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9日,喜茶在全國熱麥店推出兩款“愛心紅米”軟歐包。簡單的烘焙產品背后,卻是200萬元的投入。
但對于喜茶而言,這是一次深耕上游,培育競爭力的戰略性舉措。
喜茶啟動“喜愛計劃”
首次捐贈200萬元
2019年7月22日,喜茶在北京舉行云南紅河紅米產業扶貧捐贈儀式,正式啟動公益計劃——LOVE HEYTEA “喜愛計劃“。
在該項目中,喜茶將在兩年內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總額200萬元人民幣用于產業支持,同時通過責任消費的方式采購當地紅米,研發兩款愛心紅米包,進行市場鏈接。
此次扶貧對象為云南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的紅河縣。
與其他單純的捐款、捐物的扶貧不同,喜茶此次將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200萬元人民幣,用于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組建紅米合作社。
▲哈尼梯田
據悉,云南紅河哈尼梯田紅米種植采用的是哈尼族傳統的傳承1300多年的耕作方式,難以應用大規模農業機械,一年僅長一季,生長期180—210天,比一般東北米多生長40—60天,畝產量不到三百公斤,投入與收益形成了一定的差距。
項目將以“深耕上游+競爭力培育”為主線,圍繞組織培育、品控管理和品牌打造,體系化提升云南紅河紅米產業發展水平。
產業扶持具體工作分為6大板塊:孵化農業經營主體、深耕產品品控管理、培育地域公共品牌、供應鏈能力建設、沉淀涉農數據庫、沉淀本土人才,將由喜茶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共同開展。
▲云南省紅河縣善品良田產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代表
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哈尼梯田,也是全球重要的農業文化遺產。對于梯田遺產的保護,重要的一項就是維持梯田農業,確保農民收益不斷提高。
喜茶在助力哈尼農戶之外,也是對世界遺產的一種保護。
喜茶應用紅米做產品
會否引發趨勢?
除資金扶持外,喜茶還采用責任消費的方式,采購合作社生產的紅米。而目前喜茶已在其熱麥門店售賣的兩款軟歐包內的紅米,就來自于紅河縣。
據喜茶相關人員介紹,紅米口感較普通大米更為香韌,加入土豆泥后,米香中融入土豆香,兩者相輔相成。
喜茶熏雞薯條口味的紅米包加入了熏雞肉粒和薯條,葷肉元素的加入讓原先的素食包更加豐富,紅米味道較淡,熏肉和薯條起到了很好的提香效果。
椰香紫薯紅米包中紫薯與紅米一樣飽含氨基酸和纖維素,兩者結合,達到口味與營養1+1>2的效果。車打芝士與椰香的加入,讓軟歐包的口感與風味更加豐富。
在飲品中,使用米作為原料的產品并不少見。如經典的血糯米奶茶、燕麥奶茶,以及港式甜品中的黑米,都展現了谷物的魅力。
據業內人士分析,紅米也可以如血糯米、燕麥般應用。喜茶的芋泥、紫薯類產品以及奶茶加入紅米后應該會有不錯的口感。
再加上其品牌的影響力,紅米流行于茶飲產品的應用,也不無可能。而推出時間,或許在行業新品較為匱乏的秋冬季。
但喜茶相關人員對于這樣的猜想,表示暫時沒有這方面的規劃。
公益或是喜茶的另一道護城河
除助力云南哈尼農戶外,喜茶還會與微光中心合作幫助心智障礙者。此前,喜茶的環保計劃自6月份啟動,將繼續傳遞綠色希望,在門店實行“使用紙吸管”、“自帶杯減2元”等系列措施。
隨著喜茶的發展,我們發現其品牌在公益上的投入日益加大。
▲喜茶媒體公關高級總監霍瑋代表喜茶致辭
在接受《界面新聞》的采訪時,其創始人聶云宸曾表示,他平時花時間最多的三個方面是產品、品牌、運營。產品是起點,品牌是核心,運營是基礎。
如果說這三個方面是喜茶的護城墻,幫助其增強硬實力。那么設計、多種店面形象、跨界聯名、公益活動就是喜茶的護城河,以幫助與其他品牌拉開差距,提升段位。
僅以喜茶愛心紅米包為例,其宣傳海報有“感謝對產業扶貧的支持”字樣。而喜茶媒體公關高級總監霍瑋在捐贈儀式中表示,希望通過鏈接市場的方式,倡導消費者支持可持續造血的產業扶貧項目,讓消費者享受美食的同時參與更多公益項目。 購買一款產品實則是一份愛心,這與當年農夫山泉“每買一瓶水向貧困山區捐贈一分錢”以及王老吉向災區捐贈2億元的公益行為有異曲同工之妙,喚起消費者本身的愛。這也與喜茶的品牌理念“共鳴”相吻合。 公益活動將讓喜茶賦能更多,最終歸向于品牌,以幫助其在傳統的產品、店面形象、服務、供應鏈體系等競爭外,構建一道新的品牌護城河。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快報精選 | 好原料點擊下方logo去了解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9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