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消逐單處罰!但外賣取餐柜真能提高配送效率嗎?

    日前,北京市人社局某副處長體驗了一天做外賣騎士的感覺,送單 12 小時只賺了 41 塊,這讓快累癱的他感慨這個錢太不好掙。此事,在社會各界引發極大關注度,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對此,美團與餓了么今天相繼做出正式回應,明確表示已逐步取消對騎士逐單處罰,并將繼續努力提升騎士體驗,最近一次的騎士 App 也已做出相關升級。

    但是,取消逐單處罰,騎手的待遇終于能改善了?可以從設備創新人機結合的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

    智能外賣取餐柜,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可以用來取外賣餐食的柜子,主要采取“網訂柜取”方式。因此從技術實現角度看,智能外賣取餐柜門檻并不高。

    外賣取餐柜的形態已經出現了五六年,但一直處于緩慢的試點狀態,原因顯而易見,外賣取餐柜本質上就是外賣平臺通過壓榨商家和消費者的便利,然后提高最后一公里配送效率,壓縮自身發展成本。

    直到疫情發生,外賣智能取餐柜在國內各地區都有著大量的應用場景,這才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01

    智能取餐柜的發展現狀

    智能取餐柜的正式冒頭是從去年疫情之下的“無接觸配送”理念開始的。

    目前來看,在醫院、學校等對于隔離要求度高或取餐速度慢的特定場所,有對于需要取餐柜的需求,另外不讓外賣員進樓的辦公樓也有相應的需求。
     
    餓了么與大學食堂展開合作,在華東師范大學閔行校區、杭州濱江高教園等地鋪設了智能取餐柜,實現末端無接觸交付。
     
    從商業模式來看,這與豐巢、菜鳥快遞柜的模式類似,在快遞員和消費者之間增加的快遞柜帶來的問題,也會出現在這里。

    外賣是人們為了方便,足不出戶收到美食才誕生的產業,便利是第一位的。將外賣放到柜子里,用戶來自取,已經影響了便利的初衷。
     

    盒馬旗下的盒小馬將取餐柜應用在早餐領域。店鋪分布在地鐵中,用戶線上點餐后,順路去店鋪取餐,節省了時間。

    盒小馬是盒馬旗下的新零售“新物種”,主攻上海早餐+新零售模式,于2019年7月起在黃浦區歌斐中心開出全國首店。

    每家門店的智能取餐柜及其背后“網訂柜取”的新零售邏輯,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盒小馬門店平均面積不超過30平米,每個門店都設有24個取餐柜。

    盒小馬自提柜早高峰的周轉率極高,
    每柜每單平均用時僅130秒,創下了早高峰峰值超過500單的記錄
    ,坪效達到業內第一。

    餐品方面,
    盒小馬提供煎餅果子、波霸蒸包、手抓餅、點心、豆漿、粥等各種中式早餐,加上少量西式的面包、咖啡,總計達40多種。

    這些是盒小馬當時開業的報道,但時至今日,鮮見盒小馬開新店的報道;而喜茶的“取茶柜”卻走出了另一條康莊道路。

    喜茶“HEYTEA GO”店不設收銀員,用戶通過“喜茶GO”小程序自助點單,為了解決曾經被詬病的門店排長隊的難題

    ▲喜茶GO小程序界面及取餐通知示例

    而自2019年8月推出取茶柜則是GO店在滿足用戶自助取茶體驗的延伸。“取茶柜的初衷是為了優化取餐體驗,增加消費者便利性,緩解門店出杯壓力。

    當時主要是考量到兩點:1、GO店已經培養了消費者用小程序點餐的習慣,對智能新硬件的接受度較高;2、創維GO店商圈以白領群體為主。


    資本也入局賽道,2019年11月,以智能取餐柜、生鮮柜、圖書柜為業務的“哎呦喂AUV”完成了由哈工大機器人集團作為投資方的10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02

    外賣取餐柜為誰解憂?

    對爭分奪秒的外賣騎手來說,在這一單上浪費的一分一秒都與下一單外賣是否遲到息息相關,所以智能取餐柜的出現能有效解決外賣騎手配送超時的問題。同時減輕工作量,可以送更多的單。

    其實配送末端一百米也很費時間,要是遇到規規矩矩的地址還好,就怕有些類似城中村的地方不好找、有些指定位置太奇葩或者一些外賣用戶填寫的詳細地址不明確。

    而且哪怕是像小區、高樓這樣位置比較容易找的位置,高樓層的外賣也對騎手不是很友好。無論怎么樣,外賣要送到用戶手里的末端一百米就是會消耗很多時間。

    草蛇灰線,伏脈千里。最近,美團智能取餐柜外觀專利被授權,疊加外賣員與平臺、用戶之間的矛盾加深為智能取餐柜的進程加速埋下了伏筆。目前美團取餐柜已落地全國二十多個城市,2021年將加大力度持續投放。

    此前,美團的智能取餐柜主要在一二線城市單量高的寫字樓、以及部分高校進行試點。之所以這樣考量,是因為這些地方外賣訂單集中,但又禁止外賣員上樓,因而對于用戶而言,更傾向于接受外賣取餐柜的存在。

    但外賣平臺的野心當然不止于此。

    在這些區域以外,平臺或將通過調整配送費的價格或配送時長,以及其他隱匿機制,來為外賣取餐柜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

    不同于快遞柜,取餐柜對于保溫、消殺、通風去味等方面有著嚴苛的要求,一個取餐柜的年運營成本不低于10萬元,為什么還有外賣平臺還愿意嘗試呢?

    關鍵原因在于提高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美團外賣誕生后連虧5年,但自去年提高扣點后爆發性實現盈利,最近,又由于二選一涉嫌壟斷,被巨額罰款100億人民幣。
    美團投入外賣取餐柜意味著,騎手的利用率更高,整個運輸鏈條更為高效,成本壓縮了、速度上去了、利潤自然水漲船高。
    平臺愿意,騎手也是。
    通過取放取餐柜,騎手可以送更多的單,拿更多的提成。但對于商家和用戶而言呢?要么是被剝奪了足不出戶獲得外賣的權利,要么是承擔剝奪騎手利益的道德綁架。

    隨著騎手成本增加,外賣業務給平臺和商家帶來契機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壓力
    ,從用戶角度來看,消費者需要更具效率、更能滿足個性化需求的解決方案。
    其實,智能取餐柜概念出來最早是服務團餐、無人餐廳、智慧餐廳等客戶的,口碑曾聯合“哎呦喂”,在肯德基、五芳齋、味多美等多位商家使用。


    不同于外賣取餐柜的形式,餐廳柜是用戶及外賣小哥直接到店取餐,主要是為商家提供便利。
    這種為商家、平臺做線上引流、減輕就餐高峰期的用人壓力做法倒是無可非議,但跨界到外賣行業,讓用戶讓渡便利,這個算盤難打響。

    但能否真的提高效率也是個未知數,據微博網友爆料,高峰階段,樓里的取餐柜反而效率更低。


    03

    外賣取餐柜的難題與挑戰

    受今年疫情影響,無接觸取餐概念迅速興起,智能外賣取餐柜作為一種重要的形式得以生根發芽并發展了起來。

    但世間萬物有陰就有陽,取餐柜市場紅火的背后挑戰也接踵而來。

    1、食品安全挑戰

    由于涉及外賣食品,智能外賣取餐柜模式并不能完全借鑒原有的快遞柜共享模式。

    當每天不同來源、不同性質和不同包裝的食品進入柜子的時候,風險不可避免。

    一旦發生問題。誰來承擔責任,是食品出品方?還是外賣送餐員?還是運營柜子平臺方?

    而企業使用專屬柜子,全部自營,則又面臨成本過高的困局,因此對應的問題還有待于市場進一步的實踐驗證后才會有結果。

    2、運營管理挑戰

    目前智能取餐柜也有較多的玩法,如果是依托門店自營的情況尚可,但如果是純無人共享模式的,運營管理挑戰實際是巨大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外賣包裝破裂、滲透是時常有的事,一但外賣包裝出現類似的問題,取餐柜內就會受到污染。

    如果不及時清潔,即使是在有恒溫設施的情況下,柜子內也會因食物變質而出現污染的情況。

    再比如大部分設備內都配有燈光,根據以往柜式自販機運營的經驗,外賣取餐柜同時也存在夜間使用時各類蚊蟲進入的可能。

    這些都會給外賣智能取餐柜業務未來的發展帶來挑戰。

    3、陣地挑戰

    同大部分智能終端業務一樣,柜子要落地就需要在寫字樓大堂或公共空間有地方。

    未來如果智能外賣取餐柜業務能發展起來,相應的陣地爭奪戰一定不會亞于今天的無人零售業務,而一旦費用水漲船高,相應業務的發展未來對各家公司都是一個挑戰。

    4、取餐習慣的改變

    從直接送到門口送到手到現在的樓下取餐柜自取,用戶需要改變一下取餐習慣。

    一部分用戶愿意下樓自取,表示這樣挺好的,騎手不用很辛苦,也不用急匆匆地等電梯走樓梯了。

    也會有些用戶確實比較忙或懶得去拿,有些表示公司和取餐柜有一定距離,比如就有用戶吐槽說:“點外賣就是為了足不出戶,像放取餐柜這樣又得下樓,那平時周末都可以在樓下的餐飲店就餐了。”

    和外賣改變了人們的就餐方式一樣,外賣智能取餐柜的遍及也會慢慢影響人們改變對取餐方式的習慣。

    5、最難的是收費問題

    有些智能取餐柜是對外賣騎手收費的,外賣騎手在將外賣放置智能取餐柜之前,需要掃描付幾毛錢,智能柜才會自動打開一個柜門供騎手放置。

    消費者是否愿意為不到10分鐘的存儲付費?每一個湊單算滿減的社畜們還得為了存儲個把分鐘單獨花錢嗎?
     
    在費用方面,如果不在用戶身上賺錢,那么會像快遞一樣,從外賣快遞員身上收費嗎?或者用戶需要掃碼觀看一段時間的廣告后,才能取餐?若取餐柜模式鋪開運行,這些都是各方討論的重點。

    小結:

    智能外賣取餐柜從當前的發展形勢是樂觀的,但面對后續的挑戰仍然存在不確定的因素。
    因此各家企業要從技術、經營和資本層面做好最充分的思考,早做準備,未來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您認為這種取餐柜的前景如何?歡迎在留言中說說。

    -END-

    來源 | 一鳴網、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延伸閱讀

    • 小吃、快餐、簡餐、正餐、茶飲的最新模式就是他們了!

    • 又一家美國漢堡進軍中國,35年開出1600多家店

    • 逆流而上的王品集團,底氣在哪里?

    • 老字號紛紛玩品牌跨界,年輕化之路好走嗎?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2532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5月2日 11:01
    下一篇 2021年5月2日 1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