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茶里的布丁惹禍了 竟引發明星與網友互懟

    擔任周星馳電影《美人魚》的主演林允因在微博曬了一杯奶茶,引發了她與網友之間的一場爭吵。

    事情是這樣的:

    林允用小號在微博發了條信息,照片中的奶茶喝完了,但里面的布丁卻一口未動。看見微博的網友有人站出來,詢問不吃布丁,為何要加布丁。

    本可一笑而過的問題,林允的問答卻是:“就算自己的布丁留到過年發霉了吃也不關你的事。”

    而后,有鐵桿粉絲力挺林允,攻擊提問的網友。也有人認為林允太過玻璃心。

    但,這些都不是我們要關心的問題,我們更關注為何奶茶喝完了,布丁卻一口未動。

    明眼的人一看便知,吸管與飲品不對等。像這種加料的飲品需要用粗吸管飲用,用細吸管即使吸到天亮,估計也很難吃完。

    但在現實中,加料的奶茶往往在用粗吸管時,也會遇到口感物不能輕易吃到或飲品喝完剩一大堆“小料”的尷尬情景。

    一般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

    小料過多

    口感物的出現,增加了喝飲品的樂趣,同時提升了飲品的價值感。許多消費者買奶茶往往就是沖著里面的布丁、珍珠而去。甚至會要求多加一份小料。但在飲用中發現,奶茶喝了幾口就沒了,但里面的“小料”卻剩下不少。

    扔了,可惜!無奈只好戳破封口,或用吸管舀著吃,或直接倒入嘴中。

    越來越多的品牌意識到這點后,會在售賣這種“甜品式”茶飲時配送一個小勺子,以方便取食。燒仙草就屬于此種做法的代表。

    2

    小料質量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飲品中的小料出現問題時也很難吸出。比如珍珠、西米由于溫度原因造成粘連,即使使用邊攪拌邊飲用的方法,也不容易喝到。而類似布丁、愛玉凍這類口感物如果比例不對,成品過硬、過大也很難吸入。

    這就要求研發人員在研發初始階段考慮綜合因素,給出這些口感物的最佳煮制、保存方法,并由門店人員切實執行。

    關于飲品中的小料如何方便的吸到這個看起來很小的問題,實則是顧客對飲品的體驗。曾有一位茶飲品牌老板表示,為了了解自己飲品在消費者的評價,他經常去觀察門店附近的垃圾桶會丟棄在路邊的杯子。

    他發現在許多丟棄的奶茶杯里常常有剩下的珍珠、布丁,而一位消費者不經意間說出的一句話讓他認識到了嚴重性——再也不買珍珠奶茶了,好難吸上來,還不如喝椰果的。

    在這之后他對口感添加物加多少,冰奶茶中珍珠要煮多久才不會變得過硬,布丁在多大的規格下更方便吸進行了一番研究。

    在他看來這些小細節對于銷售可能沒辦法直接促成幫助,但當顧客開始習慣這種“方便”后,如果其他家沒能做到,這種“方便”將成為一種產品優勢。

    “小料”吸不上來真是小事,但若有太多顧客較真或許就變成了“災難”。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找原料,請點擊下方LOGO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1044.html

    (0)
    上一篇 2018年9月25日 19:38
    下一篇 2018年9月25日 20:4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