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7日 | 第[724]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張大寬
自救
A:這個畫風好像有點不對啊!
B:綠草地,小板凳,白色的圍欄,還有遠處的游樂設施,這哪像吃飯的地方啊,這是標準的幼兒園操場么。
C:莫非是誰家推出的新業務,場景營銷?疫情還沒過去,這么大手筆的投資,不多見啊。
D:這是幼兒園改行開了燒烤店。。。。
真實的情況,是山東濟南一幼兒園受疫情影響發不出工資,園長決定帶老師轉行賣燒烤。
怎么樣,老師給你點菜,排面不錯吧![手動狗頭.jpg]
園長說不想老師們因發不了工資轉行
“如果掙了錢利潤全體老師平分,如果賠了錢保證每個月給每個參與者發1500元基本工資。
這次創業的宗旨只有一個:解決老師的就業問題!”
這院長,夠意思吧,給院長打個CALL。
聽聞幼兒園改了燒烤店,家長帶著孩子們也聞訊趕來,大人有肉吃,孩子有地玩,老師有工資,一舉三得。
除了賣燒烤,還有賣包子滴。
云南麗江一家20余年的民辦幼兒園目前有70多名教職工維持每個月的運轉需要30萬元千思萬想他們開起了包子鋪生產自救。
園長說,一開始自己真的拉不下來這個面子,但沒想到大家都特別支持。
誰不愿意支持一個積極主動的人呢?
網友如是說
最新的消息,上級給了消息,即將復工開學,燒烤已經停業不干了,也不穿串了,迎接寶寶們回來上課!
沒辦法
相比于上面這樣“積極想辦法”的院長們,前段時間看到了不少“沒辦法”的餐飲老板。
我說這個話,多少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嫌疑。
他們的心態,我非常能理解,從開始的不能開門,到后來的可以開外賣,再到后來的有限堂食,再到現在的放開堂食。
看似一步步的松綁,但生意并沒有隨著松綁而恢復到以前。
甚至有些店,開門還不如不開。
為啥呢?
不開門,主要虧的是房租,這錢有數,一天虧多少很清楚。
開門,不但虧房租,還有食材,還有水電氣,還有人員工資,還有。。。。
這錢成了無底洞,不知道要虧到什么時候才行。
每天一睜眼,就是大幾千沒了,說不焦慮的,都是假的。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這句話我一直很喜歡。
也有人說,這只不過是一句雞湯罷了。
可,哪怕就是雞湯,喝了管用不就成了。
2月份的時候,有位老板來咨詢,問我說這時候應該咋應對呢。
他說外賣肯定是必經之路,不能堂食,就只能外賣一條路。
我說沒錯,那你有啥打算呢?
他說,準備去學習學習外賣平臺運營,書已經從京東買回來了,外賣運營一本通。同時還有一些外賣的課程,準備報名好好學學。以前堂食還行,就沒把外賣當回事。
我說,打住打住,課程就不用報了,用兩個小時把書粗翻一遍就成了。
做外賣,不一定非要學平臺運營。
他說,不學平臺,咋弄嘞?
我說,不用干別的
①、去找開門的打印部,做幾盒名片,名片上印上你點名字,微信二維碼,背面印上幾個主打菜,價格也寫上,同時寫上上午11點之前訂餐,送茶葉蛋一枚。
②、去周邊開工的寫字樓掃樓,把你的名片發出去。
③、守著微信及時接單
至于外賣平臺,看書上的東西,把基礎的裝修做好,精簡菜品,價格就按照正常價設,打不打折自己定,底線要求就是一定要有利潤。不要干費力不賺錢的事情。
結果,就這么干,那段時間生意不比以前差多少。
另外一個老板,給我說他在疫情期間的自救方法。
節前備了不少貨,尤其是凍貨。這一下子不能開門了,就發動親戚朋友幫忙轉發,開始賣凍貨。
沒想到這些東西賣的還挺好,順著就開始賣各種半成品食材,雖然盈利不如疫情之前,但養活人是沒問題。他說,總不能死等,得主動一些。
今天是周末,我在群里又發了讀書紅包。
聊的時候提到一本書,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我說這本書我就記住了4個字,“積極主動”。
我們的群友沃爾沃說,他記住了“影響圈,關注圈”,比我多2個字。
咱把這幾個字連起來組個句子,就叫做“積極主動的在影響圈里面多做事,少看關注圈”。
如果不是特別理解這幾個詞的具體含義,建議翻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上面說的幾個例子,你看是不是都是在“可影響的范圍內努力”,弄不過病毒,但我們可以賣燒烤,賣包子饅頭,可以去掃樓,可以賣凍貨半成品。
做點啥,一定比癡癡的等待更有意義。
大部分地區,已經放開了,這些地區積攢了不少自救的經驗。那些因為特殊原因,還無法正常復工的地區,可以借鑒一下前人的經驗,盡可能的去自救。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你說呢?
戳下方圖片,帶走實用方法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