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這個行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有著多個企業的工作經歷,他們不一定占據著企業的重要職位,但作為企業的一部分,他們對企業有著自己的不同視角和理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一個“過來人”是怎樣看待曾經工作過的幾個連鎖品牌。
CoCo的名字是臺語的一種轉變,一種發音的轉化,好像沒有聽說過什么故事;大卡司中的卡司是英文“cast”的音譯,在好萊塢中有大團隊、大制作的意思,翻譯成中文是演員陣容,這里衍生為“大牌”的意思;“貢茶”則源于古代進貢到宮廷的茶葉,取其高品質的含義,喻其將消費者當“皇上”般看待。
在他們眼中似乎每一個企業老總即使自己不做飲品,但對產品研發都有自己的一套心得。臺灣飲品非常重視茶文化的開發和傳承,這也使得大陸的飲品店從早先的果汁店逐步轉型為茶飲店。
在市場運營上,“地鐵站”早期店加盟門檻較低,不過現在也在逐漸改變;現在地鐵站又新做了高端品牌michel地鐵站,雖然宣稱可以加盟,但是目前還是他們在做直營,主要選擇在商場。如果想要加盟他們的高端店,就必須要認可品牌理念和運營模式。
CoCo所采取的經營與管理相分離的招商政策(模式)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大陸飲品市場的格局。
貢茶在深圳市場,關內主要做直營,因為關內很繁華,關外就放開了加盟;大卡司以單店加盟為主,但值得一說的是與其他單店加盟企業不同,大卡司不受區域限制,能在全國開出1000多家店且關店率低已很不錯了。
CoCo的產品以奶茶和鮮檸系列認知度最高,系列成為精品是他們產品的一大特色,CoCo對于產品口味很堅持,不會因為地域去改變,標準度很高。
地鐵站在原料方面很奢侈,堅持純天然,但在產品的搭配上卻有待改善。
大卡司的原材料用得也不錯,但沒有一系列或者單個認知度高的產品。大卡司會去各地做調研,根據各地口味不同做調整。比如在華南,大卡司茶味比較重,因為華南人喜歡喝茶,但CoCo在華南和其他地方口味變化不大。
這一點貢茶做得很好,人們說“奶蓋茶”就自然會想起貢茶。不過貢茶的產品略顯單一。
早期的“地鐵站”風格很類似“地下鐵”,其實“地鐵站”的風格和產品都在模仿別人,不過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特色。這種“模仿是成功最好的捷徑”在行業內大有人在,最后就是要看是否能有格調的“模仿”。目前“地鐵站”每個月平均展店數為20家,先正準備品牌的再一次升級。
大卡司做產品要用“搖搖機”,這讓產品制作過程顯得有些繁瑣,整體來看大卡司的產品技術含量比較高。雖然繁瑣,但也使很多產品無法復制。在管控單店加盟上,大卡司很厲害,他們的督導會以顧客的角度去查店,并對現場進行拍照。更有甚者,加盟商用“大卡司”的包裝裝其他原物料,他們的督查人員都能聞出來。
在廣州地區,很多人會因為“大卡司”三個字進店購買,而地鐵站則在深圳勢頭強勁,雖一個為臺式奶茶,一個是港式奶茶,但兩者有相類似的地方,即屬于大眾茶飲品牌,在大街小巷、街頭巷尾幾乎都能看見;大卡司很接地氣,既在繁華商圈開店,也在城中村開,消費者既有白領,也有打工仔。
而CoCo進入廣州市場較晚,雖然消費者對其口味普遍認可,但其市場占有率并不高,分布于大型商圈,在這些地方則屬于性價比高的飲品店;而“漾漾好”貢茶的高價格在茶飲市場中相當于奶茶中的“星巴克”,屬于高端店,在這個行業里奶茶均價為10元,用20元去喝一杯奶茶的確是一種“奢侈”。
備注:以上觀點為在上述品牌店工作過的業內人士所述,不排除其觀點與事實存在一定偏差。且其所述部分僅為廣州、深圳兩區域各品牌的部分情況,無法代表全國區域。本報僅做觀點呈現,不代表對其觀點認可,亦無法確認其所述事實的準確性。
手指按住下方二維碼兩秒鐘
自動識別圖片添加中國飲品快報公眾賬號
回復任意關鍵詞查看您想看的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