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咖啡品牌連咖啡(Coffee Box)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咖啡的單一消費模式,而如今這張王牌似乎功力衰退,面對激烈的競爭,連咖啡開始布局線下實體咖啡店。
而在這一布局中,實體配送運力“減退”,并以低價的方式來獲取客群。
業內專業人士表示,連咖啡可以借以往的線上資源和平臺作為布局線下的優勢,而低價模式不適合品牌長期的發展,核心競爭力與價格無關,更重要的是在服務、產品、環境等方面作出成績。
互聯網咖啡品牌連咖啡正試圖將其“社交基因”轉移到線下實體門店。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在望京SOHO塔3首層新開了一家連咖啡實體店。店員介紹,該門店是全國首家連咖啡形象店,與之前的咖啡車間相比,這個門店更多的是消費場景的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主打互聯網外送咖啡的連咖啡這家門店的外送服務有限。
店員告訴記者,因為配送員都是店內工作人員且人員有限,并非由第三方平臺配送,所以該門店目前配送范圍只限望京SOHO三棟寫字樓。
此外,為了吸引消費者在實體門店消費,連咖啡繼續打起價格牌,截至1月24日,在現場下單的消費者全場飲品全部售賣8.8元,與原價在28-35元之間的咖啡相比,相當于以2.5-3.1折出售。
對于連咖啡形象店布局詳情和計劃的具體情況,北京商報記者采訪連咖啡相關負責人,但對方表示目前關于形象店的所有問題暫不做回復。
實際上,連咖啡一直在升級消費場景和SKU。在2018年“雙11”期間,連咖啡借“雙11”熱度試探起“團購”業務,該業務中甚至把咖啡均價降到最低3.98元/杯。一次性需配送數10-50杯咖啡的規則被業內解讀為對B端用戶需求的試探。
去年8月,連咖啡上線了小程序“口袋咖啡館”,用戶自己建立咖啡館,通過微信傳播售賣咖啡給好友。此次實體門店的布局,無論是現場低價還是配送受限的方式,與線上布局形成了“對壘”。
如今價格戰越來越普遍,價格似乎成為品牌的一個制勝砝碼。瑞幸咖啡聯合創始人兼CMO楊飛曾表示,虧損8億元完全符合預期,戰略性的補貼和預虧也是長期性的,但虧損換來的門店、設備和用戶是具有價值的。
業內專家表示,如今大部分消費者對于咖啡的消費更傾向于體驗式消費,對于咖啡價格反而并不敏感。
在北京工商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看來,如今咖啡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需要體現品牌的唯一性和獨特性,來獲取市場空間。新的模式對門店的質量、服務等要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連咖啡將面臨的挑戰。
洪濤表示,從線上轉型到線下的模式創新,需要避免與現有的網點形成同質化競爭,以及避免與其他競爭對手進行同質化競爭。如今市場上的咖啡同質化嚴重,品牌很難拉開明顯的定位差距,這將是目前的一個難點。
中國飲品快報推出
“奶茶店老板實戰交流群”
想開奶茶店的,
先向成功的奶茶店老板學學,
可以大幅降低開店風險。
奶茶店老板,
你經營中遇到的問題,
別的奶茶店老板可能早已遇到了,
你正在傷腦筋尋找的解決辦法,
別的奶茶店老板可能早就找到了,
加入中國飲品快報“奶茶店老板實戰交流群”
和同行交流,事半功倍。
(入群辦法:請將本文轉發至你的朋友圈,
然后加小編老黃微信,掃下面二維碼)
老黃
—————END—————
中國飲品快報
來源|北京商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快報精選 | 好原料點擊下方logo去了解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