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6日 | 第【632】篇原創
作者 | 張大寬
來源 | 餐謀張大寬(ID:dkxy029)
轉載授權請聯系(ID:BG9FBG)
莫把無知當光榮
–張大寬
要不是XX,都不知道XX多厲害
這個句式,去年跟著澳洲大火一起火了。
緣由,是從澳洲管理者處理大火不當,那邊山里燒著大火,這邊還要度假旅游。
于是,有人翻出了33年前,大興安嶺林區火災的歷史。那是一場慘烈的大火,200多位年輕的消防員,他們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那場大火里。
1987年5月6日,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的西林吉、圖強、阿木爾和塔河4個林業局所屬的幾處林場同時起火,引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災,震驚國內外。由5.88多萬軍、警、民經過28個晝夜的奮力撲救,于6月2日徹底撲滅。人民的生命財產、國家的森林資源損失慘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5億多元。火場總面積為1.7萬平方千米(包括境外部分),境內森林受害面積101萬公頃,受災居民1萬多戶,災民5萬余人。大火中喪生211人,燒傷266人。
—來自·百度百科
200多位消防員,背后是200多個家庭。這何止是慘烈,簡直是殘忍,
可那篇文章,竟然唱贊歌般的在描述這段慘烈的歷史,如果經歷過,或者有耳聞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首先,那場大火,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直接肇事者叫汪玉峰,河北一農民到林場干活剛剛13天。他啟動割灌機引燃了地上的汽油,割灌機也著了,如果他脫下大衣一捂,火就可能被撲滅,可汪卻拖著機器跑了七八米,等他叫人來時,火勢已變成很難控制的樹冠火了。汪玉鋒被拘留時,竟還問“我這個月的工資還開不開呢?”
如果之前,你沒有了解過這段歷史,看到這里的時候,是不是會和我一樣,腦袋里冒出一堆。
“如果,他當時把那個小火苗滅掉不就沒事了嗎?”
“如果,如果,如果。。。。。”
我知道,一定會有無數個如果,然而,事后來看,那么多如果,都是蒼白無力的,事情就這么發生了。
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導致百萬余公頃土地過火,犧牲二百余人,受傷不計其數,直接經濟損失達五億多元。朋友們,那可是1987年,34年前啊!
了解清楚了這些詳情,你還會說“,“要不是澳大利亞火災,我們都不知道,33年前我們有多厲害”嗎?
這不是赤裸裸的在吃人饅血頭嗎?
而這幾天,我又看到有人寫,要不是這次新冠,都不知道我們的生醫如此厲害。
看得我直惡心,這么寫,對得起那一千七百多感染的一線護醫員人嗎?
人饅血頭,真的好吃嗎?
兩個村子
外國有兩個村子,都建在亞馬遜河旁邊,一個叫做托木村,一個叫做杰瑞村。
托木村的首領,經常會帶他們的村民,修理修理沿村的河道,隔三差五的就去清理你想哈,加固堤壩。
而杰瑞村的村長呢,就看不上托木村這一套,說沒事躺著釣釣魚多好呀,干嘛那么費勁還要加固堤壩呢。村民們上交的錢,拿去買點酒,弄點火雞,烤著吃不香嗎?
結果,到了雨林的雨季,河水大漲。
這時候,杰瑞村的村民們,開始搶險,寸長天天呆在一線,那叫一個英勇奮戰啊。
還引來ABC電視臺的報道,還收到了各個州的募捐。還收到了普老大的嘉獎。
而托木村,就沒有這個待遇了,人家一看,哦,托木村啥事都沒有,那還有啥可報道的,都做了。
大家都說,杰瑞村的老杰厲害,有方法,有膽識。而托木村的老木,默默無聞的繼續干著他的事情。
杰瑞村的人們,也都習慣了,等發了大水再去治理,并尋求幫助,如此往復。后來,這村子竟然還成了人才輸送基地,有意思不。
比李廣厲害的,是那個沒名氣的程不識
飛將軍李廣,哪怕是不讀歷史的人,應該也有所而為。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也有那么點為李廣打抱不平的意味。
而李廣虧嗎?一點都不虧,不虧的原因,是這哥們猛勁太足,而謀略不足啊,別的不說,只說一點,打仗都能迷路,這是一個將軍能干得出來的事嗎?
而比李廣更厲害的,被稱為“不敗將軍”的人,可能你都沒聽說過。
就是程不識,一個打不敗的人,一輩子幾乎沒有打過敗仗。
神奇,竟然有沒打過敗仗的人?憑什么呢?
就憑兩個字,嚴謹。
他的部隊,都是按照最嚴格的紀律訓練,分成部伍,有職責明確的層級指揮系統。
部隊出戰時,總是處在人不解甲、馬不卸鞍的戒備狀態。
他的軍隊以步兵為主,行軍很慢,但很堅實。凡是他率軍作戰,前面一定有斥候,左右一定有掩護,一隊一隊互相呼應,互相照管,安營扎寨很有章法。行動起來,全軍一起行動;扎下營來,敵人沖不動。
匈奴在他身上從沒占過便宜。而且匈奴軍隊一探聽到說這支部隊是程不識的,他們根本就不往這兒來,但他自己呢,也沒有取得過重大的勝利。
反過來再看李廣,管理上也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安營扎寨也很隨意,打起仗來,不是大勝就是大敗。
但今天,李廣我們耳熟能詳,程不識,少有人知。
到這里,我想請你思考一個問題,歷史能夠走到今天,到底是李廣這樣的人多,還是程不識這樣的人多?
讓我們“歲月靜好”,到底是“李廣們”的作用大,還是“程不識們”的作用大?
如果,有更多的“程不識”,早早的熄滅大興安嶺的那團火苗。
如果,有更多的“程不識”,早早的去防洪筑壩,未雨綢繆。
如果,如果,如果。。。。
結果會那么慘烈嗎?
這個代價,太大了!
有人說,新冠的致死率,也就2%,不用過分擔心。
這話,說的好輕松啊,不知道各位想過沒有,這看似很小的2%,落到個人身上,那就是100%,落到一個家庭身上,會是怎樣的情形?
這語氣,未免太輕松了吧。
今天看到湖影廠的一位編導不幸辭世,他的父母和姐姐,前后都走了,一家人啊,這就是那2%。
而這個家庭,也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
我們都不知道,還需要多久,我們能迎來春天。
我們也不知道,那些在前線的勇士們,還需要戰斗多久。
雖然,我們知道,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但,請那些“輕松”的人們
不要再講“要不是這次疫情,都不知道我們的醫護人員這么無私”。
不要再講“要不是這次疫情,都不知道我們的一線人員敢冒死前行”
這些,不用講,我們都知道,我們都看得到,我們都明白。
這跟“要不是這次車禍,都不知道酒駕真的能死人?”,有啥區別嗎?我們不知道嗎?
拜托,能不能不要用這么慘烈的結果,去證明一個我們大家都很清楚的事實呢?
但這個代價,太大了!
而且,發生的有些事情,并不值得驕傲。因為他本就不應發生。
莫將無知當光榮。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