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餐飲人眼里,對早午餐這種更講究用餐形式和儀式感的早餐概念,還停留在歐美影視劇,或者是國內高檔西餐廳的周末菜單里。
而普通消費者對于西餐的選擇,也無非是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西式快餐,以及各種類型的牛排店、披薩店,或某個地域特色的西餐廳,如意大利餐廳、法式餐廳和德式、俄式餐廳,以及其它昂貴的高級西餐廳。
早午餐只是在各類西餐基礎之上,按照用餐時間段衍生出的概念。
但在上海,已經有一家餐廳,將這個概念做成了一個完整的品類,那就是筷玩思維曾經在《不再是高級酒店專屬,早午餐或成餐廳擴展營業時間新方向》中提到過的、主打All Day Brunch概念的全天早午餐餐廳Win House。
目前,Win House憑借鮮明并獨特的“早午餐”定位,在上海經營兩年叫好又叫座,分別在上海的核心商圈陸續開辟了四家分店,每家都顧客盈門。今年九月開始又在華中的武漢和長沙分別開了新店,北京的首家新店則即將在西單大悅城正式開幕。
如何在激烈的餐飲市場找到獨特的切入點?如何在市場空白領域開發一個全新的品類?如何讓顧客欣然接受新鮮的餐飲文化?Win House的做法可以看做是一個范例。
精準定位早午餐,美式文化占領顧客心智
上海是個洋派的都市,各種歐美西餐對上海人來說并不陌生,Brunch在上海也并不算稀奇,但全天供應美式早午餐卻是Win House獨有的創意。
這家由臺灣具有多年業內經驗的餐飲人開設的個性化美式餐廳,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靜安商圈默默開業,也并無特意高調營銷,僅憑運營就打響知名度,店中經常高朋滿座,周末或假期甚至一座難求。
這緣于Win House的創始人有多年美國生活的經歷,也是Brunch及其生活方式的愛好者,回國后,就想把美式對生活的品味與文化也帶進來。
而在兩年前的上海,很多人心中的早午餐,大多還是一種假日里的休閑活動,要吃到一頓豐盛的早午餐,必須得在周末或節假日前往西餐廳才能享用,平日是吃不到的。
但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壓力下,仍有人希望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按照自己的時間規劃,隨時可以犒勞自己。
為什么不能一周每天、從早到晚都可以供應早午餐餐品呢?
正是這個市場空白和潛在需求,讓Win House在各種西餐用餐方式中找到了一個新定位。
以All Day Brunch全天早午餐、All Day Fresh全天神清氣爽的經營理念,Win House讓客人從上午10點到晚上10點的任何時段,都可以享用美式早午餐。
這種跳出固有時段、打破既定用餐習慣的理念,顯然是具有突破意義的。
據筷玩思維了解,當時上海沒有任何早午餐的品牌,All Day Brunch沒有競爭者,但Brunch品類本身卻是有許多顧客的。
新的概念需要市場教育,開辟這樣一處餐飲市場處女地,風險并非沒有,但市場空白帶來的吸引力低洼,讓風險的影響力減弱。
美式文化是Win House的靈魂。Win House堅持不只是經營美式餐廳,更是傳播美式Brunch文化,主要從裝潢、服務和餐品三方面來打造美式文化的氛圍。
最直觀的裝潢方面,Win House餐廳每間的面積基本都在400平米左右,寬敞的店面均以美式工業風為基礎,就算客滿也不會有一般餐廳的擁擠吵雜感。室內用餐環境則采用曼哈頓風格,讓客人一進餐廳就能放松。
這種美式風格說起來簡單,但要做到“地道”,得在很多細節上打磨,美式的街頭涂鴉、磚墻、鐵網等空間裝飾,金屬燈具,美式高腳椅和原木桌、寬大的長木桌,“Hug me OR kiss me ”定制餐具,處處體現美式內涵。
硬件承載的是更重要的交際功能——可以提供一個舒適的交際場所,也是美式風格的體現。比如餐廳中間區域的長木桌,就可以讓彼此不熟悉的食客拉近距離,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聚會聊天氛圍。
Win House以全日Brunch“假裝在周末”的理念,迅速收獲了年輕群體的關注,甚至有創業型公司在此邊用餐邊開會,讓這里成為了一種新的社交場所。
而由于定位獨特、風格明顯,用過餐的客人都愿意拍照并在社交媒體上自發傳播,來顯示自己的生活風格,口碑效應持續發酵,使得每家新店都能保持幾個月的較高熱度。
食材和菜單平衡健康與美味,照顧大多數人的胃和味蕾
與傳統西餐廳在假日推出的固定早午餐菜單不同,Win House的早午餐選擇豐富,可選擇性很大。
比如以蛋類為主的各種口味的班尼迪和歐姆蕾,這屬于傳統的早午餐,也有各式肉食和沙拉,無論客人是健康主義,還是無肉不歡,能找到自己中意的菜品。
這樣搭配的好處是:可以面對最大范圍的客群,從老人到小孩,不論女生還是男士,都可以來店消費,吃到想吃并適合自己的東西。
美式文化本身就是個兼容并蓄的文化,Win House菜單里60多種菜品以“Comfort Food”為基礎概念來設計,卻從視覺、味覺層面做出創新,每周還會根據時令和節日主題推出新菜,給吃的人帶來驚喜。
雖然是概念型餐廳,Win House同樣注重食材的健康,對食材來源把控比較嚴格。
由于美式早午餐的許多餐品里都有蛋類,班尼迪要不散黃、歐姆蕾要香滑、太陽蛋蛋黃要有磚紅色澤,雞蛋的品質決定著整個餐廳出品水平的高低。
據記者了解,Win House使用的雞蛋,指定為江西九江生態養殖場山間自然放養的蟲草養生土雞。
清晨的第一批土雞蛋由專人挑選裝箱,立刻送至Win House各門店,雞蛋在店里存儲最多不超過三天時間。為了達到地道口感,禽肉類食材也大部分是進口。
事實上,Win House的專業西餐廚師打理出來的餐點,也需要經過一定的本地化改良和設計,才能打造出受本地人歡迎的美式早午餐。
精心設計的餐品,最大特點除了形式和味道上美式風格濃厚,靚麗的外表也讓其自帶“網紅”效應。許多甜品、酒水和輕食因為美貌又時髦,往往是客人們拍照的主角,并在社交網絡上走紅,許多客人都是看了朋友圈前后來“拔草”的。
臺式管理與服務,異國腔調和家庭休閑體驗并行
雖然環境和餐品的美式風格濃厚,Win House的服務卻非常具有臺灣式的貼心風格。
服務團隊都是清一色年輕人,并由來自臺灣的專業訓練師駐店特訓,講求熱情及耐心的服務風格,讓客人感到自己不是客人而是朋友,踏進Win House的瞬間,能感受到回家的氛圍和被照顧的感覺。
目前,上海的4家Win House分別位于浦西靜安、浦東陸家嘴及虹橋等地的核心商圈,武漢店開在中山大道的壹方天地,長沙店則入駐泊富-I CITY,北京店開在西單大悅城,選址都是在核心商圈、CBD的商業綜合體。
首次開店就選擇這些位置,租金價格自然高昂,但卻可以迅速鎖定白領階級和輕熟齡階段、懂得品味生活的核心目標客群,同時也能顧及其他類型客人的接觸度,獲得最大客流。
同時,這些商業綜合體的客群也與Win House客群相吻合,進入這樣的商場是對雙方都有益的,進駐工作也可以順利進行。
Win House的專業早午餐品種豐富,分量不小,客單價大約100元,非常受都市年輕人群的喜愛。因為接近CBD,這里也受到商務人士的青睞,Win House還為這部分人群提供限時限量的“商務午餐”,并推出工作日同行人士優惠活動。
無論哪類人群到店,舒適的家庭風格都是這家餐廳想要讓客人感受到的,這也是臺灣餐飲店的一大特點。中西餐飲文化和服務文化的融合,讓Win House更適應大陸市場。
結語
一直以來,包括北京和廣州、深圳,都還沒有出現一個強勢的早午餐品牌,Win House的出現可能要打破這個局面。
從上海的四家店和武漢、長沙已經運營的店來看,全日早午餐給平淡的西餐業態提供了一個新穎的呈現方式,強烈卻舒適的異國風格減少了顧客對西餐的審美疲勞。
隨著國內一二線城市消費升級進程加快,這種以早午餐概念包裝起來的西式輕食、簡餐具備火起來的先天條件,卻并沒有太高的壁壘,而美式文化的內在氣質、率先提出全天Brunch的理念卻并不容易模仿和落實,這成為Win House在一定時間內占據這一領域頭部市場的命門。
Win House要在早午餐領域強化自己的開創者和領導者地位,則持續的高水準出品、新穎又接地氣的美式文化推廣活動,都是不可忽視的關鍵。
PS:筷玩思維是餐飲人的職業發展平臺,同時也是立足于餐飲產業鏈的大數據和產業服務平臺。創始團隊有成功的連續創業經歷,尤其品牌&營銷從業背景突出,在B和C端的品牌塑造、營銷推廣資源廣泛。
綁定筷玩思維深度合作,助力客戶迅速打進餐飲產業鏈并進入VC和消費者射程。各種形式合作請聯系:蘇先生 18518677068(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7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