樣的口號,絕對是很提氣的。
當然,這里要用得更巧妙,千萬不要去挑戰組織文化,那就會死的很慘,沒有企業會去支持那些只有個人領導力而不懂得服從的人。
03
盡量多的制造勝利
千萬不要以為勝利是一躑而就的,一場真正大的勝利是無數小的勝利積累下來的,要讓團隊活在一種“贏”的狀態中,而這種贏就是要找到不同“贏的角度”。
比如,除了每月的營業額,店長可以設置人均消費、翻臺率、點單率、會員充值金額、新入會數量、每周營業額等目標,盡可能多的讓團隊體會勝利時“贏”的感覺。
勝利可以是本周營業額超過以往各周、可以是本月新入會會員超過1000名、可以是招聘菜點單率創新高……總之,當團隊有“贏”的心態,處處皆可創造“贏”的可能。
04
鼓勵要對外放大對內縮小
在團隊內部樹立“標桿”是很重要的,但千萬不要在內部培養“明星”,所以在對表現優異的同學包裝宣傳更多的是對外發送,而在內部更多的是鼓勵其分享和支持其它人,團隊成員之間應該是平等和互助的。
甚至有時候如果有人尾巴上揚,是要予以打擊的,讓大家彼此看到對方的閃光點,捧殺和棒殺都是我們在管理上曾經犯過的錯。
05
內部輪崗加外部換崗
總是待在一個工作環境,面對同樣的工作內容確實容易讓人疲勞。那么定期讓不同崗位的人輪下崗是不是能起到緩解的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廚房內部,定期讓技術含量接近的崗位換換崗,比如炒A組菜的人換成炒B組菜,切配跟打荷換一下崗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讓前廳與后廚的崗位對換,廚師到前廳去傳兩天菜,服務員跟著廚師們在廚房里學兩天烹飪。不同崗位的人換崗,達到更好的相互理解,更有利于工作的配合度。
這樣,很多對于現實不滿的人可能會發現,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如意,相比而言,自己已經很值得滿足了。
06
適當組織聚會與郊游
這一招是很多企業都在做的。
但有時候會因為經費的原因,好多店面不愿意實施。其實這部分費用并不難解決,一方面可以通過賣店面垃圾(原調料的包裝盒、紙箱等)產生,另一方面大家也可以實行AA制,但是管理層都要拿得多一點。用句俗話講就是“官越大的拿錢越多”。
如果普通員工每人出50元,領班就得每人出80-100元,店長就得出150-200元,大家湊錢一起聚會吃飯或K歌或郊游,一起放松,緩解疲勞又培養感情,一舉兩得。
統籌|巖巖
編輯丨阿寧
視覺丨李青超 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編輯整理,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2019 紅紅火火|總經理攻略|微利時代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