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與奶茶18年間發生的故事被拍成電影,許多人看后流下了眼淚……

    這是與山東茶飲品牌“來一杯”創始人劉倩的第二次見面。

    三年前,我與劉倩聊了很多。有她開第一家店后只剩13元,靠每天吃一元米粉維生的窘迫;也有加盟店數達到300家后,因團隊建設不完善所感到的吃力與迷茫;還有對品牌自身突破的渴望……

    三年后,這個從果味粉時代就開始與奶茶結緣的大女生帶著她的“來一杯”在山東地區集中發力,僅臨沂市區就開了50多家。今年年初,這個有著18年歷史的老牌茶飲開始嘗試著向外突圍,動作還不小,在上海開出了直營店。

    一個從未涉足南方市場的區域品牌去到陌生的城市,無異于背井離鄉,再次創業。與三、四線城市相比,一線城市開店有何不同?來一杯如何適應環境?

    劉倩再次打開了話匣子,而這次她先是給我看了一部電影,然后聊起了來一杯的三年之變。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腳步》——來一杯微電影

    上海開店 你得先學會適應環境

    “貴!上海開店成本真心高!”劉倩說。

    上海店開在法國領事館附近,長樂路、長壽路的交界處,位置很不錯,但房租也很不錯。

    僅員工宿舍租金就可以在臨沂開一家店,人工成本更是增加近一倍,這無疑讓營業壓力加大。

    成本只是一方面,真正讓來一杯一開始感到有些不適應的則來自消費習慣。

    出師上海前,劉倩自認為對該地區的市場已做了較為充分調研。

    她們重新設計了門店形象,并以鮮奶、鮮果、鮮泡茶為概念打造產品,她的初步認定是只要新鮮、顏值高,消費者一定會買賬。

    但在實際運營中才發現,和自己想象的有太多不一樣。

    糖度

    在來一杯的“主戰場”山東,消費者對于半糖、微糖,這樣的調整并不多見,但上海這個地方似乎不調糖就等于不是“奶茶控”。

    有求必應,上海店按照消費者要求調整糖度,但不少顧客給出差評。

    經過多次對比,劉倩與研發團隊發現上海其他品牌的糖度或標準本就高于來一杯,或調糖的量并非對應所表述。

    發現竅門后,來一杯對其糖量的調整度做了修改,并告知消費者飲品糖度本就不高,為保證口感可選擇不調整糖度。

    “水土不服”在外賣上也有體現

    在臨沂,來一杯占據主場優勢,并有多年積累。用劉倩的話說,新店上外賣只要做一場促銷活動,排名自然靠前。

    但在上海,品牌競爭激烈,消費者對外賣的要求更加苛刻。看顏值、看好評、看距離、還要看品牌是否熟悉。

    來一杯的做法則是以促銷為主線,同時精美化外賣點單頁面,并借助外賣推薦、小紅書、抖音等平臺上增加品牌曝光率。通過綜合手段,提升外賣銷量。

    ▲ 顧客點評來一杯

    近半年,來一杯的營業額保持在5000元左右,高時突破8000元。

    劉倩對這個結果頗為滿意,達到了她的預期目標,接著有計劃的進行下一個目標——爆款打造。

    為品牌區隔 打造一個爆款產品

    在來一杯產品歷史銷售數據中,一款名為“夢之藍”的氣泡飲一直排名靠前。從試賣到現在的4年時間里,好評達到99%。

    劉倩與其研發團隊分析得出結論,顏值高、口感較刺激符合年輕消費者口味是其成功的關鍵。

    在水果茶大行其道的今天,開發一款氣泡水果茶不僅適應趨勢也與原有產品掛鉤。

    第一款氣泡水果茶是以楊梅為主料的飲品——揚眉吐氣,選用仙居楊梅搭配冰糖、茉莉綠茶制作。

    ▲ “揚眉吐氣、金榜題名”

    以金色吸管突出產品主題

    但在研發初期,茶澀味一直難以解決,最終通過低溫萃取延長萃取時間終于將口感調整至理想狀態。

    2018年,來一杯研發總監魏晨宇攜該作品參加了“快報杯”創意飲品大賽,分別獲得預選賽冠軍、區域賽季軍的好成績。

    這也是創意飲品大賽中為數不多由門店售賣產品進行比賽,從而獲獎的產品。

    獲獎后,來一杯已制作專用橫幅、專用吸管來配合該飲品的主題。并有意將其打造成為繼“夢之藍”后新的爆款,形成以氣泡水果茶為特色的新賣點。

    劉倩表示,氣泡水果茶有人做但并未全面鋪向市場,從比賽結果來看受到了專業人士的肯定。

    從消費者寧愿多等上3-5分鐘也要買這款產品來看(由于茶湯現泡、低溫萃取該產品制作時間較長),氣泡水果茶有潛力。

    后期,這一類產品或將成為來一杯的重點研發方向,以差異化換來品牌認知標識。

    從山東市場走進上海,從氣泡果飲到氣泡水果茶,來一杯一直在求變化。

    但對于變化,劉倩表示并非有想法就能順利實施,改變的壓力有時不是來自消費市場、同行競爭,而是企業內部。

    改變先從內部開始

    發出這樣的感嘆,源于2011年。那時珍珠塑化劑、反式脂肪酸等報道對行業沖擊不小。

    即使已有多年歷史的來一杯也受到影響。在看到其他品牌的不斷變化、升級,劉倩也決定產品進化。

    在宣布要用更好的原料時,一些質疑從內部發出。

    質疑的內容很統一:低價都難以吸引消費者,如果增加成本,產品售價提升,消費者與加盟商會不會買賬?

    在商議無果的情況下,果敢的劉倩發號施令,以直營店為先導全面改革。不僅從產品上升級,也從裝修上改造。

    這一次的變革沒有讓之前的擔憂變為現實,消費者的評價是來一杯變好了,這一信息也給到部分加盟商信心,主動配合總部升級。

    ▲ 來一杯茶葉采摘基地

    2013年,不少一線品牌來到臨沂,但并未對來一杯造成影響。而來一杯也在此時停止臨沂地區加盟(臨沂市場已飽和),全面開啟舊店改造計劃,并向外發展。

    2013年-2018年間,劉倩總結自己做對了兩件事:一是品牌升級改造,二是團隊建設。

    她說以前是一個人拉著一輛火車前行,真心累,感覺自己趴著在走路。現在團隊越來越完善,自己終于可以直立行走,有機會讓自己看得更遠,更有計劃的與團隊去完成夢想。

    微電影為團隊與加盟商架起一座橋梁

    ▲《腳步》拍攝花絮

    2018年,劉倩以自己的故事為劇本與專業團隊用了50天的時間拍攝了一部微電影《腳步》。

    其中公司團隊、近30個加盟商成為了電影中的主演。

    ▲《腳步》演員合影

    劉倩說,在拍攝過程中,她與加盟商更近距離的接觸,回憶創業中的酸甜苦辣。

    此時,每一個人都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 上海國際會展中心微電影首映

    多年的加盟經歷讓她明白,想把加盟做好相比直營需要溝通的內容更多,這部影片再次架起了總部與加盟商之間溝通的橋梁,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此。

    在這部微電影中,劉倩以“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為來一杯18年的歷史做了總結。

    ▲《腳步》臨沂首映禮

    在臨沂、上海、北京站的影片發布會中,許多觀看影片的加盟商和團隊成員均留下了眼淚,眼淚中包含著他們與品牌之間的風雨歷程和幸福喜悅。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這不僅是來一杯劉倩的感悟,或許也是每一個飲品從業者的感悟!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找原料,請點擊下方LOGO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1268.html

    (0)
    上一篇 2018年8月11日 20:00
    下一篇 2018年8月11日 20: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