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文藝男的生意經:不做沒輸出價值的創業咖啡

    開個咖啡店,喝著咖啡聊著天,順便把錢給掙了,這是太多文藝男女青年的人生目標之一。接觸筑夢咖啡的創始人尤國強,也像是接觸一位文青,他侃侃而談的文學、藝術、美學,與商業模式、創業創新幾乎完全不搭界,但這也確實是筑夢咖啡產生的最原始動力和基點。

    不過,尤國強清晰地認識到,僅靠情懷做不成一件可持續的事情,必須找到合適的定位和消費人群——藝術的歸藝術,商業的歸商業,有限的咖啡空間也能做出大事業,當事情做好了,利潤也就自然成為了事業的附加值。

    從做情懷到搭平臺

    1993年就來到深圳掘金的尤國強,早年間在港資企業做建筑幕墻工程,他有著典型的建筑男特征,對粗制濫造的東西有著天然的厭惡,對生活美學有著極高的要求。和所有的文藝青年一樣,曾夢想著能夠擁有自己的一家咖啡店。2003年,他來到廣州創業,從事老本行建筑設計和咨詢工作,并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9年時,因為其他事來到現在的羊城創意產業園,第一眼看到這個舊房子的樣子,就很喜歡。”在當年還人跡罕至的時候,尤國強毫不猶豫地掏錢租了下來,并按照自己的理念將其打造成了一個文化藝術空間,這也就是筑夢咖啡的由來。

    這塊占地680平方米的咖啡廳,除了售賣咖啡和輕食之外,更多是一個文化藝術空間。如果故事僅僅到了這里就戛然而止,那么,筑夢咖啡就是萬千街頭咖啡屋的一個翻版。

    實際上,在過去的5年里,為了吸引人氣和盤活空間,尤國強折騰了很多事情。首先是各種藝術展,比如找廣州美術學院的學生作品搞開幕展,也做了一些沙龍和公益活動,甚至做過服裝走秀活動,“但其實都是沒有盈利的,一直到今年開始我們不再做展覽了。”他覺得該重新定位自己的客戶群,咖啡空間更應該是一個資源平臺空間。

    輸出社會價值更重要

    對于曾經面臨的收益性問題,尤國強并不打算轉向目前流行的創業咖啡社交平臺,接待的客戶除了是尋找項目的風投機構或投資人,就是懷揣著項目和夢想尋找資金的創業者。

    “解決場地的收入和支出的話,最好的就是做這種創業空間,但是你是解決了這個空間的直接收入,向社會輸出的價值沒有了。”他覺得,自己要做的并不是一個簡單的賺錢平臺。他希望自己的咖啡空間能夠輸出自己的價值觀。

    他學習的樣本之一是萬科,“從開始建好房子,到建好物業,到好的配套,然后滿足精神文化層面的好的社區,再成立萬科學院。這樣好的教育、好的學習、好的交流,最后帶來好的收益和附加值,都呈現出來了。”他一再強調,利潤是事業的附加值,筑夢咖啡空間也可以做到。

    免費模式做不好市場

    今年年初,尤國強終于構建出了他心中的商業模式:成立一個筑夢文化機構,機構下面是一個專職委員會,由專門的具備公信力的文化人組成,同時為此準備一個文化發展基金。“以上都屬于文化藝術范疇,這些需要一個藝術的純粹性和單一性,在這基金下面是運行的商業公司,包括咖啡店、藝術營地、藝術酒店、演藝中心,這些投入是有周期的,作為一個資產包項目。”

    以筑夢咖啡店的盈利模式為例,經營的部分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咖啡飲品和輕食;其次是微藝術品、美學用品等,最后一塊是活動,包括文化交流活動、沙龍、培訓課程。“找到你的核心客戶群,并能夠識別一定的資源進行組織,這二者必須匹配。”筑夢咖啡館的經營重點開始轉向對核心客戶群進行系統的培訓和再教育。這一切不再是免費的,從一定意義上,筑夢機構已經成為一個潛在的教育培訓機構,為萬科、華僑城這樣的合作伙伴培養和輸送人才。

    “商業項目一定是收費項目。”“免費只能走向失敗。”尤國強認為,免費的東西對于主辦方來說,因為免費而不盡心去做到最好;而對于參與方來說,也因為不收費而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無法進行全身心投入。

    來源:羊城晚報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5976.html

    (0)
    上一篇 2015年10月7日 21:11
    下一篇 2015年10月8日 07:4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