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餐謀張大寬”
2019年
06月06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每天一篇原創文章,這是第【378】篇
要做就做好,要么就別做
——張大寬
說起發傳單,不少餐飲老板都說轉化率太低了。
別說傳單了,就連發優惠券紅包,轉化率都非常低。
到底是傳單老了,還是優惠券提不動刀了?
怎么說呢?
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的確侵蝕了不少DM單的市場份額。
但對于地推來說,傳單依舊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是很多細節沒有掌握好。
如果能提高調整一下,轉化率還是有很大上升空間的。
不是說了么,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2
一件小事
昨天說起這個事情,我突然想起來前陣子在鄭州遇到的一個地推,把這個事情說出來,你看看你平時店里發傳單做地推的時候,有沒有類似的問題。
話說當時在路邊等車,一小哥哥過來搭話,一看就知道是做地推的。
小哥哥看起來也挺累的,又是大中午,穿著咖啡色的襯衣,頂著太陽,前胸后背都濕了一大片。
上來多我說“你好”,然后就展示給我看他手里拿著的東西。
仔細一看,是四張照,就像家里收藏照片用的大相冊里的一頁。
看得出來,這幾張照片跟著小哥哥,表面的塑料膜也從透明變成了磨砂。也需要抹點大寶了。
在展示的同時,小哥哥沒看我,而是一邊看他手中的照片,一邊給我說,他是XX專車的,這是他們車的照片。
如果不是看照片,我還真沒聽到他說的XX是啥,只聽到了專車。
然后又說,我們的車都比較新,我們的服務也XX好。。。
然后我打斷了小哥,我說謝謝,我已經叫了車了。我手機上也有您的APP,之前坐過你們的新能源車,挺好的。
小哥哥眼神略有點失望,但隨即說,很高興您是我們的用戶。
然后還不忘叮囑我,說現在新注冊賬戶,還可以有1元坐車的優惠。
我說好的,謝謝你。
然后他就奔向下一個目標了。
過程雖然很簡單,但有問題,也有亮點。
先說問題
1、手里拿的那個照片,是專車和司機的合照,但其中有一張是晚上打著閃光燈拍的,效果很差,顯得很業余。
2、照片的塑料膜已經變成磨砂的了,看著很舊。如果不說是專車推廣員,拿著那個照片,很容易被認為是其他職業,比如看事的,或者指路的。
3、開場介紹不夠簡練,而且報品牌名的時候,聲音太小,照片上能找到的品牌名,是印在車門上的,自也太小,品牌辨識度不高。
優點
1、小哥哥確實很敬業,當天溫度不低,中午最熱的時候,室外溫度要超過30度。前胸后背搜濕透了。
2、小哥很有禮貌,這種禮貌不是裝出來的,而是自帶的。
3、雖然沒有推薦成功,優點失望,但聽到是老用戶,依舊保持這優秀的職業素養。
不能光吐槽,還要有改進建議,才不算是鍵盤俠嘛。
下面來說說能夠進一步提升轉化的改進點
1、直接說事。
問好之后,直接說自己是誰,是做什么的。用兩三句話說清楚自己的主張。
畢竟大家都挺忙的,用戶沒時間詳細了解。而且大家被推銷怕了,生怕被騙。
精簡話術,直接說事,就是為了縮短時間,降低顧客心理的防御。
2、改進道具
手里的展示照片,可以換成DM單,或者塑封彩印單。
一來提高感官品質,增強信任度。
二來提煉重點,與相應的話術配合,方便推廣說明,讓用戶也能用最短的時間清楚能得到什么,需要付出什么。
增加一個工牌,上面要有職位,姓名,品牌LOGO這些必要元素。
上衣換成帶有企業品牌名字和LOGO的衣服,讓用戶一眼就看明白,增強信任感。
和做餐飲的有啥關系
上面說的是專車的地推,估計有人會說,這和餐飲有啥關系,不同行業啊。
雖然行業不同,傳單,地推的邏輯是一樣的。
都是面對錢在顧客,都是為了提高轉化。
那么餐飲有啥能借鑒的呢?
同樣,發傳單員工的話術,一定要提前準備好,傳單的內容,也要配合好才行。
舉個例子
這個傳單,很簡潔吧,怎么發?
地推人員,拿出傳單,遞給錢在用戶,帶著微笑,只說一句話“送給您5塊錢的快樂”
夠簡單吧,用戶接到之后這個過程就結束了。然后轉向下一位。
后面讓用戶自己掃碼獲得詳細的信息,如此一來,沒有了推銷的心里壓力,反而更容易接受。
同時,這個提問,還能引起用戶的好奇,更增加了轉化率。
這是大眾點評做的一次地推活動,根據當時的統計數據,轉化率達到了22%,這比平常傳單1%的轉化率,足足高了22倍。
這個方法,你同樣可以借鑒。
最后
結個尾總結一下
1、對地推人員來說,一句話說清楚事情,最重要。說的越多,用戶反而越反感,越擔心。
2、對傳單來說,提煉重點,同時加上二維碼,把詳細了解的權利交給用戶,而不是“強制”。即使不到店,也能了解具體內容,引導二次到店
3、傳單內容要簡潔明了,如果能附帶創意,那更好,切忌堆砌內容,沒有重點。
4、增加一點設計感,針對年輕人,盡量不要再弄那種“街邊文印店水平”的傳單了,大紅大綠的真沒法吸引顧客的眼光。
提高轉化率,大多都是細節上一個個點摳出來的,但這些細節都是前期需要設計研究的。細節是戰術,前期準備是戰略。
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不了戰略上的懶惰。
要做就做好,要么就別做,錢花了還沒效果。
你覺得呢?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精明的老板懂得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
猶豫和拖延才是一個老板最錯誤的決定
●別做閱讀者,要做行動者
●分享這篇文章,與對的人共享價值
長按掃碼,和大寬聊聊
轉載請注明:
作者:張大寬;微信號:BG9FBG ;微信公眾號:dkxy029
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