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賣出十億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三圈”的香飄飄,奶茶杯還在圍繞地球旋轉,但是奶茶卻是越來越賣不動了……
8月16日晚,香飄飄發布了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昔日火爆的香飄飄奶茶如今業績是每況愈下。
這是自香飄飄上市來的第一份半年報。報告期內,雖然公司營業收入取得了增長,但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都下滑的十分嚴重。
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香飄飄營業收入為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55.38%,而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下滑了78.92%,為-5458.6萬元;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則為-6857.8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了49.44%。
此外,香飄飄的總資產也減少了13.42%,雖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3.45%,但卻仍舊為負數,為-4.64億元。香飄飄的基本每股收益也比上年同期減少了75%,為每股-0.14元。
眾所周知,香飄飄于2017年11月份在A股上市,起初的上市之路也是困難重重,而最終能上市也是經過了四次沖刺IPO的結果。
上市之前,香飄飄就已經是杯裝奶茶業的龍頭企業,但是隨著香飄飄上市的消息傳出,其自身的弊端也在市場面前被展露。
然而香飄飄在業績不理想的同時,在A股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截止今日收盤,股價大跌7.69%,收盤價為16.09元/股。
有意思的一點是,今年一季度香飄飄凈利潤還有2830萬元,這才過去三個月的時間竟從凈利潤2830到凈虧5458萬元,中間出現了近8000萬元的虧損!
很顯然,這奶茶是越賣越虧,終于有些賣不動了。
香飄飄作為奶茶行業的佼佼者,聚焦專注于杯裝奶茶的研發和生產。而提到香飄飄,就不得不說一說它的崛起時刻。
香飄飄的誕生
香飄飄的創始人,蔣建琪出生在湖州南潯,南潯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在清朝,當地大戶家庭的財富比得上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濃郁的經商氛圍世代傳承。
自小,蔣建琪聽得最多的就是生意,這直接導致他在大專畢業分配到上海鐵路局后的極度不適。
就在此時,學食品專業的親弟弟在南潯搞了一個食品廠,蔣建琪便隔三差五地跑回老家幫忙。廠子辦到第二年,弟弟因為別的打算準備放棄,于是,蔣建琪辭職回家,接手了食品廠,這家食品廠也就是香飄飄食品有限公司前身湖州老頑童食品有限公司。
2003年,彼時主打的產品棒棒冰是典型的淡旺季產品,一到冬天便急速下滑,在當時甚至很有可能成為一種過渡性產品。這讓蔣建琪覺得企業迫切需要切入新的領域。
直到2004年的一天,蔣建琪在街頭看到一家奶茶店,人們排著長隊購買珍珠奶茶。經驗告訴他:商機來了。
他想,為什么不把奶茶方便化、品牌化呢?從研發配方到設計包裝,大約花了半年多的時間,香飄飄奶茶誕生了。
起先奶茶的定位
經過試賣,蔣建琪認為這是一個有潛力的產品。他覺得香飄飄是時候推出去了,怎么推?推向哪兒?這種杯裝奶茶的流行趨勢的人群又在哪?
答案是學生。香飄飄選擇了學校及周邊超市進行營銷。為了達到更好的推銷效果,香飄飄在每箱產品里都附上一張紅紙條:本包裝箱內多放了一杯奶茶,由香飄飄公司邀請店老板親自品嘗,繼而推向學生。
漸漸的市場開始有了反應,在2005年于濟南舉辦的全國糖酒訂貨會上,香飄飄正式向全國招商。經過經銷商的推廣,香飄飄當年的賬面資金也迅速攀升至5000萬元。
廣告大轟炸
與此同時,香飄飄樂此不疲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轟炸——廣告營銷,重金砸下3000萬在湖南衛視打廣告,成了奶茶行業第一個做廣告的。數年里,香飄飄的廣告換了一個又一個。
香飄飄南征北戰,一騎絕塵,沒有對手,其銷售額也在不斷的攀升。慢慢的,杯裝奶茶市場不斷的變大,喜之郎旗下的優樂美等一眾奶茶開始在奶茶市場搶得一席之地。這讓香飄飄開始有了危機感……
回過頭來的香飄飄開始強調自己的行業開創者地位,決定在廣告上尋求突破,彼時香飄飄推出了一條新的廣告片并請《老鼠愛大米》曲作者為其量身定做了一首《香飄飄》,被公認為香飄飄質量最高的一條廣告。
香飄飄的銷量呈爆發式增長,再次贏得市場第一的地位。這么多年來,香飄飄的產品一律以訂單形式生產,款到發貨,拒絕代銷。
但是諸如香飄飄這種依靠單一品類制敵的企業,其優勢在于五指合拳,不留退路,但劣勢也在其業績中開始暴露出來。
首先就是上市之路困難重重。
2011年2月,香飄飄首次沖刺IPO。然而出師不利,因為與保薦人出現分歧,公司更換了承銷商又變更上市地點。
2013年11月香飄飄終于進入上市環保審核。眼看就要邁入資本市場,沒想到環保審核通過一個月后,證監會突然宣布暫停IPO。盡管很快重啟,香飄飄的申報材料卻一直被擱置。
2015年,香飄飄上市計劃又一次遇阻,股市震蕩,IPO再次被暫停。
2017年4月,香飄飄第三次沖刺IPO,招股書披露當天,香飄飄收到了證監會的反饋意見,對公司規范性和信息披露提出問題,香飄飄IPO被暫緩表決。不過這一次暫停并沒有持續多久,6月6日,證監會公布香飄飄通過審核,磕磕絆絆闖關六年后,香飄飄終于成功登陸A股,成為“奶茶第一股”。
其次,就是半年報中披露的凈虧5458萬元。
然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呢?
01
高昂的廣告費
香飄飄一直以來依靠廣告營銷在業內聞名,此次的年報中,2018年上半年,香飄飄的銷售費用提升了54.68%,達3.17億元。其中銷售費用中,廣告費用為1.14億元,同比增長約78%,占總營收的比重約13%。
香飄飄自己也表示,銷售費用變動主要是廣告費、市場推廣費、運費、職工薪酬等費用增長所致。
此前,香飄飄的招股書中指出,廣告費金額較大的主要原因為公司屬于快消品行業,良好的品牌形象對于快消品的發展至關重要。然而這一次廣告費也很難挽救其業績了。
通過沃德社會氣象臺的網絡滿意度監測顯示,即使提升了廣告費用,香飄飄的滿意度卻遠遠低于優樂美。由此來看,香飄飄用廣告撐起的奶茶帝國似乎已經過去了。
02
產品單一、渠道單一
正如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所說,“從單一的細分市場來看,杯裝奶茶是香飄飄的優勢;如果從香飄飄自身業務構成來看,產品種類過于單一的杯裝奶茶業務反而是香飄飄的一個隱患。”
同時來自AC尼爾森的數據顯示,2014年到2016年,香飄飄在杯裝奶茶市場連續三年占據著55%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招股書還是暴露了香飄飄業務單一、渠道老化的問題。
03
新嘗試不看好
2015年,香飄飄重新定位,主打“饑餓”場景,并啟用“小餓小困,喝點香飄飄”的廣告語,香飄飄此舉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為徹底擺脫業績頹勢,香飄飄也做出了一些新嘗試。
2017年4月份,香飄飄在固體沖泡奶茶的基礎上,推出了MECO牛乳茶和“蘭芳園”絲襪奶茶兩款無菌灌裝液體奶茶產品;今年7月初又推出新式茶飲MECO蜜谷果汁茶。
顯然,效果不是很明顯。如今,整個液體奶茶市場已經逐漸飽和,大部分市場都被先入局者給搶占了,香飄飄早些年積累下來的優勢已經不再明顯,很難與其他品牌抗衡。
04
羊羔雖美,眾口難調
隨著需求的不同,奶茶業 的升級,現如今門店現調的奶茶市場更加火爆,更易受人喜歡,像香飄飄這種傳統的杯裝奶茶早已進入衰退期。即使香飄飄做的再方便、再接近原汁原味,永遠還是會差那么一點點。
所以無論是“繞地球N圈”,還是”連續多少年銷量第一”現在的“小餓小困,喝香飄飄奶茶”,這些定位訴求都一直脫離不了以產品為核心的物理層,即使有很多的外在原因,但是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更多的還是在于企業本身的架構!
—————END—————
中國飲品快報
來源|經銷商微刊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找原料,請點擊下方LOGO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1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